“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確實是一個人間天堂。閶門外的楓橋鎮,不僅歷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而且因為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平添了一層文化昌明的色彩。鎮上長街通達,店鋪相連,古寺肅穆;運河邊桅杆林立,長橋卧波,人來人往,好一派繁華的景像。
可是,鎮邊的一座破廟裏,卻住着一位衣衫襤褸、滿面菜色的乞丐。他姓屈,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裏,很小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好不容易熬到大病痊癒,卻落下個殘疾。
自從雙親過早去世之後,無依無靠的屈某,只能拖着一條病腿,一瘸一拐地滿鎮乞討,鎮邊的破廟成為他遮風避雨的去處。長年累月,他早出晚歸,半飢半飽苦苦度日。
這天,屈某照舊挨出廟門,準備到街上乞討。他步履艱難,走出幾十步,忽然看到廟旁大樹下,扔着一個包袱。這時正是街市上熱鬧的時候,因此這鎮外人影兒也不見一個。走近樹前,又喊了幾聲:“這兒有人嗎?"
屈某見還是沒人答應,便費力地蹲下,撿起包袱。屈某覺得十分沉重,提着包袱坐到樹下打開一看,乖乖,包袱裏一封封麻皮紙包着的,居然都是銀子。約摸一估,足有二百多兩。
屈某的心,不禁“怦怦”地跳起來。二百多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呀!也不知哪位一大早趕路,停下休息,把包袱丟在這裏。從失主匆匆忙忙,連這麼多銀子都忘了來看,一定是有十分重要的事。萬一因此發生什麼不測,那就夠麻煩的了。
他為失主這麼一想,可煞奇怪,早已餓得“咕咕”叫的肚子,倒不再叫了。屈某不敢離開,又不敢把包袱放在明處,便找了個破牆洞把包袱藏起,自己坐在廟前,等候丟銀的人回來。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屈某正等得頭昏眼花,渾身乏力,忽然看見街市處匆匆忙忙走來一位中年漢子。他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焦急地抹着滿頭大汗。到樹邊低頭搜索了一陣,見樹下空無一物,便呆呆地站在樹邊,張口結舌,滿臉通紅,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屈某估計這便是丟銀的人,掙扎着站起身來,朝他走近幾步,開口問道:“這位大哥,到這兒來有什麼事?”那人一驚,轉臉看見是一個瘸了腿的乞丐,“唉”地嘆了口氣,説:“去去!我自己的事還無法解決,沒錢給你!”
屈某笑笑説:“我就住在這破廟之中,今天出廟就坐在門口沒動,大哥你有什麼事,儘管告訴我,我或許能幫你一把!”
那漢子回過頭,驚疑地盯了他一眼問:“你説的話可當真?"但是見到他滿身補丁的衣服,又搖搖頭説:“不行!你不管用!”
屈某沉住氣,提高喉嚨説:“那也不見得,我看你這十分焦急的模樣,一定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煩,你不妨説給我聽聽。”
那漢子又遲疑了一會兒,終於開了口:“我今天一早在這樹下歇腳,匆匆離去時丟了一個包袱。你可見到是誰撿了去?”
屈某便要他説包袱的顏色,裝的什麼東西。那人聽他這麼提問,抱着一線的希望,急急忙忙説出自己丟的包袱的特徵。
屈某聽了,點點頭,慢慢回到牆邊,從牆洞中掏出包袱,交給失主,叫他仔細查看,有沒有少了些什麼。
那漢子雙手發抖接過包袱匆匆打開翻了翻,一把抓住屈某的手説:“啊呀!你可救了我一家的性命!兄弟!我在這裏謝謝你了!”説完便向屈某施禮,隨後打開包袱,把銀子分成兩份,硬要把一半送給屈某。
屈某推辭説:“這銀子既然是你救全家性命的,我怎能要?大哥你看我是有福份拿你銀子的人嗎?我連包袱都還了你,又何必拿你這些銀子呢?”
那人深深向屈某一揖,誠懇地説道:“兄弟,您貧賤不移,真是大仁大義的好漢,今天我認了您這位好兄弟,等我辦完事,一定回來找您,不知兄弟姓甚名誰,我回來也好找。”
屈某笑了笑説:“我這模樣你還怕找不到嗎?我姓屈,就住在廟裏。你有急事,快去辦吧,也不要誤了我討飯的功夫。”
那人激動地點了點頭,放開屈某的手,往前走了幾步,又突然回過身來,從懷裏掏出兩錠銀子,硬是塞進屈某手中,迴轉身,飛快地走了。屈某追了兩步,哪裏追得上?只得瞧着銀子苦笑了一下,揣起銀兩,拖着病腿上街乞討去了。
屈某在一家熟悉的好心人家討了半碗飯略略充飢以後,便轉出小巷來到大街上。只見街頭拐角處,聚集了一羣人。走近一看,人羣中,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女正倚在父親身上痛哭着。圍觀的人議論紛紛,對父女倆都十分同情。
他上前一打聽,知道這父女欠了姓曹的債主的高利貸,債主正逼着要少女去抵債,父女倆上街乞討,無法湊足本利銀兩,想到女兒一進曹家,無異羊入虎口,這才嚎啕痛哭。
屈某看了看好心人送給父女倆的銅錢,問道:“還欠多少銀兩?”
旁邊有人回答:“大家送的,只夠還人家利息,本金十兩銀子,實在無法湊足。唉!可惜!”
屈某聽了,不禁忿忿不平,低聲説:“這姓曹的也太可惡了,借給人家十兩紋銀便要拆散人家父女。就是到官府評理,也不能這樣沒良心呀!”
不料那索債逼人的曹某,這時正站在人羣外,得意揚揚地等着要人,聽屈某這麼一説,眉頭便擰起一個疙瘩。他分開人羣往屈某身上一瞧,不禁露出滿臉的不屑:“唉呀!我當是哪頭大蟲在打噴嚏,好大的口氣!原來是你這瘸東西。”
“我看你今天勉強活着,明天不知道扔到哪條溝裏去喂野狗,你活膩了是不是?不是大爺恥笑你,你要講仁義,就要有本錢!你看這麼多好手好腳無病無痛的都管不了我姓曹的事,就憑你?"他當眾學着屈某拖着一條腿邁了兩步,“哈哈”一笑説:“你還得起他們的債?”
周圍的人聽到他這麼寒磣一位可憐的乞丐,都不以為然地搖着頭,有兩個好心人便過來勸屈某趕快離開。
誰也沒料到,平日裏低聲下氣慣了的屈某,今天卻推開旁人的手,挺起胸朝姓曹的大聲説:“你説的話算不算數?你拿借據來,我還你錢!"説完,從懷中掏出那兩錠銀子,加上地上父女討來的銅錢,伸出手朝姓曹的送去。
姓曹的想不到屈某真的會代人還債,出手便是兩錠白銀。
周圍的人看到屈某大義凜然的樣子,一齊喊了聲“好”,七嘴八舌逼着姓曹的拿借據出來。有人還給屈某算細賬,父女倆討來的錢還剩了些。
姓曹的當面説了大話,又見眾怒難犯,無可奈何收了銀子,當眾把借據遞給了屈某。屈某隨手把借據撕得粉碎,拋向空中,圍觀的人瞧着那紛紛揚揚,滿天蝴蝶般的碎紙片,一時都驚呆了。
屈某卻把剩下的錢遞給那父女二人,沒等他們醒悟過來,便又拖着病腿,一拐一拐鑽進另一條衚衕裏去了。
當天,窮乞丐大義救人的事便傳遍了整個楓橋鎮。正當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之時,又有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那姓曹的債主勾結縣裏的捕快,告了屈某一狀,説他的銀子來路不明,把屈某抓進了衙門。
吳縣的縣令陳大人是個有頭腦的官員,他並不相信屈某會偷了銀子代人還債,便讓人去找到丟銀子的中年漢子。中年漢子聽到屈某被關進衙門的消息,急着趕來作證。
陳大人開庭審案,姓曹的債主在人證物證前,只得招認自己逼債的目的原不在還錢,是為了強搶那少女,只因被屈某壞了大事,不甘心罷休,這才賄賂了捕快,出這口惡氣的。
縣令依法判了捕快受賄罪,姓曹的債主也因犯了誣告罪被抓進了大獄。
滿天烏雲終於吹散,屈某仗義救人的行為在全鎮傳為美談,原先丟銀的中年漢子聯合了一批敬佩屈某的大户人家,請求陳大人表彰屈某。
陳大人順水推舟,讓屈某搬出破廟,住到那位中年漢子給他準備的屋子裏,並下令全鎮糧行把每天出售的大米樣品,贈給屈某當口糧。每種大米的樣品雖然不多,聚集起來,卻足夠屈某過比較安定的日子了。
參考資料《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