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美國“鷹派”政客博爾頓近日在接受採訪時的一句“賣弄式陳述”,不僅承認了自己曾幫助策劃他國政變,更把美式“政治滲透”在世界各個角落留下的黑足跡暴露得一覽無餘。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這位美國前高官談到策劃別國政變的經歷時毫無顧忌,頗為得意,這表明推翻別國政權已經深入美國外交政策的骨髓。

  博爾頓這番欲言又止的自吹自擂,一時引發全球從政府官員到平民百姓的眾多猜測:美國在哪些地方策劃了政變?還想在哪些地方策劃政變?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應該對博爾頓的言論進行國際調查。

  聯繫當前的俄烏衝突,不少人自然想到了美國一手製造的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問題固然有着複雜的歷史經緯,但從美國的角度看,卻是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埋下的一顆大雷。

  事實上,正是美國為配合北約東擴而在烏克蘭煽動的兩場“顏色革命”,把這個俄羅斯鄰國一步步推進了今天的火坑。

  兩次“顏色革命”促成一場“可預測危機”

  事情得先從2004年説起。

  2004年北約完成第二輪東擴之際,烏克蘭剛好舉行大選。親西方的尤先科在美西方支持下發動所謂“橙色革命”並上台執政。

  《華盛頓郵報》當年底披露,美國曾插手烏克蘭這次大選。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華盛頓郵報》:美國的行動通常被包裝為“民主援助”“民主推廣”等名目,但實際上美國是要通過這些行動來影響烏克蘭政局。

  更為露骨的是幾年後的第二次“顏色革命”。

  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成為烏克蘭總統,讓美國大為苦惱。於是,美國再次出手,在烏積極挑動“街頭政治”。

  2013年底,在奧巴馬政府的推波助瀾下,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幕後指揮者就是美國時任副總統、現任總統拜登;而直接操辦人,則是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現任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在這場延續到2014年的騷亂中,紐蘭甚至直接前往基輔獨立廣場支持烏克蘭親西方派陣營,併為抗議者分發食物。

  另有調查顯示,2014年“廣場革命”期間,有“第二中情局”之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砸下1400萬美元資助多達65個烏克蘭非政府組織,用於為暴亂分子“發工資”。

  在美國的全力操弄下,亞努科維奇被拉下馬,親美的烏反對派奪權上台。

  對此,聯合國前高級人權專家、美國人阿爾弗雷德·德·扎亞斯曾在接受採訪時説,美國通過NED嚴重破壞了烏克蘭的穩定,“這就是我的國家在2014年2月犯下的罪行,而烏克蘭人民正在為違憲推翻民選政府而付出代價”。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阿爾弗雷德·德·扎亞斯

  就這樣,兩場“顏色革命”與北約東擴相互配合,一步步將俄羅斯逼入美國的“新冷戰”戰場。

  正如美國最後一任駐蘇聯大使馬特洛克撰文所説,“我們今天正面臨一場原可避免的危機。這是一場可被預測、也的確曾被預測、卻又被蓄意促成的危機”。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所網站報道截圖

  英國“中東眼”新聞網評論指出,不斷被曝光的各種證據表明,被西方媒體廣泛描述為“民眾起義”的這些政變都是由美國操縱的,目的就是在烏克蘭建立起親美的民族主義政權。

  文章直言,美國參與策動拉美、非洲、中東和歐洲等地區的政變和政權更迭並不僅僅是冷戰時期的奇事,像博爾頓這種“坦率的”自白時刻提醒人們,美國的黑手並沒有消失。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英國“中東眼”新聞網發表的諷刺文章《博爾頓,請你別提我們策劃的政變》截圖

  “這讓人想起了越南戰爭的‘沉沒成本’”

  讓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只完成了美式政治滲透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烏克蘭當成“代理人”和“馬前卒”,爭取徹底整垮俄羅斯。

  這個意圖在拜登的一次“失言”中已令天下盡知。

  3月下旬訪歐期間,拜登在波蘭華沙發表講話“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公然表示,“看在上帝的份上,這個人不能繼續掌權了”。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道截圖

  雖然白宮事後匆忙滅火,但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把它理解成“美國想顛覆俄羅斯政權”。

  為了這個終級目標,拜登政府不僅通過加碼軍援烏克蘭和制裁俄羅斯來消耗俄軍事、經濟實力,還在反覆強調美國絕不會與俄直接對抗的同時,向烏克蘭大肆投送着錢和槍之外的更多“作戰資源”。

  事實上,自美國和北約將烏克蘭納入擴張視野後,美國軍方和中央情報局等情報機構對烏軍的訓練和情報支持已持續多年。

  美國如此處心積慮,除了爭取“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背後還藏着更陰險的設計。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洛杉磯時報》:多年以來,中情局一直在美國的一個秘密地點培訓烏克蘭特種部隊和情報官員,為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後的“反俄叛亂”做準備。

  俄烏衝突爆發次日,曾擔任中情局秘密行動處高級行動官長達數十年的道格拉斯·倫敦就在美國《外交》雜誌撰文,以一名經驗豐富的“老牌特務”身份,為中情局在俄烏衝突後如何支持當地“反俄叛亂”出謀劃策。

  文章在總結了美國入侵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後面臨的“叛亂”困境後稱,美國和北約的戰略並非從正面擊敗俄羅斯,而是要策動叛亂,讓俄羅斯維護當地穩定的代價大幅提升到難以承受的水平。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美國《外交》雜誌報道截圖

  不過,有很多美國主流意見人士警告,雖然拜登政府沒有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但美國特工在俄烏衝突中為烏方提供情報和其他戰術援助的做法表明,美國實際上已經卷入了這場衝突。

  在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所研究員喬治·畢比看來,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行為很可能讓自己付出越南戰爭式的“沉沒成本”(付出卻無法收回的成本)。“也許當錯誤鑄成時,我們才能以史為鑑,可惜為時已晚”。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所網站:喬治·畢比提醒説,正是美國決策者被霸權野心衝昏了頭腦,才使美國參與越戰的人數從最初的少數顧問增加到直接參與作戰的50萬軍隊,並最終留下慘痛教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6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式“政治滲透”:八年前,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