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批得少 備課更用心
吳卉老師説,為了更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她在備課上花費了更多心思。 (受訪者供圖)
從教16年,黃流東老師認為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慢慢地把教育從“職業”變成了“事業”。 (受訪者供圖)
作為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簡樹恩老師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受訪者供圖)
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林欣潼、曾俊
今年“雙減”政策出台。對於學生成長而言,“雙減”是減負增效,而對於學校教育而言,“雙減”則是要“減脂增肌”——學校如何轉變觀念和職能,創新教育思路,將直接關係到“雙減”政策實施的效果。2021秋季學期開學以來,廣州許多學校以“雙減”為契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老師們也通過探索、積累、提升,為自己的職業成長做“加法”。“雙減”下的教師節,他們忙併快樂着。
課堂“以學定教” 作業“精挑細選”
“雙減”之下,老師和學生的校園生活都發生了變化。廣州市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老師吳卉更忙了。與其他老師一樣,為了更充分地用好課堂時間,她在備課上花費了更多心思。
這個學期,吳卉和學校其他老師的雙重備課變得頻繁了。按照“三學一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每位老師會先鑽研一遍教材與教學方法,瞭解學生學情,針對學生特點佈置作業。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每一篇課文還需要經過集體備課。在此之前,雙重備課只是每週一次,現在幾乎每天一次。磨刀不誤砍柴工,同學們按照預習清單提前熟悉課文,吳卉則在課堂上以學定教,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導學”,課堂確實更高效了。
經過“精挑細選”後,吳卉要批改的作業少了。依據“雙減”政策對小學各年級作業的規定,東薈花園小學落實“一教一輔”,為三至六年級學生每學科只選擇1套同步練習冊。備課組精挑細選地給學生布置限時作業。“批改作業的時間少了,我們就用更多精力備課。”
吳卉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每年教師節,她都會把孩子們親手做的賀卡收藏好,同時挑出一些卡片,掛在辦公桌周圍。怎麼挑卡片,吳卉有講究:平時班上有些孩子比較自卑,或各方面表現沒那麼突出,她便特意挑出這些孩子的賀卡,“當孩子來辦公室看到我掛出來的賀卡時,會非常開心,我也希望能給他們一些力量。”她説。
每年教師節,吳卉都會梳理過去一年教學工作的節點,並定下一個新目標。今年,她的新目標是好好學習一下與融合教育有關的知識。本學年,她新接任的班上有位患有自閉症的學生,出現了各種突發狀況,讓吳卉有一點點“崩潰”。前些天,這個孩子還和媽媽一起做了一張賀卡,送給吳卉。賀卡合起來像一本小書,打開後中間會出現一朵花。吳卉把賀卡掛在了辦公桌的案頭上,時時提醒自己要“有教無類”。“我希望,新的學年裏,這個孩子能夠在班級和老師的關愛下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吳卉説。
教育從“職業”變成了“事業”
以足夠耐心等待學生成長
新學年,對從教16年的黃流東老師來説,一如往常緊張有序,卻又有些不一樣。迎來“雙減”落地後的第一個教師節,關於教學,關於老師這個身份,黃流東有了更多思考。
黃流東老師是廣東實驗中學荔灣學校初三年級組長,也是學校教學處召集人兼物理備課組組長。面對約10個月後的中考,學生和老師都鉚足了勁。教師節的前一天,上午他要備課和批改作業,“推門聽課”瞭解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情況。大課間時,他要跟着學生下樓。“體育鍛煉非常重要,不僅僅是為體育中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黃流東説。
從教16年,黃流東認為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慢慢地把教育從“職業”變成了“事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急不得。學生的轉變,有時也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黃流東説,作為老師,能被學生記住很多年,就是最大的幸福。有一年,他在批改作業時,意外得知那天是一位學生的生日,於是他在這個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上了“生日快樂”幾個字,還畫了一個笑臉。幾年後,那名學生把當年作業本上的生日祝福拿出來給他看。原來,孩子把那頁紙撕了下來,一直珍藏着。黃老師説:“那種被學生認同的感覺真好。”
在“雙減”落地後的第一個教師節談“雙減”,黃流東認為要做到實現“三個轉變”和“一個利用”。“三個轉變”即備課實現從“備教”到“備學”的轉變;課堂教學轉變為“教、學、評”一體化;教師角色要從教授者轉變為學習場景的創建者、學習任務的規劃者、學習問題的設計者、學生學習動力的呵護者。“一個利用”即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學情數據來設計課堂學習活動,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效率。
“雙減”落地的第一個學期,老師們的工作都發生了一些轉變。“老師要吃透和落實好政策,教學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我也希望能落實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黃流東説。
家校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一起為孩子成長打好根基
“雙減”政策在廣州落地以後,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就“動”了起來。作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簡樹恩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簡樹恩告訴記者,學校繼續深化集體備課模式,“分年級推行導師責任制,由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指導員,將青年教師安排為組長,以此相互促進,整體成長。”在具體做法上,年級組首先做好整個學期的課時安排計劃,對每一位老師負責的具體單元或課時做好分工,經過集體備課後形成教學設計定稿、課件、作業等,年級統一使用、施教,最大程度保證教學質量。
此外,學校還在課堂教學上提出“板書引領課堂”的實施思路。“教師通過板書設計落實關鍵知識點和重難點的把握,然後根據教學流程中板書的順序編號,指引教學流程,教師有了這樣的支持,基本都能上好一節課。”簡樹恩説。
在“5+2”課後服務實施後,老師們的工作更忙了,他們要組織學生用午餐、閲讀、午休、放學後做作業等。除了統籌安排教師力量,學校也引入優質合適的校外機構開展個性化課程,“目前一共有300多個一年級新生有個性化需求,他們來自於不同班級,僅是分組、帶隊、與機構協調等工作就已紛繁複雜。”簡樹恩説,“雙減”之下,他期盼政府部門能給予學校更多的資源支撐,也希望家長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溝通,家校關係的和諧、默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頻共振、相向而行,才能給下一代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