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用青少年喜聞樂見方式講好紅色故事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綜合

學生、空姐、消防員、革命後代……中共四大紀念館的志願講解員來自各行各業,年齡跨度為7歲至90多歲。這些經過層層篩選的志願者,由於興趣特長、社會閲歷等不同,在講解中凸顯個人風格的同時,也讓對於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段歷史的講述不斷“出圈”。

“在服務中成長,在成長中凝聚,在凝聚中發揮更大的為人民服務的力量。”這是中共四大紀念館志願服務工作的主題。中共四大紀念館2012年落成開館之初,即與虹口消防中隊簽約共建,成立了第一支由10餘名消防官兵組成的宣講志願服務隊。時至今日,紀念館已先後招募2000餘名志願者,服務總時長達2萬小時,共接待觀眾18萬人次。

今年5月31日,整修一新的中共四大紀念館重新開館當日,在原有多支宣講志願服務隊的基礎上,成立了“力量之源”志願服務總隊,以特色志願服務為抓手,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力量之源”。

上崗前嚴格考核,服務中講出個人特色

去年8月,中國東方航空客艙服務部“凌燕”青年講師團參與中共四大紀念館志願講解工作。此前,客艙部先從5000餘名員工中挑選了50名空姐空少,到紀念館接受專業培訓。經過兩個月的準備,紀念館對志願者一一考核打分,最終選出36人。

今年重新開館後,由於調整較大,“凌燕”青年講師團提前一個月準備講解詞、熟悉新動線和新展陳。講師團成員張語桐説,由於從事服務行業,讓她更專注提升用户體驗。踩點時她發現,介紹中共四大籌備與召開的第一個展廳面積較小,展陳則涉及三面牆,如果都站到跟前去講解,不僅顯得瑣碎,而且觀眾容易混亂。在她看來,與介紹會址附近街景、還原代表走向會場的兩塊多媒體屏相比,另一面牆上放大的兩封黨中央來信更重要:一封是中共中央發出的關於召開四大的通知,落款是由毛澤東親筆簽署的“鍾英”;另一封是告知各地,四大將於1924年11月15日召開的通知,後因革命形式急劇變動延期至1925年召開。張語桐反覆走位,最終確定先在一處站定,通過手勢引導觀眾關注兩塊屏上的畫面,再側身向“兩封信”處走兩三步,“一靜一動”讓觀眾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聚焦到信上,從而講好四大的召開背景。她的這一方案很快得到推廣。

拉長服務“戰線”,把紅色往事説給更多人聽

紀念館副廳中,有個根據塘沽路62號秘密電台搭起的模型,這處電台的守護者是中共地下黨員葉人龍。2016年,葉人龍的兒子葉曉明退休,以社區居民志願者的身份“加盟”紀念館。靠着家人們偶爾提及的過往以及翻閲紅色檔案,他慢慢拼湊起電台往事,並寫下《昆台的故事》發表在媒體上。在紀念館,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讓更多人瞭解這段隱蔽戰線上的故事。

重新開館前,33名中小學生收到了紀念館“小紅花”志願講解員團隊錄取通知。紀念館從中選出9人排演了5分鐘的情景劇《力量之源》,在場景廳中還原中共四大召開情景,讓孩子瞭解歷史的同時,也讓觀眾更直觀地“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市西初級中學初一學生咼泰梓,在《力量之源》情景劇中出演陳獨秀。成為中共四大紀念館志願者後,他主動查閲歷史資料,在班會課上與同學們分享四大故事,帶動十餘名同學一起報名成為紅色場館志願者。

去年起,中共四大紀念館通過邀請一批專業志願者,積極引導青年尤其是90後、00後更好地學黨史。目前,紀念館已入駐嗶哩嗶哩(B站)、抖音等熱門視頻平台,推出“力量之源·紅色100”專欄,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發佈Q版人物盲盒,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中共四大和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故事。


  作者:單穎文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