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每個廠家都使出渾身解數,儘可能推出一款甚至多款新能源車型,來維護雙積分政策下的市場規則和自身品牌的技術實力。
一汽豐田作為國內知名汽車廠商,採用的方法是,利用現有奕澤車型進行“油改電”升級,同時採用進口零部件進行裝配,製造出基於TNGA架構的奕澤E進擎,俗稱奕澤EV純電版。
在銷量榜上,2月奕澤E進擎只銷售106台。而實際道路中,日常更是很少見到奕澤E進擎車型。以筆者較為熟悉的北京市場舉例來説,奕澤E進擎在指導價基礎上優惠10萬元,置換還可享2萬元補貼,對於豐田品牌車型來説是極其罕見的大幅折扣。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仍然不好賣呢?下面來仔細分析一下。
從外形來看,奕澤E進擎由於要兼顧電動車的低風阻,所以前臉與汽油版奕澤相比,較封閉的進氣格柵稍顯簡單。不過“笑臉”的造型,流露出可愛的樣子,給人的印象還是比較親切的。車身長度為4405mm,相對短小,四輪四角的設計和向外凸出的輪眉,給整車增添了不少肌肉範兒,敦實的像個小坦克。立體雕塑樣的尾燈,各個角度看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打造出整車年輕、時尚、另類的風格。
內飾設計也是標準的奕澤風格,三幅多功能方向盤用真皮包裹,高配車型還配備12.3寸全數字液晶儀表,為駕駛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讀取功能。奕澤E進擎內飾做工紮實,日常摸到的地方都為軟性材質,從選材和裝配工藝看,還是維持了豐田一貫的水準。
配置上,懸浮屏幕帶有手機互聯映射功能,9寸液晶屏顯示清晰,高配車型配有GPS導航和路況顯示功能。同時,語音控制系統可對電話、導航和多媒體系統進行操作。
電子檔杆、電子手剎、自動駐車、四門一鍵升降、10氣囊、豐田智行安全系統TSS 2.0版本均為全系標配,同時高配車型擁有打孔真皮座椅,電動天窗等舒適性配置。奕澤E進擎配置上雖全,但針對如今眾多新能源車型的各種科技配置來説,它只能算是勉強及格水平。
空間是奕澤和奕澤E進擎的一大弱點,2640mm的軸距,並未給車內提供寬敞的乘坐感受。由於後車門造型怪異,標準天窗也並未延伸到後排頂部,所以後排乘坐感受十分壓抑。
作為新能源純電車型,豐田奕澤E進擎的三電部分,並未採用當下流行的國內廠商,而是採用了成本更高,可靠性更強的進口部件。如奕澤E進擎搭載了松下方形鋰離子大容量電池,配備愛信永磁同步高輸出電機。這樣的零部件,都是來自久經考驗,性能出眾的大品牌。
在動力及續航方面,奕澤E進擎擁有54.3kWh的電池容量,電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0牛·米,在三電的精準調校下,NEDC續航可達到400公里。交流慢充時間為6.5小時,快充0.83小時即可充滿全部電量的75%,從充電和效能及動力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重點來了,在如此優秀的能耗,耐用的進口配件,豐田良好的口碑的情況下,為什麼它的銷量如此慘淡?甚至要降價10萬,打成“骨折”呢?
原因就在於,奕澤E進擎上市時間較晚,上市後定價較高,指導價22.58萬-25.38萬的價格,讓願意購買的消費者認為性價比不高。在同樣的價格下,更多消費者會傾向採用純電平台設計的,更加智能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品牌。畢竟特斯拉的大幅降價,以及自主品牌推出的車型都在續航500公里以上的情況下,奕澤E進擎400公里的續航,確實並不誘人。
在這樣大環境下,售價較高,續航較短,空間侷促,配置及格,智能輔助駕駛並不先進的“油改電”奕澤E進擎,在市場上自然不被消費者認可。
目前,就算一些城市為推廣新能源,奕澤E進擎降價10萬,置換時還可享更多優惠的情況下,銷量仍然不見起色。就是因為在同等價格情況下,對於純電車型的訴求,更多的還是體現在長續航和智能化方面,而這恰恰是奕澤E進擎的弱點所在。
寫在最後
奕澤E進擎是一款好車,在終端售價跌近15萬甚至更低價格時,它的性價比更顯突出,但這樣的情況來的有些晚,如果主流車型續航均在400公里左右時,它一定會成為爆款。但新能源發展速度較快,續航提升也突飛猛進,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只有豐田的忠實用户,才會妥協續航選擇這款車型。
想要推廣純電車型,豐田必須放棄“油改電”行為,同時還要在保證原有口碑的情況下,打出經濟實惠牌。如果奕澤E進擎進一步升級後,達到現在主流的500-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且終端售價控制住在15萬左右,再加以更高階的駕駛輔助功能,那麼,它的銷量和前途將不可限量。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