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局生變,美媒轉頭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中美“博弈”上,同時不忘揣測中方喜惡。這麼會抓“重點”,美媒報道果然還是熟悉的味道。
緬甸出事,美媒關注的卻是中國
2月2日,美國《華爾街日報》以“政變將緬甸置於中美衝突中心”為題,無視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自行將中國拉入了這一話題。
報道截圖
文章中不乏西方媒體愛用的話術,將10年前開始的緬甸政局變化稱作華盛頓在“中國後院”取得的戰略勝利。
該文然後渲染稱,1日緬甸政局突變發生在中美競爭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將緬甸推到了日益緊張的、圍繞“全球領導權”展開的地緣政治競爭第一線。
《華爾街日報》從西方媒體的角度,回顧了中緬關係發展,以及美國政府對緬甸採取的態度和行動。
在這篇文章作者眼裏,對中國來説,鄰國緬甸是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門户,也是礦產、木材和其他資源的來源。中國的油氣管道從雲南蜿蜒穿過緬甸,延伸至孟加拉灣,這條線路有望成為更廣泛的經濟走廊。
對美國來説,美國官員則在緬甸看到了把“棄兒”變成合作夥伴、贏得“民主勝利”、削弱中國主導地位的機會。
美媒一方面援引專家指出,拜登政府在緬甸事務上面臨困境,即美國威脅的進一步制裁對緬甸軍方影響微小,緬甸軍方在很大程度上對這種美國單邊行動“免疫”;一方面又揣測,“中國非常樂意介入和支持緬甸軍方”,繼續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從多角度“內涵”中國,《華爾街日報》在同一篇文章中採用了自相矛盾的説法。
文章同時援引另一名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意有所指地稱,“中國的策略一直是,‘無論誰執政,我們都將與之合作’,我稱之為中國的‘道德靈活性’。”
事實上,這正是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表現。
真正“小心思多”的,是美國政府
週二,美國國務院則正式將緬甸政局變化稱為“政變”。
而在此之前,其他美媒1日已經分析過拜登政府對是否使用“政變”一詞的糾結,同樣不忘拉中國“出鏡”。
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紛紛發聲,基調一致地譴責緬甸軍方“非法拘留”昂山素季等人的行為。但美國的表態與英國、歐盟等國有着關鍵性差別。
2月1日,泰國曼谷,居住在泰國的緬甸人舉行示威活動,手持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季的肖像,抗議軍方扣押昂山素季等人。圖自澎湃影像
“政客”新聞網(Politico)等美媒指出,儘管白宮、美國務卿、拜登本人相繼就緬甸局勢發表聲明,但之前都未將緬軍方行為稱之為“政變”(coup)。
根據美國《對外援助法案》規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軍事政變”或任何通過政令“廢黜民選政府首腦”的行為,美國就必須限制對該國家的援助。
而白宮內部人士對緬軍方採取行動的時機“十分不滿”,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等高級官員還未就任。
更為重要的是,拜登政府面臨一個兩難局面——如果將緬甸局勢定義為“政變”、切斷對緬甸的援助,恐將緬甸推向中國;可若置之不理,便違背美國所謂“推動緬甸民主化進程”的承諾。
有知情人士透露,鑑於以上各種原因,美國乃至白宮內部對於如何應對緬甸局勢看法有異。
在拜登政府猶猶豫豫之時,對於緬甸軍方扣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宣佈其政黨去年11月選舉結果無效,並將在緬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等局勢變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日即明確表示,“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我們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