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6月17日下午,上海信訪“家門口”服務指數暨信訪工作示範區(街鎮)建設現場會在松江區新浜鎮召開。會上宣讀了國家信訪局給予松江區全國先進的表彰通報。
圖説:會議現場。屠瑜 攝
據市信訪辦主任王劍華介紹,上海信訪“家門口”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上海信訪工作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化,是對全天候、全市域“家門口”信訪工作的數字化表達。此次在松江推進的信訪“家門口”服務指數,從領導責任、法治規範、多元化解、建議徵集和基層治理等五個緯度重點考察街鎮信訪工作開展情況,涵蓋“信”“訪”“網”“建議徵集”“複查複核”等多業務範疇,不同維度、不同範疇賦予不同分值,通過場景、算法可視化呈現各責任單位的“分數”,服務水平怎麼樣,通過指數一目瞭然。
在源頭治理層面,松江區積累了豐富經驗。松江區信訪辦主任黃建春介紹,一方面堅持黨建引領,推進源頭預防。選優配強村居基層黨組織,健全社區黨支部發動、服務、引導羣眾功能,引領村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強化自治共治,促進矛盾就地、多元化解,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和日常動態排查制度,把矛盾發現在早、化解在小,以村居、社區“小和諧”構建社會“大和諧”。同時,堅持服務羣眾,推進體系預防。推動工作重心下移,提升基層處理矛盾的綜合能力。在村居添置觸摸屏和自主開發手機端應用軟件,將信訪服務進一步下沉至村居,信訪服務端口前移至小區樓道,打造“服務不缺位”的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圖説:新浜鎮信訪工作調解室。屠瑜 攝
圍繞保障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城發力、松江樞紐“三張王牌”的建設大局,松江不斷強化“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行“兩見一到”“四個一遍”“一訪一羣一策”“線上線下雙循環”等工作措施,變窗口接訪為主動下訪。廣泛開展“科創、人文、生態”金點子徵集活動,將徵集隊伍向科研院所、院校、社區、企業等領域延伸,充分發揮人民建議徵集在調處信訪矛盾中的積極作用。
據瞭解,針對全市來訪接待室工作水平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市信訪辦堅持“分步走”方案,確定了2017年以市級為引領、2018年以區級為重點、2019年推廣到街鎮,分階段實施“人民滿意窗口”標準化創建路徑。經過四年創建,上海市已形成市、區、街鎮、村居“1+16+214+6000”四級架構“人民滿意窗口”工作格局,並以標準化引領區域一體化,規範化和智能化建設,形成了統一形象、品牌建設、多方參與、公共服務、智慧信訪等鮮明的上海信訪特色,體現了“人民滿意窗口”創建的上海信訪質量。
王劍華表示,全市範圍持續優化“家門口”服務指數,要拿出“比學趕超”的勁頭,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提質,主動研究服務指數,瞭解指數內涵,摸清功能應用,藉助信息化手段補短板、強弱項,實現“家門口”信訪服務指數從“塑形”到“鑄魂”跨越提升,切實提升羣眾獲得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