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和大家一樣都喜歡網上衝浪,經常能接觸網上的信息,尤其是關於車的很多有趣的事情我都很感興趣。無論你是黑子、白子還是搞子,網上衝浪,無非就是圖個樂子。
但是有些網友不那麼認為,他們非要為一個觀點整個你死我活,這就養活了不少up主“老師”,通過發表一些比較極端的觀點,激起大家的討論。那麼今天,教授就和大家來一次“對事不對人”,好好掰扯下這些觀點到底有沒有道理。
對於客户來説,使用體驗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在吹內部的功能如何如何豐富、智能配置如何如何先進。對於底盤部分,很多車企其實都不太關注。但是確實有很多車企,在宣傳的時候着重提及底盤性能。
確實,一輛車只吹底盤性能會死得很慘,但是這並不是吹底盤的錯。對於大多數客户來説,功能和舒適性,都是他們直接能感受到的,而底盤性能,歸根到底是給一輛車錦上添花的,大多數客户並不能直接感受到。
此外,一款車型是否適合吹底盤,這個吹底盤要從哪些方向吹,也是和車型定位有很大關係的。舉個例子,一輛奔馳S級,即使它的操控性可能相當了得,你也不太可能去吹它的底盤操控性能;一輛路特斯Elise,即使它的底盤可能會有點舒適,作為廠家也不可能吹它底盤舒適,因為跟車型定位不適合。
所以吧,吹底盤還是有很多限制的,不僅不能單吹底盤,還要吹得好,吹得準,真正能吹到用户的需求上才能吹得成功。你看看奔馳S級,有空氣懸掛和magic body control能夠過濾路面大多數顛簸,這就是這個底盤最值得吹的點,也是奔馳S級目標客户最喜歡的一點。也有很多的客户,專門為了這套Magic Body Control而買單。
很多家用車也在吹底盤,瑞麒G5大家記得嗎?這是第一款在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刷圈的車型,但沒人知道它。因為瑞麒當時只吹底盤,殊不知底盤對於家用車而言並不那麼重要,所以這些車型也逃不了市場失敗的命運了。所以吹底盤這件事其實沒多大錯,錯的是一款車只吹底盤。
卡羅拉軒逸只值七八萬這個觀點啊……只能説有點一廂情願了。這有點類似我們去酒樓吃飯,把菜的成本、煤氣費和人工費計算好,就開始評判人家菜賣得太貴。
一款車的售價,它不僅是大家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所花費的成本和利潤,而且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車企在造車時也非常下本。
舉個例子,車身。車身大家在買車的時候可能不會太關注到,但它是關乎車輛安全性、操控性和耐用性的重要部件。願意在車身下成本的車型,一般來説它的安全性不會差,在碰撞時能更好地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就拿卡羅拉來説吧,卡羅拉使用了豐田最新的TNGA-C平台,在安全性設計上還是非常到位的,無論是在C-NCAP還是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都取得了好成績。不僅如此,在耐久性測試中,卡羅拉還展現出了優良的抗腐蝕性能,全車沒有出現生鏽腐蝕的現象。反觀與其同場對比的另一款新能源車型,則出現了車身鏽蝕的情況。
另外還有不少車型在上述的耐久性測試中出現發動機漏油、懸掛緩衝膠等易損件磨損過快的情況。那麼如果要避免這些情況發生,除了要有更加完善的設計外,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耐久測試去驗證,這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
無論是車身安全性設計還是車身防腐,這些都是需要花錢去完成的工序,成本最終體現在車價上。所以像卡羅拉、軒逸這些合資車型,它相對於自主品牌車型,是有它下本的地方的。我一直相信在30萬以下的家用車市場,都遵循着“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
這個觀點就讓我有點看笑了。
首先他提出這個觀點的證據在邏輯上就很站不住腳:很多車型在車身、懸掛等諸多位置用上了鋁合金,但是整車重量卻比很多少用甚至不用鋁合金的車型更重。
但是,為什麼不是因為車輛本身重量已經很重了,所以才使用更多鋁合金材料來減少車輛重量增加帶來的影響呢?
我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同樣是20萬級別的車型,凱美瑞車重最重只有1695kg(2.5HQ雙擎旗艦版),而特斯拉Model 3最輕的車型(2022款後輪驅動版)也要1761kg,但是在底盤部件上Model 3使用了大量的鋁合金部件,而凱美瑞的各種懸掛擺臂都是鑄鐵部件。
如果Model 3以這個觀點的思維使用鑄鐵懸掛的話,整車重量只會更重,直奔1800kg了。這樣的話整車的操控性會進一步受到影響。所以在更重的汽車上使用更輕的鋁合金部件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不僅在Model 3上能見到,包括蔚來、智己等高端電動車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大量使用鋁合金部件,包括但不僅限於:懸掛、車身、電池組外殼等,而這些車型的車中大多超過了兩噸。所以在高車重車型上大量使用鋁合金部件還是很有必要的,並不是宣傳大於功能。
説完買車的,接下來説説用車的。
大多數車型説明書上寫着5000公里一次的保養週期,那麼有個觀點是,這個5000公里的保養週期實在是過於保守了,很多發動機的保養週期能夠拉長到12000公里,但是礙於多方反對,只能在產品説明書中寫上5000km的保養週期。
首先,4S店對於售後業務的需求很大,保養是店內營收的重要來源,所以他們需要客户進店保養。但是你要説回發動機本身機油的壽命的話,現在的機油壽命其實沒以前那麼長了。
最主要是當今的發動機用上了很多更加先進的技術,比如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等等,這些技術對機油的要求更高,機油的壽命也會因此下降。
教授曾擁有過一款保養週期5000km的車型,用上了缸內直噴和渦輪增壓,即便如此,機油在用到3000多公里的時候,就出現了機油發黑、有刺激性氣味的機油老化現象,同時發動機積碳也會增多。所以每一款車都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養週期,最清楚狀況的就是生產廠家,所以我們就以廠家在官方保養手冊上的建議為準就好,至於4S店的説法、各種網友口中的通用標準、各種經驗和分析,都沒有原廠的官方建議準確。
其實大家在買車和用車的時候,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誤區。大家還需要擦亮眼睛去辨別,才能在買車和購車過程中不踩坑。如果大家有任何關於買車和購車的問題,也歡迎諮詢教授,教授也會找時間給粉絲們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