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故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新航路開闢以來,歐洲殖民者進行了可惡的“三角貿易”,將大量的黑人販賣到了美洲。這個黑奴貿易總共持續了400年,大約共有1000萬黑人被販運到美洲。美國是黑奴輸入地之一。在1860年的時候,美國大約有400萬的黑人奴隸,這些奴隸成為了種植園和工程建設的免費勞動力。
19世紀30年代,美國北部興起了要求徹底廢除黑人奴隸制的廢奴運動。一些宗教慈善家、社會人士和國會議員等提出將自由黑人遣返非洲建立殖民地。1816年,成立了美國殖民協會。1819年,美國國會通過由美國殖民協會提出的一項關於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1821年,詹姆斯·門羅總統的私人代表E.艾爾斯和海軍上尉R.F.斯托克頓等率領一批自由黑人到非洲西部達穀物海岸的梅蘇拉多角,用武力威脅當地的酋長“出售”一塊長130英里、寬40英里的濱海土地。1822年,在梅蘇拉多角的普羅維登斯島建立了美國第一個黑人殖民地。
1824年,美國殖民協會將該地定名為利比里亞(Liberia),是自由(Liber)之地的含義。隨後,美國各州的殖民協會陸續在利比里亞建立了殖民地。1838年,蒙羅維亞、新佐治亞和布坎南等8個殖民地合併組成利比里亞聯邦,由美國殖民協會委任白人總督管轄。
仿照美國星條旗的國旗:一顆星象徵黑人團結
隨着當地黑人民族情緒的發展,利比里亞的黑人要求脱離美國的控制。而美國的殖民協會也因為經費問題不得不同意利比里亞的獨立。1847年,利比里亞聯邦發表《獨立宣言》,正式宣告獨立,成立利比里亞共和國,並頒佈了憲法。由於受到美國文化影響,利比里亞的制度基本都是照搬美國,如其憲法基本是以1787年憲法為藍本的,其國家制度也是學習了美國的三權分立。
利比里亞是非洲著名的“黃金海岸”地區,這裏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土地和水利等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礦產有鐵礦砂、鑽石、黃金、鋁礬土、銅、鉛、錳、鋅、鎳、金紅石和藍晶石等。
國會大廈
然而,先進的制度和豐富的資源並沒有讓利比里亞走向繁榮強盛。在最初的幾年,利比里亞不斷向內陸擴張,似乎是一個新的美國。然而,該政權很快就走向了衰落。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的勢力從利比里亞退出,英法的勢力乘機進入。在英法帝國主義的瓜分非洲的浪潮下,利比里亞失去了40%的土地。1912年,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被迫向他國借貸,美國財團乘機捲土重來,控制了利比里亞的經濟。二戰後,美國又在此地建造了軍事基地。
二戰後的利比里亞在威廉·杜伯曼的帶領下,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如推行民族統一政策,廢除一些民族歧視的法令;下放部分選舉權和議會代表權;推行了門户開放,吸引外資等。然而,杜伯曼執政去世後,利比亞的經濟又重新惡化了起來,美國黑人移民和當地居民的矛盾激化,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大規模的叛亂時有發生。1980年,多伊等軍事長官發動了政變,建立了新政府,史稱“第二共和國”。
第二共和國穩定了大約10年,到1989年12月,利比里亞爆發了全面的內戰。此後,利比里亞的各派就因為政治和利益問題,不斷髮起了武裝衝突,導致國家陷入長期的混亂之中。直到1997年,各派才重新解除武裝,改組政黨。就當人們以為和平即將到來的時候,1999年,利比里亞再一次發生了內戰。到2003年,利比亞政府才控制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其首都也陷入被包圍的狀態中,其總統也被迫流亡海外。
2003年,聯合國再也看不下去利比里亞的混亂了,於是派遣維持和平部隊接管了利比里亞,着手解除內戰各方武裝,才實現了國內的和平。2005年,利比里亞在聯合國的監督下實行了民主選舉,最終組建了新的政府。
利比里亞的故事告訴我們,美國的文化和制度並不能適應所有的民族和國家。在19世紀,利比里亞就是美國的翻版。然而山寨終究是山寨。利比里亞的黑人並沒有美國人的啓蒙思想,其教育程度也十分有限。要在這樣的地方建立一個類似於美國的共和國,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