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打擾您幾分鐘作一個調查,好嗎?
最近,剛在上海市社會保障局服務大廳辦完事的張先生被一位陌生人叫住,請他填寫一張“誰執法誰普法”履職情況調查問卷;原來,這是由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院組織的第三方社會滿意度調查……
上週五,上海首次啓動的市級國家機關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履職評議工作,公佈了第三方的打分;評估報告顯示,2020年度上海市“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履職評議平均得分為93.29分。如何“以人民為中心”、在執法中推進普法,促進全民守法普法,成為首次評議結束後令人思考的問題。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也是“八五”普法的謀劃之年。實行“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是“七五”普法的重大理念、實踐和制度創新。這項制度創新直指的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存在的“陳疾”:司法行政部門“孤軍奮戰”、執法和普法“兩張皮”的現象。而且過去普法多以學習、宣傳、提倡、號召為主,普法效果往往難以評估衡量。
誰執法誰普法,因為執法的過程也是普法的過程,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就是最好的全民普法。2018年,重慶萬州發生的公交車墜江事故,是因乘客與公交車駕駛員發生衝突而起,導致多人死亡的嚴重後果。在全國各地,乘客與公交車司機發生衝突後毆打司機、搶奪方向盤的極端事件一度不時發生。去年,上海浦東法院也有類似案例,法院對搶奪方向盤的乘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決其入刑又剝奪落户上海資格。案件審理全程向社會公開,起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用法律手段起到威懾作用,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執法中普法,讓權力曬在陽光下,可以倒逼執法部門依法執法、文明執法。在評估報告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般來説,被處罰人員對普法工作的評價會低於未被處罰人員。但在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這2家參評單位中,被處罰人員對普法工作的評價反而高於未被處罰人員。這説明通過執法部門的規範執法、有效釋法,可以讓被罰者心服口服,“入耳又入心”,充分發揮出懲罰的正向功能。
執法中普法,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8月25日,上海市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再次“上新”,新出台了民防免罰清單和城管免罰清單。自從去年3月推出全國首份免罰清單以來,上海先後出台了5份免罰清單,明確了84項依法免罰的輕微違法違規行為,收穫了眾多企業、行業協會、一線執法人員以及社會公眾的“點贊”。目前,包含免罰清單在內的多項優化營商環境制度、舉措已納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為上海全面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的法定要求。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執法的終極目的不是懲戒,而是勸人向善。通過普法責任制,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門的“獨唱”,變成各部門的“合唱”,才能最終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宋寧華
圖片 | 東方IC
編輯 | 顧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