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工匠”張俊凱,匠心築就強軍夢

中國日報網8月10電(記者:吳勇 劉海鵬 張一多 攝影:趙佳慶) 一臉灰,兩手油,滿身味……艱辛困苦無怨無悔,高薪聘用不為所動,他就是士兵工匠張俊凱,一名普通的軍車修理兵,一名新時代的最美軍人。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某部修理技師、二級軍士長張俊凱,入伍23年來,精勤付出,踏實奉獻,先後研發了汽車定時啓動運轉保温裝置等10多項革新器材。從普通戰士成長為兵中良匠,張俊凱用一隻扳手守衞着奔騰鐵流,用一顆匠心打造了保障標準。

“士兵工匠”張俊凱,匠心築就強軍夢

張俊凱(攝影:趙佳慶)

“軍隊的強大,離不開每一位軍人的努力。強軍必須要強能,強能必須要加強自己的技術。修理工的職責就是讓車輛恢復戰鬥性能,就像醫生搶救傷員一樣。每個軍人都要象螺絲釘一樣牢牢地紮根在自己的崗位上。”張俊凱説。

1996年,從小喜歡軍裝的張俊凱應徵入伍,對部隊既陌生又憧憬,帶着家人的囑託和期望,張俊凱誓要在部隊幹出一番名堂。他刻苦訓練,如願以償獲得了學習駕駛的機會。

但是弟弟遭遇車禍去世讓他改變了想法。“如果能早點發現並排除故障,那麼事故也不會發生”,張俊凱暗下決心,“決不能再讓類似悲劇在戰友身上發生”。

確定要幹修理工,很多戰友説他傻,放着“金飯碗”不端,非要去捧“泥飯碗”,而且一捧就是20多年。

張俊凱説:“開車,只能保一車平安;修車,才能保更多人平安。我要給我的戰友兄弟們保駕護航!”從此,張俊凱走上了修理工崗位,開啓了平凡卻又輝煌的強軍之旅,走上了士兵工匠的匠心之路。

如果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張俊凱或許根本不會參軍入伍。讓他堅持一路走下來的,是對軍車修理的熱愛和這項工作帶給他的一種神聖職責。

妻子李宏回憶剛和張俊凱處對象時的場景:“他穿着一身修理工衣服就來和我見面,滿身的油氣味,第一次見面我以為他沒來得及換,可是後來見面他仍然一身工裝。”

張俊凱當兵23年,有20年時間工作在北國之北的黑龍江,大半的時間與冰雪正面交鋒,寒冬裏排除裝備故障不計其數。

低温環境下的汽車啓動一直是個難題,很多時候經常啓動不起來,造成發動機損壞等一連串的問題。最開始只能使用火烤等“笨”方法,為什麼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根據車型來保證車輛温度恆定,以備隨時啓動、隨時出發呢?

2008年隆冬的一次實兵實裝演練中,一台運輸車突然被零下30攝氏度的低温凍“趴了窩”。這輛車因為超時被判“出局”。這件事卻成為張俊凱心中的一根刺,解決嚴寒條件下柴油車啓動難題的決心愈發堅定。

一寒帶百難。制約寒區軍事訓練最大的因素就是冷。東北冬天的嚴寒,讓汽車不時就會“發燒感冒”鬧罷工。

剛開始因為文化水平限制,他遇到了各種困難。張俊凱就到市場上去考察學習。

“剛開始只能去找廠家專家去幫忙編程。因為他們懂編程,不懂車。我懂車不懂編程。但是這麼做出來的東西,一直沒辦法解決問題。而且還打壞了幾個起動機。當時真的是一頭霧水。”

和大部分人最大的區別的是,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般會選擇跟上級反映或者放棄,而張俊凱選擇去解決問題,研究新的方法,找出替代方式。

為了解決問題,張俊凱找到廠家和產品工程師,一次一次的拜訪,一次一次的聊天學習。後來工程師把編程的技術傳授給了他。

“我學會編程以後,就一點點的實驗,來回修改數據,適應部隊車型的電路,最終設計出了合適的裝置,把低温發動的問題解決了。”

實際上,在這個發明之前,張俊凱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從笨手笨腳的“門外漢”成長為汽車修理的“行家裏手”。因為勤奮好學,只有初中文憑的他,經過不斷努力考取了北京機械士官學校,這也為他後來的各種發明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作戰而服務。哪怕是小小的一個改進,或者是小小的一個加裝,都對戰鬥力有影響。”

為進一步檢驗成果,為了數據更有説服力,張俊凱專門在最冷的一月從哈爾濱開車數千公里到零下40度的滿洲里,記錄了上千組試驗數據。經過大量的研究摸索,“嚴寒條件下汽車定時啓動運轉保温裝置”獲得成功。

專家剛看到張俊凱的發明也有懷疑:一個普通士兵能做這個東西嗎?張俊凱當面把資料拷到電腦裏,一步一步給專家演示,怎麼編程,怎麼控制時間,怎麼調節,這個部件起到了什麼作用,講工作原理,講設計初衷,講設計過程。

張俊凱因此得到了評審專家組“將大幅提升高寒地區野戰運輸保障能力”的高度肯定。

獲得了各種榮譽的張俊凱也收到了很多誘惑。知道他修車好,而且人品可靠,不少公司主動找到他,希望和他一起開修配廠,賺大錢。

“作為一個軍人,我的夢想就是奉獻軍營,實現自己的價值。我把這個當成我一生的追求。所以不管是什麼待遇,物質上的還是金錢上的,都不會動搖我從事修理行業的決心。”

“定時運轉”解決後,他沒有停下發明的腳步,開始思考“定温運轉”和遙控功能。

“把本職工作幹到最佳狀態,我感覺就是盡職盡責。作為軍人,必須要履職盡責,始終堅持把工作幹好,把這個標準提高,始終緊貼軍人的職業性質。”

張俊凱喜歡逛汽車用品店、收藏汽車修理工具。2005年,他與妻子李宏結婚。正值新婚燕爾,李宏要求老公帶她逛街,沒想到老公帶她逛了一天的汽車保養用品店,還買回了一堆扳手、鉗子。張俊凱對李宏説:“別瞧不上這些鐵疙瘩,它們都是戰場上救命的玩意。”

一些老舊工具損壞了,他也捨不得丟,總是收到自己的“百寶箱”裏,戰友們調侃他是“廢品回收站”。

“士兵發明家,是説我喜歡創新,喜歡革新,研究出貼近實戰的裝備。工匠是因為我工作過程中非常細,做出的東西都非常講究標準。我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做每一個東西的時候,都要求非常極致,做到最好。”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久而久之,張俊凱的手一到冬天就生凍瘡甚至落下傷疤。但沒有人覺得這樣一雙粗糙又疤痕累累的手難看,反而覺得這是一枚特殊的勳章,值得所有人敬佩。

因為突出貢獻,張俊凱先後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一等獎”、全軍和武警部隊"百名好班長",並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2020年中宣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佈13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俊凱光榮入選。

他説,自己的初衷並不是為了獲獎而去研究發明。作為一名修理工,在修理實踐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他願意為了解決問題,去思考,去創新,去發明,去創造。

“如果部隊需要的話,我願意一直幹下去。我願意為部隊多培養一些技術骨幹,修車骨幹。讓更多的軍車能夠恢復非常好的戰鬥性能,能夠提升戰鬥力。這就是我人生的追求,奮鬥的目標。”張俊凱説。

“作為一名軍人,我的夢想就是做一顆永不鬆動、永葆初心的螺絲釘。奉獻軍營,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士兵工匠”張俊凱,匠心築就強軍夢

張俊凱對軍隊車輛進行維修(攝影:趙佳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3 字。

轉載請註明: “士兵工匠”張俊凱,匠心築就強軍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