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1917年1月9日,德國軍政高層在普萊斯舉行會議,專題研究無限制潛艇戰政策以及由此導致的政治風險問題。參會人員有德皇威廉二世、首相霍爾維格、總參謀長興登堡、軍需總監魯登道夫和海軍參謀長赫岑多夫等多位高官。

會上,海軍萊菲施夫上校提交通過無限制潛艇戰扼殺英國海上貿易的有關數據。根據測算,戰時英國維持本土物資需求每月需要約800萬噸運量。但受德國潛艇和多方面因素影響,截止1916年12月,英國本土實際物資輸入量約為675萬噸,其中還包括由中立國船隻承擔的300萬噸。

此外,英國幾個主要港口的船舶入港率比平時下降了39%。當年,由於阿根廷和加拿大的小麥歉收,英國將不得不從印度和澳大利亞進口糧食予以補充,因此又要耗費約75萬噸的運力。照此估算,如果每月擊沉英國商船達到60萬噸,5個月後英國將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即便按每月擊沉50萬噸商船來計算,最多也只要6個月,就足以迫使英國因飢餓而求和。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這一頗具誘惑性的描述吸引了絕大多數參會決策者的注意力。然而,海軍方面未曾提及的是,他們忽略了美國參戰後,巨大的造船潛力以及在短時間內徵召一支大軍的能力。此外,由於沒有將英國實施配給制的可能性考慮在內,因此對英國每月維持國內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資和船舶運力的統計也很不準確。這些有意或無意失誤所累積的誤差,導致使德國的戰略決策出現致命錯誤。

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簽署命令,“從1917年2月1日開始,德國將再次實施無限制潛艇戰。”隨後,德國劃定了新的戰爭禁區,北起法羅羣島南至菲尼斯特海岬,東至荷蘭和挪威海岸,從愛爾蘭島沿岸往西延伸約400英里範圍內的海域都是禁航區。

整個地中海也是禁航區。每週只允許從美國紐約到英國法爾茅斯之間對開2個航次的班輪,班輪必須有顯著的識別標誌,航線及航速必須提前告知德方。英國和荷蘭之間每日可開行1趟班輪,相關航行要素也要提前告知德方。

此時的德國海狼終於等到了大幹一場的機會。不過,潛艇生產問題依然困擾着德國海軍。1916-1917年冬春之交,德國國內糧食、燃料和運輸供應問題使得國內普通民眾的生計大受影響,這就是有名的“蕪菁之冬”,飢寒交迫的生活大大降低了造船廠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1917年1月15日,興登堡元帥派遣鮑莫爾中校作為大本營總參謀部特使前往基爾船廠,實地考察潛艇生產問題。此前,潛艇監察局已經通過非正式渠道向總參謀部專門報告了潛艇生產的困難。總參謀部的初步回覆是,同意給予潛艇生產在原材料和物資運輸上優先照顧的地位,並在適當的時候協調陸軍,根據戰場形勢將一部分從造船廠徵調的士兵退役復原,使其返回生產一線。

1917年1月19日,潛艇監察局向鮑莫爾中校通報了1917年底至1918年末的潛艇採購計劃。根據這一計劃,國內各船廠在完成現有潛艇生產計劃的前提下,在此期間內還要建造133艘各類潛艇。但海軍部的審查意見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採購計劃,只會使本已不堪重負的潛艇生產雪上加霜。海軍部認為,當前的採購重點應當放在建造週期較短的UBIII型潛艇。

最後,根據海軍部意見調整的1917年末至1918年中的建造計劃為:分別向伏爾鏘和不萊梅威悉船廠訂購15艘UBIII型艇;向凱撒大帝造船廠訂購2艘戰時動員型潛艇;日耳曼尼亞船廠將全部精力投入貨運潛艇和大型遠洋巡航潛艇的建造,不再承擔新的潛艇採購合同,同時,該廠將4艘在建潛艇的生產任務轉移至伏爾鏘船廠。

山窮水盡的危機

但是,即便是這麼一份大大縮水的方案,能否按時完成也存在很大問題。1917年5月末,潛艇監察局就船廠勞動力供應問題向鮑莫爾中校提交了一封備忘錄。其中提到,1917年底至1918年初,各私營小船廠在補充確保1.2~1.5萬名熟練勞動力的前提下,可按時完成約20艘小型潛艇的建造計劃。

但實際情況是,從1917年1月開始,包括一些大型船廠在內,就再也沒有獲得過必要的勞動力補充。雖然,德國政府為解決工業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於1917年12月出台了《輔助服役法》,動員所有15~60歲之間身體合格的男女參加工業生產。

但是帝國議會對於大規模徵召女性勞動力持消極態度,認為這樣會激化國內的反戰情緒。整個戰爭期間,德國共徵召婦女勞動力約70萬人,大大少於英國的160人。勞動力總量供給不足,再加上陸海兩軍爭搶資源,使得海軍部擔心,1917年冬季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潛艇交付的空檔期,如果這一情況得不到改變的話,這種空檔期在今後還會頻繁出現。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1917年6月初,海軍部、海軍參謀部和潛艇監察局就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的潛艇生產計劃進行了專門研究。戰場經驗表明,排水量2000噸左右的大型遠洋潛艇對於提高潛艇部隊在愛爾蘭西部海區、法國西海岸和大西洋遠海的巡航效率意義重大,46A型艇(排水量2100噸)正好能滿足這一需求。相對於800噸的戰時動員型潛艇和2100噸的遠洋型潛艇,排水量1200噸的42號工程型艇在建造時間上要長於前者,在綜合作戰能力上要劣於後者,因此,還是應當把生產重點放在生產週期較短、工藝相對簡單的800噸級UBIII型和UCIII型潛艇上,同時兼顧46A型艇的生產。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UBIII型潛艇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根據以上結論確定的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的採購計劃為:39艘UCIII型艇在1918年底~1919年春季交付;37艘UBIII型和9艘800噸級戰時動員型潛艇在1918年夏季~1919年初交付;10艘46A型潛艇在1918年夏季~1919年1月交付,以上共計95艘。另外,1917年秋季,潛艇監察局又提出了一份新的UF型潛艇設計方案,項目代號為48A。這種排水量300餘噸的潛艇最大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建造週期較短,可以視為UBIII型的簡化生產型。其武器配備為前4後1共5具魚雷發射管和1門88毫米甲板炮。這種潛艇將以比利時的澤布里赫、奧斯坦德等港口為基地,主要承擔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地區的巡航任務,不萊梅希肖船廠負責首批UF型潛艇的建造任務。

UCII型佈雷潛艇內部結構示意圖

除了新建潛艇之外,對現役潛艇及時進行技術改進也是提升戰鬥力的重要舉措。1917年2月的戰場統計數據表明,在當月損失的17艘潛艇中,UC型潛艇佔了12艘。其原因在於,這種小型佈雷潛艇的水面火力貧弱,航速過低,航行性能較差,5級海況時下潛就非常困難。冬季水面航行時,艦橋上浪且冰凍現象嚴重,導致排水管經常因冰凍而堵塞。

艇內換氣設施工作效率低,一旦遇到惡劣海況多人嘔吐,艇內空氣就變得非常污濁。鑑於以上情況,海軍參謀部於1917年5月中旬向海軍部提出,應停止UC型佈雷潛艇的生產,同時調整與其共用基本圖紙的UB型近岸巡邏潛艇的設計。此外,應將UEII型遠洋布雷潛艇(U117~U126號)的航程提升至1.2萬海里,以提高佈雷效率。

潛艇監察局根據海軍參謀部和海軍部的要求,拿出了代號為41A工程的UCIII型佈雷潛艇設計方案,該方案的具體設計細節由布隆姆·弗斯和凱撒大帝造船廠共同完成。其重點在於解決潛艇的適航性、火力和居住性問題。

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排水量增至470噸,並修改艇體線形,將艇首至火炮甲板的階梯式過渡改為更為平滑的斜坡式,以改善甲板排水問題。二是增強火力,在指揮艙後部增設了外置式魚雷發射管,抬高了105毫米甲板炮炮位。三是改進壓載水艙輸水管線設計,UCIII型的注水時間從UCII型的30秒縮短為20秒,下潛作業可以在45至50秒內完成。同時,將蓄電池數量從26塊增至32塊。由於動力系統依然保持原有配置,因此UCIII型潛艇的航速並沒有明顯改善,其水下航速還略有降低。而對UEII型遠洋布雷潛艇的改進則比較簡單,只要將部分壓載水艙或補重水艙改為燃油艙,就可以達到增加航程的目的。

不過,無論是新建潛艇還是對原有型號的技術改進,落實的關鍵依然在於能否解決原料和勞動力調配問題。1917年7月下旬,海軍部向大本營總參謀部提出,從1918年開始必須明確賦予潛艇生產最高優先權。但總參謀部認為,此時的戰局發生了有利於德國方面的轉變,應繼續集中力量於陸地戰場。

在東線,繼1917年3月俄國沙皇退位後,新上台的俄國臨時政府發動的一系列進攻已是強弩之末。在西線,英軍6月份發動的康佈雷戰役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德國依然有希望在美軍大規模登陸歐洲前給予英法致命一擊。因此,在軍備供應方面,要對各種武器需求及生產狀況進行評估後,再決定資源分配的先後順序。至於造船工人補充問題,總參謀部建議海軍方面通過壓縮水面艦艇生產方式進行調劑。

為此,海軍部在1917年8月下令,要求國內所有參與軍用船舶建造的國營和私營船廠停建水面艦艇,全力以赴保證潛艇生產,但這一臨時性措施無法解決勞動力總量不足的問題。例如,正在承擔46A型艇建造任務的伏爾鏘船廠提出,他們的熟練技術工人的缺額高達8成,除非及時補充,否則該廠將不可能再接受任何新的潛艇訂單。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抱怨,公海艦隊司令舍爾將軍認為,必須成立一個由海軍專業人員牽頭的綜合性協調機構來解決潛艇生產問題。1917年11月上旬,他給首相霍爾維格提交了一封呈文,着重闡述統一調配潛艇生產相關物資的重要性。

他認為,潛艇戰已進入關鍵階段,隨着英國護航體制的大規模應用,德國潛艇的攻擊機會日益集中在少數幾個海區和相對固定的幾條航線上。敵方反潛力量增強使得潛艇部隊的損失不斷增大,此時唯有通過增加潛艇數量予以彌補。對潛艇生產和維修組織管理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也只有海軍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和專業知識。

該機構的主要職責有兩項:一是全權負責所有與潛艇生產相關原材料的供應調配;二是協調參與潛艇生產的各船廠、企業和部門的業務合作。目前,承擔此類職責的機構設在海軍部之下,與軍方負責全部船廠管理及艦船生產的部門合併在一起,容易受到其他業務的干擾。新機構必須獨立運行,只對潛艇生產負責。最後,舍爾把批評的矛頭指向了現任的海軍部計劃處主任卡夫特少將,認為他應當對潛艇生產存在的問題負責。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在1917年11月底舉行的大本營會議上,卡夫特少將提交了1919年潛艇生產計劃。其中,大型遠洋潛艇18艘,其餘各型潛艇60艘,這份計劃中還包含1918年因交付延遲而列入1919年採購計劃的38艘潛艇,也就是説1919年新建潛艇的數量只有22艘。

這個計劃遭到海軍參謀部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補充速度還不足以彌補戰場損失,更不用説保持潛艇部隊的數量優勢。因此,潛艇監察局提出了一份118艘潛艇的採購計劃,其中大型遠洋潛艇的數量為22艘。

不過,潛艇監察局也承認,這是一份基於戰場需求而非實際生產能力的採購計劃,其中大型遠洋潛艇的訂購數量過高必然對中小型潛艇的生產造成衝擊,從生產效率上看,建造1艘大型潛艇相當於3至4艘UBIII型或UCIII型潛艇。對此,卡夫特直言不諱地批評,這份計劃是一廂情願的產物,根本不可能完成。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會上也討論了陸海軍資源協調問題。軍需總監魯登道夫將軍雖然承諾為潛艇生產提供最大限度支持,但陸軍方面卻不願作出太多的讓步。此時唯一能看到的希望是,受俄國布什維克革命黨人的影響,國內政局依然動盪不安,一旦再次發生政權更迭,德軍就有希望藉此機會結束東線戰事,那時就可以騰出一部分人力資源和工業產能用於潛艇生產。

1917年12月下旬,軍方最終確定的1919年潛艇生產計劃為:36艘UBIII型,34艘UCIII型,20艘UF型,12艘戰時動員型和18艘遠洋大型潛艇,不過這注定是一份無法完成的計劃。

1917年12月5日,舍爾將軍改進潛艇生產努力終於取得進展。由他主導,專門負責協調潛艇生產的潛艇生產辦公室正式成立,該機構作為海軍部下屬部門直接對海軍秘書長負責,負責人為瑞特·馮·曼恩將軍。

新機構首要解決的依舊是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根據此前潛艇監察局的統計,截至1917年12月,德國國內共有11家船廠全面參與潛艇建造業務,如果要保證1918年2月底以前的潛艇生產計劃按期完成,至少需要18.5萬名全職鉚接工人在崗。

但在1917年下半年,參與潛艇建造的鉚接工人只有14.5萬名,缺額22%。而捻縫工的缺額更是高達32%。除了勞動力總量不足外,從1918年2月以後,德國國內生活物資供應短缺導致的工人罷工事件也頻頻發生。3月23日凱撒大帝造船廠爆發了大規模工人拒絕加班事件。而1918年夏季流感疫情的大範圍蔓延使得這一問題雪上加霜。

對此,船廠方面的應對之策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是把儘可能多的勞動力集中在一兩個重點型號上,採取24小時輪班制的方法確保連續生產;二是改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工人自願加班。例如,船廠方面承諾每週給每位工人每週增加2公斤的食品配給,併為夜班工人每次晚班增加供應1公升的免費湯。

但這些措施也是治標不治本,海軍方面認為,在國內人力資源供應幾近枯竭的局面下,陸軍近乎病態的龐大規模是導致勞動力不足的關鍵。統計數據顯示,此時的德國陸軍人及其輔助力量人數高達1100萬,佔德國總人口的16.5%。但德國陸軍以1918年即將在西線發起大規模攻勢為由,拒絕做出讓步。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1916年8月北海潛艇戰及水雷封鎖區示意圖

1914年至1918年英國多佛海峽反潛屏障示意圖

擴充潛艇部隊的最後努力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新成立的俄國蘇維埃政府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後,於次年正式退出戰爭。此舉使得德國能夠再次將主力調往西線。總參謀部計劃於1918年3月下旬,在法國亞眠地區發動一系列攻勢,為奪取戰爭勝利進行最後一搏。

此後,經過長達半年的反覆爭奪,西線德軍的攻擊矛頭於8月停滯在馬恩河畔。此後,協約國在美國援軍的支持下,發起一系列反擊,德軍不得不撤至興登堡防線轉入全面防禦。但以興登堡、魯登道夫為首的德軍高級將領們堅持要把戰爭繼續下去。

在海上,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政策已執行了18個月,距離勝利目標依然遙遙無期,6個月擊敗英國的豪言壯語已成過眼雲煙。8月11日,舍爾將軍接替馮·赫岑多夫擔任海軍參謀長。就在舍爾上任後的第2天,興登堡、魯登道夫專門與其會面,強調“對於此時的德國來説,以一個體面的勝利結束戰爭的希望只能仰仗於潛艇戰的成功。”換句話説,潛艇成為打擊協約國的唯一有效武器。

1918年8月15日,潛艇生產辦公室向總參謀部提交了一份正式報告,提出了確保潛艇生產的4項具體建議:

一、立即補充1.5萬名熟練勞動力直接投放於潛艇生產線。

二、利用一年半的時間逐步擴大船廠生產規模,再增加5萬名勞動力。

三、魚雷艇、掃雷艇等輔助型艦艇的生產任務轉移至波羅的海各船廠,德國本土及大西洋沿岸船廠全力以赴建造潛艇。

四、將奧匈帝國境內的迪利亞斯特、埠姆和蒙法爾科內船廠統一納入潛艇生產計劃,為保證奧匈帝國的船廠能符合德國船廠的生產標準,確定由布隆姆·弗斯船廠、日耳曼尼亞船廠和不萊梅威悉船廠對口支援以上三家船廠。

通過以上措施,潛艇生產辦公室預計到1918年底可以將潛艇月產量提升25%,即每月交付12~13艘,1919年底可以再翻一倍。

1918年9月5日,大本營總參謀部就國內軍工生產的資源分配問題召開會議。陸軍要求從鐵路系統和採礦企業抽調8萬人,彌補亞眠戰役期間的損失。此要求受到各方強烈反對,甚至有人提出了“終結陸軍時代”的口號。海軍代表以協約國航運力量逐步恢復為由,要求增加潛艇生產的資源配給。據海軍方面的測算,從1918年8月至1919年初,隨着美國參戰,協約國方面的註冊貨運噸位將增至828萬噸,足以彌補德國潛艇造成的損失。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舍爾認為,如果將潛艇戰視為贏得戰爭的唯一手段,就必須從國家戰略層面對涉及潛艇建造的各種資源要素和相關行業部門進行深度整合。

在1918年8月中旬的一份備忘錄中,他就提出:“首先,應當把所有的生產力量集中到少數幾個重點潛艇型號上,不要頻繁推出新型潛艇的設計方案,或對現役潛艇大幅度改進,對潛艇戰術性能的要求應服從於數量需要。其次,關於改進潛艇生產組織方式,要在尊重德國現有鋼鐵、製造等壟斷企業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借鑑美國造船企業的流水線模式,將潛艇的零部件和大型構件生產交由鋼鐵廠生產,大型綜合性船廠負責最後階段的舾裝、系統總成和海試。這樣只要將足夠數量的熟練技工集中在關鍵性崗位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第三,各大船廠、鋼鐵企業和發動機製造廠商與海軍部、參謀部之間也應當建立高級別協調議事機構,負責制定生產計劃、審定生產合同、監督生產進度、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一機構可以視為1917年12月成立的潛艇生產辦公室的升級版。”

按照以上設想,舍爾從1918年9月中旬開始,與國內鋼鐵、造船、發動機製造等重點企業負責人逐一面談,協商改進潛艇生產流程的有關事宜。舍爾認為,解決潛艇採購問題的核心在於兩點:一是生產原料及時調配;二是勞動力足額供給。以往的採購計劃大多根據軍事需求制定,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這導致新艇交付延遲和各部門推諉扯皮。

既然德國目前的戰略目標是“贏得一個體面的勝利以結束戰爭”,那就只能根據現有資源的供應能力來制定潛艇採購計劃,同時,還應當把奧匈帝國的船舶生產能力納入其中通盤考慮。在人力資源供應方面,除了要滿足生產部門需求外,還要考慮新艇服役後對潛艇艇員及後勤輔助人員的配備問題。根據海軍部統計, 1918年海軍的兵員缺口為1.6萬人,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新艇服役後將面臨無人操作維護的尷尬局面。

9月14日,舍爾將上述意見以海軍部和潛艇生產辦公室的名義提交大本營總參謀部。5天之後,舍爾召集了國內鋼鐵工業協會首腦和各大船廠負責人的專題會議,具體瞭解生產部門關於擴大潛艇生產規模的意見和看法。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他們目前承擔的軍品生產任務過於繁重,如果要全力以赴投入潛艇生產,就必須解除或延遲履行其他一些軍需品訂購合同。

另外,如果將部分潛艇零部件或預製構件的生產交給鋼鐵廠完成,就必須從冶煉或採礦部門抽調勞動力,但這兩個行業的代表嚴重反對這一做法,他們認為應該採取提高工資福利待遇的方式吸引勞動力向船廠流動,但這無疑會提高潛艇的採購成本。關於從陸軍復員士兵補充海軍缺額的做法被軍需總監魯登道夫否決,但總參謀部代表鮑莫爾上校與舍爾協商時表示,如果戰爭形勢許可,陸軍在未來一年裏大約能從後勤或輔助部隊中釋放約4萬名勞動力。

9月24日,潛艇生產辦公室向舍爾提交了從1918年第4季度開始,各船廠需補充的勞動力數字。包括熟練技工4.8萬人,維修技工1.6萬名,輔助性工作人員5000人。其中,1.7萬名急需的技術工人應在1918年11月配備到位。

然而,1918年秋的德國戰局已是一片愁雲慘霧,即便是神經最堅強的魯登道夫也認為德軍最多隻能撐過1918年冬季。9月29日,大本營總參謀部向威廉二世建議,應立即與協約國進行和平談判,對於協約國方面提出的和談條件應最大程度予以接納。在此背景之下,雖然潛艇增產計劃最終實現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但是為了給德國爭取一個可以接受的和談局面,軍方延續戰爭的努力仍在繼續,潛艇增產措施則以“舍爾計劃”的名義進行。

1918年10月1日,舍爾再次召集來自工業系統、各大船廠以及大本營總參謀部、海軍部的代表召開會議,研究“舍爾計劃”的執行問題。會上,各船廠負責人認為,增加一線生產工人的食物配給是最為緊迫的事情,同時還要確保船廠生產過程中煤炭和電力的供應。在人力資源調配方面,總參謀部代表鮑莫爾上校表示,到1918年11月中旬,陸軍方面可以復原1.5萬至2萬名男性兵員,以滿足工業系統和海軍的需要。另外,對於陸軍不太急需的彈藥也可以推遲交付。

基於以上成果,舍爾開始考慮1920年的潛艇採購計劃。在這份空中樓閣一般的計劃中,舍爾將未來潛艇的採購重點確定為UF型潛艇的改進型——UG型潛艇。這種潛艇由潛艇監察局從1918年8月開始設計,方案代號51號工程,具體性能指標為:水面排水量550噸,水面航速13節,6節航速時續航力7000海里;武備為前2後2共4具500毫米魚雷發射管,搭載8至10枚G6型魚雷,水面火力為1門88毫米甲板炮,最大下潛深度75米。

UG型潛艇的基本性能與UBIII型類似,與後者最大的區別是沿用了UF型的單殼體艇體,因此建造工藝大為簡化。而UBIII型艇由於工藝複雜,不太適合缺乏相關生產經驗的船廠承接建造。此後,潛艇監察局又在UG型基本方案的基礎上,設計了UGI型和UGII型艇。

其中,UGI型更加突出潛航性能,並將所有的魚雷發射管移至艇首,增強齊射火力。UGII型的排水量更小,比較適合在淺水區和狹窄海域航行作戰。經過一番比較,軍方最終選擇了UGI型的方案。根據潛艇生產辦公室的意見,各廠在建的UF型潛艇將按照UGI型艇的標準進行改裝。

鑑於德軍在各個戰場已處於全面防禦狀態,因此,海軍參謀部認為不應再投入過多資源建造大型遠洋潛艇,而應把作戰重點集中在北海、英國本土和法國沿岸水域。不過,考慮到UCIII型佈雷潛艇難以穿越海峽封鎖線抵達英國南部沿海和法國近海佈設水雷,因此,大型佈雷潛艇可以維持一個較小的生產規模。

但是,潛艇部隊大西洋戰區指揮官不同意以上觀點。他認為,放棄遠洋破交作戰,會使得英方更從容地將反潛力量集中在英國近海,勢必增加這一海區的潛艇戰難度。他提出,大型遠洋潛艇,戰時動員型中型潛艇,UG型潛艇和UCIII型佈雷潛艇的建造比例應為1:2:3.5:1.5。

而弗蘭德基地的潛艇部隊指揮官希望能增加UG型潛艇的建造數量,因為這種潛艇更適合在海峽區行動。地中戰區的潛艇部隊指揮官以電報的形式提交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不應削減UBIII型艇的建造計劃,因為單殼體的UG型潛艇並不適合地中海作戰環境。

權衡各方面意見,舍爾最後確定1920年採購的各型潛艇比例為:大型遠洋潛艇為1,戰時動員型潛艇為2.5,UG型潛艇為4,UCIII型佈雷潛艇為1.5,此外再建造15艘大型佈雷潛艇。

在潛艇生產計劃分配方面,根據舍爾採取流水線生產和專業化分工的思路,潛艇生產辦公室提出,將日耳曼尼亞船廠、不萊梅伏爾鏘船廠、希肖船廠、威悉船廠、凱撒大帝船廠、布隆姆·弗斯船廠作為主承包商。

同時,根據各船廠的技術特點,確定各自承建的重點型號。例如,日耳曼尼亞船廠、不萊梅伏爾鏘船廠和希肖船廠主要承擔戰時動員型魚雷潛艇的建造合同,不萊梅威悉和凱撒大帝造船廠主要承擔大型遠洋潛艇的建造任務,布隆姆·弗斯船廠在完成UCIII型艇的生產合同後,也要承擔大型遠洋潛艇的建造,漢堡伏爾鏘船廠將全力以赴承擔UG型潛艇的建造。

就在舍爾整合潛艇生產的工作初步走上正軌的時候,此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已是風雨飄搖。接替霍爾維格出任帝國首相的馬克思·馮·拜登,在1918年10月5日向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結束戰爭的和平建議,德國陸軍將從10月中旬起從比利時的國土上撤出。

同時,威爾遜要求德國海軍的潛艇戰也要終止。據此,舍爾下令撤回所有在海上執行作戰任務的潛艇,但潛艇生產工作仍然繼續。此後不久,大本營總參謀部於1918年10月29日宣佈:“所有不能在1919年7月前完工的水面艦艇和潛艇一律取消建造。”就在這項命令發佈的3天前,威廉二世解除了“軍事強人”魯登道夫的職務,此項人事變動意味着德國徹底放棄了延續戰爭的努力。

1918年11月3日,德國最主要的盟友奧匈帝國投降。2天后,德軍與英、法、美等國軍隊在所有戰線上停火。11月11日,德國政府正式簽署停戰協定。持續了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落下帷幕,“舍爾計劃”隨即終止。

此時,德國國內各船廠在建的潛艇還有224艘。對於舍爾將軍在戰爭末期擴建潛艇部隊的種種努力,有德國學者評價道:“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還要制定這麼一個幾乎毫無實現可能性的擴軍計劃,其意義在於,要給敵方和本國民眾樹立一個頑強不屈的鬥士形象,以挽回普魯士軍隊那僅存的一點自尊和榮譽。”

結局

就在戰爭結束前夕,德國潛艇部隊依然忠實地扮演着帝國守護者的角色。1918年10月28日,基爾港水兵譁變,U135號奉命監視發生叛亂的“奧斯特弗里斯蘭”號和“圖林根”號戰列艦,一旦局面失控,將予以擊沉。不過,隨着形勢的發展,這道命令最終沒有執行, U135號最後也向“士兵委員會”交出了自己的裝備,德國潛艇部隊的最後一次作戰任務宣告結束。

戰爭結束之際,鑑於德國潛艇給協約國造成的巨大損失,英國人對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採取決然不同的處理措施。所有德國潛艇被勒令立即懸掛白旗就近向各個港口的協約國海軍投降,以免尖牙利齒的海狼繼續興風作浪。

而水面艦艇則允許由德國官兵繼續駕駛,在協約國艦隊的押送下進入斯卡帕灣,這些軍艦雖然被命令降下軍旗,但並未升起白旗,而是作為德國停戰談判的抵押品又存在了半年。1919年6月21日,被扣押的德國海軍官兵們擔心和談不順將導致戰事再次,當天上午以“彩虹”為號,將所有主力艦自沉於灣內,此舉令英國人憤怒不已。也使得協約國在日後的和約中,對德國海軍提出更為苛刻條件。

就在戰爭結束至凡爾賽和約簽訂的半年內,帝國海軍部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希望政府在和談過程中為保留潛艇部隊做最後的努力。

報告中寫道:“可以預見,和平條約簽訂後,我們不能再建造任何新的潛艇。這意味着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德國將沒有一艘可用的潛艇,這是不可接受的。即便從防禦的角度來看,沒有潛艇將使得其他國家輕而易舉地侵佔我們的近海島嶼、漁場以及重要港口,就如同由於在陸地上缺乏有組織的防禦力量,使得波蘭佔領了我國邊境上重要的戰略要地,我們將無法應對敵方的海上攻擊。作為執行和平協定的條件之一,至少我們應當要回部分潛艇裝備。”

但在勝利者面前,任何抱怨都是無效的。在《凡爾賽和約》440項條款中,關於潛艇的共有4條:第一,德國海軍作為國家武裝力量禁止裝備潛艇;第二,禁止德國通過自制或購買的方式擁有潛艇;第三,條約簽署後一個月內,所有潛艇以及相關的躉船和港口設備都要在協約國的監視下移交,3個月內拆除並銷燬所有在建潛艇;第四,潛艇拆除後遺留下來的引擎和各種機械設備不得用於工業生產或出售給其他國家。

根據上述條款,共有176艘德國潛艇被交付給英國,包括8艘遠洋型,62艘戰時動員型,64艘UB系列和42艘UC系列潛艇。這些戰利品在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之間進行分配。戰後這些國家在發展本國潛艇技術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借鑑了德國潛艇的經驗。

作為戰時潛艇生產和日常管理的主要機構,潛艇監察局和潛艇生產辦公室也在完成潛艇處理工作後解散。1920年,德國海軍新的魚雷和水雷監察局成立,這個部門部分承接與潛艇有關的工作,主要職責是整理潛艇部隊的戰爭日誌和各種測試數據,彙總與德國潛艇部隊發展相關的各種文書資料檔案,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學術研究工作。不過,這一機構也在兩年後被撤銷,相關文獻資料移交給帝國檔案館。

最後,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組數據回顧一下令英國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戰績。

擊沉協約國商船6394艘,總噸位1184.8萬噸。擊沉戰列艦10艘,裝甲巡洋艦10艘,防護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4艘,其他各類小型軍艦和軍用輔助船74艘。德國在戰爭期間共完成建造各類潛艇373艘,其中178艘被擊沉,戰爭期間共有5249名潛艇部隊官兵魂歸大海,人員傷亡比例接近50%。

雖然,戰後英國人想方設法防止德國潛艇部隊死灰復燃,但德意志第三帝國擁有潛艇的努力如同峻峭岩石中野草,最終還是尋隙覽縫般鑽了出來。

二十年後,如同鳳凰涅槃般重生的第三帝國海狼再次出海,在卡爾·鄧尼茨這位一戰老兵的帶領下,在濁浪滔天的大洋上再次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將德國海狼的傳奇故事再次延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30 字。

轉載請註明: “狼羣”前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