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逐漸緩和之際,歐洲各個國家也開始放寬政策,逐漸開放了邊界的管控制度。在北歐的丹麥和芬蘭等國家已經在國家公民往來上恢復到了正常狀態,但是唯獨沒有帶上“老夥伴”瑞典。
瑞典外交部長對於北歐國家表現出的態度表示“心情有些複雜,他們的做法對瑞典造成了需要很久才能癒合的創傷,會損害到彼此之間‘鐵’一般的關係”。
談及瑞典被“孤立”也是並無原因的。該國在疫情問題上消極應對,試圖通過“羣體免疫”來實現最終的勝利。這種甜蜜的夢想在現實數據的印證下敗像頻頻,百萬人中就有1.68萬死亡,高居歐洲第三位。北歐鄰國的累計死亡綜合人數的四倍也不抵瑞典一國之多,而他還企圖道德綁架鄰國,試圖讓他們同時對自己開放邊界和國際往來。
如今瑞典依然堅持着“羣體免疫”的基本策略,倡導不採取任何強制性封閉措施,但這也讓這個國家充滿了困惑和失望。根據美國彭博社的報道,瑞典針對首都約5萬人近6周的新冠抗體檢測顯示,已產生抗體的人羣佔比大約只有14%,這和瑞典最初預測70%-90%民眾抗體攜帶率的“羣體免疫”策略相差甚遠。
而且在此前瑞典駐美大使曾宣稱,斯德哥爾摩在5月將可全面實現“羣體免疫”的防疫目標。
針對這一説法,該策略的幕後推手、首席流行病學家內爾近日表示,該國的“羣體免疫”進度驚人的緩慢,對於具體原因也十分難以解釋。但是針對國內目前的情況他仍認為,瑞典民眾的免疫水平依然在他的預測之中,而且正在日益接近他的預測範圍。
之前內爾罕見的承認了“羣體免疫”的失敗,並表示應該採取更多限制措施,以此來控制住疫情的傳播。有人認為阻止傳播不是在根本上與他的策略相駁嗎?
而且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因為高死亡率和與預期相差甚遠等原因,多數瑞典人對於該國實施的“羣體免疫”策略已經失去了信心。細看一下瑞典的國家情況,它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均GDP和醫療資源都位於世界前列。
另外瑞典最具優勢的是地廣人稀,對於疫情控制有很好的天然條件。瑞典如果當初能從這方面考慮,疫情應該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時也能避免這麼多無辜的人死去。
但在面對着這麼多優勢時,瑞典提出了一個讓人摸不着頭腦的“羣體免疫”策略,並在前期吹噓該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當時西方國家出於某種原因的吹捧下,瑞典也逐漸放飛自我,徹底迷失了自己。瑞典人口只有1000萬人,從人口比例來看疫情是相當嚴重的。他們過於崇尚民主自由的“傳統”,讓瑞典在防疫道路的探索中越走越偏,越陷越深。
即便主推者表示所有的進展都在預測之中,但是以現在看來,瑞典的疫情並非是他所能掌控的。“羣體免疫”的繼續實施,必定會伴隨着更多無辜民眾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