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研發包括進入試點、測試階段的國家中,除了中國以外,瑞典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樣本。原因一是現金使用下降最快,二是較早開始零售型CBDC的研發,已進入測試階段。
近日瑞典央行公佈《2020年瑞典支付報告》,從中可以近一步窺見瑞典國內支付市場情況,以及瑞典政府、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考慮。
一、多種支付手段替代興起現金使用從2005年以來瑞典流通中現金就呈下降趨勢,從佔比GDP3%到目前的1%,尤其是近5年來現金消失的速度快於曾經在這方面領先的挪威。
根據瑞典央行對公眾支付行為的調查,10年間,“過去一個月使用現金“和”最近一次購物使用現金“的受訪者,分別從61%和39%下降到50%和9%。
一方面是現金使用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對其他替代性支付手段的使用不斷增加。
這是2018年澳聯儲根據一些主要國家支付資料進行的現金使用與卡支付對比統計,可見近10年來,主要國家現金使用量下降的同時,卡支付量在不斷增長,而瑞典在這一方面居於首位。
除了卡支付以外,以Swish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大行其道,包括蘋果支付、谷歌支付等用户越來越多。本來65歲以上的人使用移動支付是所有年齡羣體中最少的,但今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65歲以上年齡組同比大幅增長,其中4月增長了70%。即使之後增速放緩,但仍高於其他年齡組。老年羣體開始向移動支付轉移,意味着為數不多的鐘愛日常使用現金的人羣進一步減少。
疫情也促進了非接觸卡用量的增長。因為居家辦公、自我隔離、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瑞典人除了選擇Swish支付,轉向非接觸式卡支付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卡支付限額從200克朗提高到400克朗以後,支付量從年初的42%增長到60%。在餐館和酒吧消費使用非接觸卡支付至少佔73%。
二、現金用量減少,但帶來的問題並不少雖然疫情影響了不少老年人的支付行為,但相對其他年齡組,這一羣體使用現金購物的人還是佔相當比重,尤其是農村地區老年人,新的支付手段對他們來説存在一定的技術障礙或認知障礙,50%以上的老年受訪者對現金使用減少感到不滿。看來,老年、農村、低收入等等人羣對於支付手段變化帶來的問題,具有普遍性。
除了上述人羣,央行調查報告發現,有一半受訪人反映,在商店購物時發生過技術故障無法完成支付。另外很多人擔心,如果發生電力或網絡故障,沒有現金備用,就會寸步難行。
現金用量持續下降,還會帶來其他一些問題:偽造貨幣風險。使用現金次數越少,對真鈔的熟悉程度就下降,收受假鈔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2019年,瑞典央行共發現1703張瑞典克朗假鈔,其中1557張是500克朗面額。到今年第一季度就發現1554張假鈔,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所發現的假鈔質量都很差,所模仿的防偽特徵很簡單或者根本沒有。説明公眾使用現金少了以後,對真鈔的防偽特徵的瞭解程度下降,更容易上當受騙。
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上圖是2009-2019年主要國家現金增長情況,除了挪威和瑞典,其他國家現金流通量呈增長趨勢。一般而言,現金流通量與GDP成正比,與利率和人口年輕程度呈反比。但瑞典在在過去10年間GDP增長,利率水平下降。人口年齡構成基本不變,現金用量卻為何與上述規律相悖?
哥本哈根商學院數字化專家Jonas Hedman曾經預言過瑞典將在2023年進入無現金社會,他分析促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強大的卡支付系統和互聯網設施支持,移動支付app流行,必要的法律框架支持以及對現金的不信任文化等各種因素。
法律體系因素。現金是法定貨幣,但在瑞典,合同法優先於銀行和支付法,商店掛出不接受現金的標識,如果客户進入這家店購物就視同接受了這個合同。這一點不同於支付法優先於合同法的國家,如丹麥,根據法律必須接受法定貨幣。
技術發展因素。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支付卡的普及,60年代以來銀行賬户的數字化,90年代中以來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網銀等發展也是推動瑞典向無現金社會發展的因素。因此進入21世紀後瑞典央行把現金印製和配送外包,不再把現金當作核心業務。2012年瑞典央行和商業銀行推行移動支付Swish,導致現金需求明顯下降。
制度性因素。銀行僱員、公交司機、出租車司機和其他羣體建立了各行業聯盟,推行無現金支付以防範搶劫;政府對一些原來處於地下狀態的勞務如家庭修理、照看嬰兒、洗衣等工作合法化,人們不需要再保留現金支付這些服務,
其他因素。2015-2017年,瑞典換髮新版紙幣和硬幣,新舊版鈔兑換時現金存入賬户但並沒有完全取出,也減少了一部分流通現金。
在瑞典央行調查報告中,也承認瑞典現金使用下降“可能是一系列措施和事件的疊加影響,包括反逃税措施、鈔票和硬幣換版以及Swish引入”。關於貨幣換版問題,近年來換髮新版鈔的國家不少,並沒有帶來現金減少的效應,而在瑞典卻成為一個主要因素,究其原因,與瑞典貨幣換版政策有關。一些國家(地區)對發行的各版鈔票鈔票實行不召回政策,即不論新舊版,可以並行流通直至不宜流通由央行收回不再投放,如美元、加元、港元;還有一些國家(地區),舊版鈔票停止流通後允許在較長時間內甚至可以無限期兑換,譬如人民幣、歐元、日元。瑞典克朗的問題是兑換期限比其他國家短,兑換條件也更嚴格,而且正好是趕在移動支付、卡支付發展增速的2015 -2017年,很多人把原先備用的現金存入銀行後並未再取出,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確保公眾能夠繼續使用國家貨幣瑞典央行意識到,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很可能導致公眾無法使用由國家發行的貨幣,對那些因種種原因無法使用數字服務的羣體,支付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為了能保障公眾繼續使用央行發行的貨幣,降低瑞典克朗被競爭性私人貨幣替代削弱的風險,促進支付市場的持續競爭和創新,保障交易數據的完整性,確保在現有支付系統出現問題時有應對能力,瑞典央行從2017年立項開始研發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到今年2月瑞典央行公佈了與埃森哲公司合作開發電子克朗項目的試點技術方案。
從這次調查報告內容看,沒有透露出更多的技術內容,依然強調電子克朗是現金的補充形式,設計目標着眼於全社會所有人都能夠使用國家發行的貨幣,尤其是為那些在數字技術應用方面存在障礙的人士開發簡便易用的版本。但在法律和國際合作方面,瑞典央行已着手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主動與國內外法律人士對話,聽取對電子克朗的意見建議,審查了需要處理的法律問題,確保央行在未來獲得明確的授權發行電子克朗。
(二)加強與公眾、支付市場參與者和其他中央機構的溝通。根據歐盟電子支付指令,央行發行電子貨幣可以無須議會授權,瑞典央行正在探討這種可能性。不過央行還是希望與政府合作來進一步明確公共部門在支付市場應發揮的作用,經央行提議,目前瑞典政府將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審查法定貨幣的概念,政府在數字化經濟中所承擔的支付作用,以及國有和私營部門在支付市場的職責,解決電子克朗發行的法律層面問題。
(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探討分享交流經驗。在2020年初,包括瑞典央行在內的6家央行加上BIS成立CBDC國際工作小組。後來又有美聯儲加入。該小組由BIS創新中心負責人Benoît Cœuré和英格蘭銀行副行長、CPMI主席Jon Cunliffe共同負責。成員國都是名列全球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前列的國家,但瑞典除外。之所以能進入這個超級俱樂部,顯然與瑞典作為零售CDBC研發的先發國家有關。在小組剛剛發佈第一個報告《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特徵》中,闡述了有關CBDC的三個基本原則:不能削弱央行執行貨幣政策和促進金融穩定的能力;是央行現金和儲備的補充;具有促進創新和效率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