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之年,端牢中國人的飯碗
在山東省汶上縣郭倉鎮,農機手駕駛收割機收穫小麥。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保障糧食安全,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今年以來,農業生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南方多地洪澇災害等影響。特殊之年,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保障糧食安全意義何在?如何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抓好糧食生產?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鍾鈺——
倉廩殷實——
夯實國家安全的物質基礎
家住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的時文俊,今年已經80歲。吃過午飯,他像往常一樣坐在自家田埂上。看着地裏的玉米已經長到齊胸高,時文俊喜滋滋地説:“長得真不賴,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日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夏糧產量達2856億斤,比去年增長0.9%,夏糧生產迎來十七連豐。這一數據無疑為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端牢手中飯碗注入強大信心。
“我們每天的一日三餐離不開糧食,這是最大的民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鍾鈺説,“如果温飽問題得不到解決,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都無從談起,這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最大意義。”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在‘六保’任務中處於基礎性地位,必須堅決保障落實。”鍾鈺表示,糧食連年豐收為我國抵禦突發事件衝擊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疫情發生之初,多個國家宣佈限制糧食出口,就是出於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影響本國糧食安全的擔憂。”鍾鈺説,糧食生產是社會穩定、產業興旺的“壓艙石”,是保障就業的“蓄水池”,也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後院”。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充足的糧食庫存以及有效的供給保障發揮了穩民心、穩預期的作用。
面對部分羣眾對於食品緊缺的擔憂,今年4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從糧食產量看,我國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此外,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的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不僅如此,為做好春耕備耕、確保農業生產平穩發展,來自全國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高校、農技推廣機構的60多萬名科技人員投身春耕備耕,通過各種方式瞭解農業生產情況,及時出台相關指導意見。他們還發揮信息化優勢,通過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台解答了600多萬個春耕生產問題。
“從全球視角看,特殊之年我國糧食保持穩產高產,同時糧食進出口政策相對穩定,既為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了力量,也在世界上樹立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鍾鈺説。
藏糧於地——
護好良田多產優質糧
5月下旬,東北春耕春種接近尾聲。“插根筷子也發芽”的黑土地,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基地。為保持土壤肥力,近年來,黑龍江、吉林等省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保護性耕作是一種以農作物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耕作技術體系。秋天不收秸稈,春天不燒秸稈。這樣一來,既能增加土壤有機質,保護黑土地,又能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耕地是農業生產能力最基礎、最重要的載體。實現藏糧於地,首要是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擴大種植面積。”鍾鈺表示,除此之外,多地通過推廣輪作休耕、保護性耕作等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佔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
高標準農田建設也是實現“藏糧於地”的重大舉措之一。鍾鈺説:“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這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指標。達到這些指標,就能基本改變長期以來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
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5年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
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能夠新增糧食產能,而且能夠提升農田抗災能力。據評估,建成以後項目區的耕地質量平均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
“高標準農田建設,利在長遠。短期來看,高標準農田平均每畝建設成本是普通農田的2倍。但從長遠看,高標準農田的使用年限、資源利用效率、糧食產量等方面都會有很大提升。”鍾鈺説,“這也要求農田不僅應高標準建設,更應高標準管護,不斷提升農田建設、使用的科學性,推動高標準農田效益最大化。”
藏糧於技——
農業生產插上“雲翅膀”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為農業生產插上“雲翅膀”。在地面,應用北斗導航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拖拉機、收穫機進行智能收割、播種;在空中,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植保飛機開展精準施肥施藥作業。
農業發展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比上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
“隨着農業科技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要素的依賴性逐漸降低,逐步改變以往糧食增產更多依靠勞動力、依靠化肥農藥投入的狀況。”鍾鈺分析道,當前,土地、勞動力、要素投入等3方面是農業生產成本的主要來源,應通過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作物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加農業生產利潤。
近年來,在科研人員集體攻關下,我國糧食作物育種技術不斷突破創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產量持續提高。以水稻為例,2019年10月,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測產取得畝產1046.3公斤的成績;耐鹽鹼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試驗面積增至萬畝以上;2020年在全國推廣超級雜交稻品種“超優千號”種植千萬畝以上……
鍾鈺表示,在“綠色”“生態”越來越成為農產品市場主流的今天,科技創新不僅能推動糧食產量提升,還能帶來農產品質量的改善,更好滿足羣眾消費升級的需要。
在保障供給數量的同時,各地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在河北省曲周縣王莊村,科研人員幫助當地種糧大户實施“水肥後移、精細整地、精量播種”3項技術,在保持作物產量的前提下,省水省肥三分之一以上。在黑龍江省慶安縣,當地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通過對全國各直營店、網絡銷售平台的銷售額、交易量、消費者評價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市場需求制訂36萬畝水稻種植計劃,其中包括有機水稻10萬畝、綠色水稻26萬畝。
“不僅如此,農業科技產業化的發展還推動秸稈等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實現農副產品的再加工、再升值,從而增加農業生產利潤。”鍾鈺説,歸納起來,提品質、降成本、增效益,是科技進步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主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