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否則孩子會更叛逆!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剛到村子口,就聽到有大人的咆哮聲,還沒搞清楚狀況,就有一個三四年級般大的孩子從旁邊的房子裏跑出來,後面的媽媽怒氣衝衝地跟出來,手上還拿着一個木製衣架,惡狠狠地“殺”向孩子:“有本事你再給我跑。”
果然,孩子成功被媽媽嚇住了,停在了我旁邊,我才發現孩子的臉讓人觸目驚心,明顯被掌摑過,小腳也被顯然被衣架用力抽打過。孩子想跑又不敢跑,只能恨恨地仇視着母親,嘴巴里無聲地嘟囔着,卻什麼也不敢説。
有人在一旁勸説媽媽:“算啦,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孩子不聽話也就這樣了,彆氣傷了自己,下次不聽話再揍他。”轉頭又跟孩子説:“做錯事情就要改,不然你媽還打你。”還有人附和一句:“孩子不聽話,就要打,今天這樣打了,孩子肯定知道了,你也停一下吧。”好像誰都看不見孩子緊握的雙拳和正在冒火的眼睛。

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打罵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只是單方面地認為自己是在為孩子好。雖然周圍這些看似調解又像是嘲弄的鄰居讓孩子很生氣,但真正讓孩子生氣和難過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打罵,尤其是當眾對他的教訓,這會讓難以忘懷,甚至影響一生。

偶像劇女王陳喬恩在《旋風孝子》裏曾透露,媽媽從小對她進行棍棒教育,小時候經常拿樹掛將她打出血,即使如今她40歲了,説起這個事情的時候陳喬恩看似平靜,卻仍然掩飾不了好了驚恐的內心,好像媽媽又要揍她了。

帶孩子的過程確實煎熬,在看到孩子闖禍時,總也忍不住地想要教訓他,想通過“疼痛”讓他記得更牢,可實際上這並起不了實質性的作用。打不是親,罵不是愛,打罵孩子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可是不能對打罵他,又該怎麼辦呢?
1、用眼睛一直盯着他。在自己調皮搗蛋的時候,發現媽媽用眼睛盯着他看,其實孩子知道,就是在警告和威脅他了,而且一直被人盯着的感覺本來也會讓孩子很不好受,他自然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失,即使不會馬上停止,也會慢慢停下來的。
2、允許孩子解釋。特別是在外面人多的地方,媽媽只要盯着孩子看,他就能收到提醒了。當在家裏只有兩個人的時候,媽媽在自己冷靜的前提下,詢問孩子,讓孩子有解釋的機會。
3、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在聽完孩子解釋後,如果是自己的錯誤引起的,應該向孩子承認錯誤,然後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下次如果有情緒可以直接告訴你,而不是做些調皮搗蛋的事情,這樣反而會引起媽媽對他的誤解。
4、及時跟孩子道歉。如果你一時沒忍住對孩子動手了,那動手後一定要跟孩子道歉。因為如果你打了孩子,又覺得理所當然的話,即使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他也下次也不會改,因為他認為自己做錯了事,已經被你打了,那麼這件事也就解決了,平了,所以“打”並不能讓他意識到下次需要改正錯誤。
5、告訴孩子,你依然愛他。在事情和平解決後,媽媽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你依然愛他,但你希望他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這樣可以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你對他的在乎,更讓他深刻地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下次又該怎麼做。

教育家李玫瑾説:“越在衝突、劍拔弩張的時候,父母越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用打罵孩子來控制他,只會讓孩子越叛逆。只有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有威嚴的,不發脾氣,是因為很剋制,這樣孩子也就慢慢地懂的了,等他長大後,他也不會輕易暴力對別人,他也會學着父母剋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