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圖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當地時間9月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美方將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和管轄、互補與合作部門負責人法基索·莫喬喬科。蓬佩奧稱,美國務院已對參與調查美方人員的個人採取簽證限制措施,繼續向被制裁者提供物質支持的個人和實體也將面臨制裁風險。美國政府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工作人員個人的行為,是對該機構司法獨立性的直接攻擊,還可能會破壞受害者獲得司法公正的機會。從個人到企業、從國家到國際組織,美國政府揮舞制裁大棒的半徑越來越大,美式霸權也一次次刷新無視國際規則的下限。
特朗普政府制裁ICC官員的根本目的,實際上是通過侵犯他們及其家人的正當權利,並威脅那些可能與被制裁官員發生經濟、金融等關聯的企業和個人,從而破壞和阻止ICC對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在阿富汗犯下的戰爭罪行的調查。“人權觀察”組織國際司法部主理查德·迪克就表示,“特朗普政府扭曲的制裁措施阻撓了司法公正,是對那些戰爭罪行受害者,以及向國際刑事法院尋求正義的受害者的無視。”
實施單邊制裁,是美國維持其霸權地位的重要手段。從本質上來説,國際制裁是由國際體系的不對稱性決定的。美國之所以能濫用長臂管轄原則對外國個人或他國政府實施制裁,正是因為美國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中具有強大的壟斷性地位。這種壟斷地位,使美國超越大多數國家法律實施所遵循的屬地原則和屬人原則,即便當事人不是美國人、不在美國境內或其行為與美國沒有直接關聯,只要其中任何環節與美國存在最低限度聯繫,美國司法部就要霸道“管轄”。
基於在全球經濟中的核心地位,美國對世界各地企業或個人強行採取行動,美國也藉此維護其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的霸權地位。伊朗、委內瑞拉等美國的對手,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跨國巨頭,都是美國單邊域外製裁的受害者;而美國近期持續不斷打壓華為,也是其濫用長臂管轄、實施單邊制裁,從而維護美國技術霸權的例證。
像本屆美國政府這樣濫用單邊制裁、以脅迫他國甚至國際組織的情況,在歷史上非常罕見。過去兩年裏,除了不斷加碼針對伊朗、委內瑞拉等美國“敵對”國家的制裁,美國還把經濟制裁的大棒敲到了盟友頭上:維持對法國空客公司大型民用飛機徵收15%關税;重新對加拿大出口美國的部分鋁產品加徵10%關税;以支持伊朗航空公司為由制裁兩家阿聯酋企業,凍結其在美資產……據吉布森、鄧恩和克魯特律師事務所統計,2017至2019年,美國政府對外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超過3200項,而歐洲企業則成為美國單邊制裁的最大受害者。
高舉“美國優先”大旗、奉行單邊主義外交政策的美國早已對制裁成癮,肆意將制裁大棒揮向國際刑事法院官員,更是美國外交淪為“制裁外交”的真實寫照。如此肆無忌憚地濫用單邊域外製裁,只會一次次坐實美國作為世界“麻煩製造者”的角色。(聶舒翼)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