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描摹“十四五”幸福導航圖

在發展的藍圖中,把人民置於中心位置,為民服務的半徑越長,人民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就越強。“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五年規劃包羅萬象,涉及各行業各領域,但不論怎樣複雜,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底色。黨中央高度關注“十四五”規劃,強調要集思廣益,問計於民,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主體地位的高度重視,對羣眾發展權益的堅定保障。

從1953年我國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起,以5年為單元格謀劃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在統籌規劃中朝着目標前進,高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的優良傳統延續至今。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一字之差,更加體現着中國與市場經濟的深度融合,在政府指導與市場主導中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藍圖揮毫潑墨,描摹好未來五年的幸福“導航圖”,離不開人民的智慧力量,更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以及問題短板的有效補齊。

加強調研、精準摸底,共繪“幸福藍圖”。改革發展效果如何,政策落地質量怎樣,民眾的感受最直接;營商環境怎樣,政務服務效率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在“十四五”規劃編制中,各地方各系統各領域都應加強調查研究,精準把握基層、市場、民生脈搏,積極建言獻策,為頂層決策提供“智囊”,呈現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讓發展的路徑更加科學、更加貼近現實。要充分發揮好科技力量,用好大數據、雲平台等,打通意見流動通道,讓基層聲音直達規劃編制層,在開門問策、集思廣益中繪好五年規劃的“幸福藍圖”。

補齊短板、展望未來,譜寫“發展新篇”。編制五年規劃,要把有利於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程和項目擺在重要位置來考慮,既要有效承接好“十三五”傳遞下來的“接力棒”,更要全面總結分析,找問題、補短板、固底板,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到下一個五年規劃的謀篇全過程。比如説,疫情期間,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基層醫療短板,如何構建強大的公共衞生體系,維護好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無疑是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着墨的重點;我國科技領域還有一些短板和弱項,如何更好地創新突破,創造更多“中國芯”,讓科技更好地造福人類,凡此種種,都需要有更加遠大的規劃和務實的舉措來保障。對此,編制好“十四五”規劃使命光榮、任務艱鉅、責任重大。

堅強領導,砥礪前行,搏擊“發展高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主心骨”。繪製好“十四五”規劃,運用好政策工具,實施好“發展藍圖”,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今年底,我們將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打贏脱貧攻堅戰,乘勢而上開啓“十四五”新徵程,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世界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特殊背景下,怎樣追求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經濟結構,如何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離不開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在“十四五”規劃設計中,要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擺在首位來考慮,把黨的領導貫穿到一切工作全過程,以更堅強的思想凝聚力和行動引領力,向着未來追夢奔跑。

作者:魏有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6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描摹“十四五”幸福導航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