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協調機制 提升治理效能
人民日報
法院辦案人員正核查被執行人信息。 資料照片
十三敖包鎮舉行笤帚苗綁紮比賽。 資料照片
巴林左旗笤帚苗種植基地。 資料照片
基層治理難,不少難題是因為條塊分割造成的。
要解開一些盤根錯節的老大難問題、破解新問題,都需要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內蒙古赤峯市巴林左旗的做法是,把不同領域、區域的黨組織聯合起來,讓黨建在基層治理和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產業鏈上建起黨建聯合體
“種了12畝笤帚苗,一年到頭來,不去成本能收入一萬五,要是趕上災害,不僅白忙活還可能賠錢。”十三敖包鎮敖包後村貧困户張國民談起以前的情景。
不是沒想過辦法,眼見着村民辛辛苦苦種出的笤帚苗賣不上價,村支書李國山也曾嘗試從外地請來客商統一收購。結果客商以市場不景氣為由,壓低收購價,最後生意沒成,村民的笤帚苗在手裏壓了大半年。
“鄰村有幾户會綁笤帚的,自己種自己綁能賣上價錢,我們想組織村民去學習,結果人家怕搶市場,拒絕了我們。”李國山説,“眼睜睜地看着人家把錢賺了,村民也着急啊!”
有村民坐不住了,到村裏反映情況,認為村兩委不辦實事。“這件事一出,村民不配合了,甚至有損村委會的威望。”李國山説。
村黨支部資源有限,如何帶領農民走出困境?一籌莫展時,轉機來了。赤峯市提出“一體推進黨建聯合體與產業化聯合體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為破解笤帚苗產業發展難題提供了方案。
產業鏈上很快建起了黨建聯合體——涉及笤帚苗產業發展的農牧業、學校等部門黨組織被納入黨建聯合體,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種植户被吸收到產業化聯合體,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制定規劃、政策支持、技術指導、教育培訓、產品研發都有人管了,無論是原苗種植、加工、營銷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能找到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李國山感覺一下子就不一樣了,以前就支委幾個人硬着頭皮想法子,“自從建立了黨建聯合體,有送技術的,有搞培訓的,還有幫忙銷售的,農民生產積極性高了,黨組織是產業發展的主心骨!”
村黨支部一班人耐心細緻做工作,幾家農户嘗試着加入,把種植的原苗統一賣到合作社,農閒時到廠子綁笤帚,結果一年下來,收入比以前翻倍都不止。示範效應一下子釋放出來了。
以前是各家各户單打獨鬥,分散經營。現在是廠子與農户簽訂種植協議,以高於市場價收購原苗,並統一購買保險。加入黨建聯合體的各部門統籌資源,一起扶持產業鏈健康發展:婦聯黨支部組織培訓工人、信用聯社黨委提供資金支持、供銷社黨支部幫着擴大銷路……
據瞭解,巴林左旗共建起笤帚苗加工廠85家,原苗種植面積達35萬畝,品種改良後年產7000萬斤,行業產值突破10億元,產業鏈直接參與人數達8萬餘人,農牧民的收入實打實地提高了。
社區形成基層治理共同體
“簡直沒法待,垃圾沒人清,車子隨意停……”五金小區居民李秀英回憶以前小區的狀況。
五金小區是典型的無物管開放式小區,幾年前,這樣的小區在巴林左旗有很多,都是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不全、環境衞生差、管理服務缺位。
管理主體單一、各方利益糾纏、居民訴求多元,決定了治理起來絕非易事。“大家都知道小區差,可是一旦要改變,就吵上了,怕自己的利益受損。所以之前提出的解決方案基本半途而廢了。”東石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吳蘭介紹。
如何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關鍵在於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為社會治理“毛細血管”的作用。
巴林左旗把物業服務管理作為工作突破口,物業管理與網格治理結合,推動黨組織在矛盾聯排、問題聯防、事項聯解、服務聯動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工作分兩步,第一步:把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納入基層治理共同體,並吸收其黨員負責人為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選派物業企業負責人兼任社區網格員;第二步,整合住建、城管、民政、司法、公安等單位黨組織,共同治理、供給服務,他們平時作為智囊,有事又能協調處理。
黨建引領的基層治理共同體建立之後,大不一樣了。鹿山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曉娟説:“成員黨組織可以面對面提出需求,會商建立項目清單,聯動推進解決,形成民情收集研判調處閉合鏈條,齊心協力為羣眾辦實事。”
溢美物業公司剛接手一個小區時,上門收費被居民頂了回來,業主和物業公司各有各的想法,難以溝通。社區黨支部開展融合黨建工作後,物業公司加入了聯合調解委員會,社區的大事小情大家一起協商,信任多了,矛盾自然少了。“沒過幾個月,居民開始主動上門繳納物業費,並補交了以前的欠費。”公司負責人説。
通過黨建融合,巴林左旗30餘個共同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91個機關單位黨組織到嘎查村社區報到,一個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聯動執行破解執行難
法院執行難,是司法問題,也是社會難題。執行不到位,直接影響營商環境和社會環境。
“今年上半年,我們受理不良貸款執行案件73件,執結42件,執行到位2.04億元,是過去幾年的總和。”巴林左旗人民法院副院長陳麗敏説。
短時間內執行工作的改觀,離不開一項工作模式創新——聯動執行,即通過黨建引領,融合38個職能部門黨組織,成立聯動執行黨建聯合體,凝聚工作合力查人、找物,破解執行難。
“人難找、物難尋”是困擾執行工作的老大難問題。“以前查詢被執行人信息要‘跑斷腿’,不僅要跑各部門,很多時候還要下鄉或者去外地辦案,人手本就緊缺,執行效率難以提高。”陳麗敏説。
“這裏是8個被執行人的不動產信息,請您再仔細核對一下!”一大早,法院執行局的工作人員就從新建的執行事務中心,拿到了以往需要幾天才能調取到的信息。聯動執行模式推廣以來,不動產登記中心專門在這裏設立了工作窗口,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聯動執行黨建聯合體成立以後,公安、通信、郵政等10餘個部門黨組織可以聯合行動,通過大數據監控,第一時間鎖定被執行人的地址和財產信息,有效避免了“人財兩空”的尷尬局面,為案件順利執行提供保障。
當前,抓“六保”促“六穩”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企業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維護,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巴林左旗某化工公司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裁決書早就下來了,但被告某礦業公司拒不履行法律義務,一直拖欠貨款320餘萬元。如今,通過這一機制的運轉,化工公司順利拿到了欠款,維持了公司的正常運轉。
據瞭解,從2018年到現在,巴林左旗通過聯動執行共執結農村信用聯社不良貸款案件374件,不良貸款清收標的額達4.51億元,公佈失信被執行人信息655例,對305人採取強制措施。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嚐到了黨建融合發展的甜頭。”赤峯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炯説,“實踐證明,以強大的組織網絡聯繫各類組織,以強大的組織資源整合社會資源,我們就可以發揮出強大的組織力,引領和推動解決基層治理難題。”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