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服務員,打包!”外出就餐,你可能常常會説這句話,或者聽到這句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13年長沙推出“光盤行動”,長沙人的打包意識逐漸形成。7年時間,“人走桌清不浪費”的打包意識已根植於心,但一些“面子宴席”的浪費情況相對突出,成為拒絕食物浪費的“窪地”。如何填補這片“低谷”,受訪各方給出不少建議。
現象:提着打包盒擔心顯摳門
對策:用禮品袋提升打包盒顏值
在外就餐,你會主動打包嗎?記者通過“長沙道”公眾號做了一次投票。結果顯示,67%的參與者選擇“主動打包我自豪”;30%選擇“點多少吃多少,直接光盤”;1%的參與者表示“需要他人提醒建議才會打包”,還有1%明確“不打包”。
説起長沙人打包意識的養成,秦皇筷樂餐飲集團副總經理許定湘還記得,變化出現在2013年前後。
2012年,大型餐飲機構公款消費佔比較多,較少有顧客在餐後提出打包要求。八項規定出台以後,隨着“嚴查公款吃喝”越來越緊,餐飲業進入“寒冬”,酒店和大型餐飲單位被逼靠攏大眾羣體,市場空間被擠壓的中小型餐飲單位進行一輪洗牌重生。
在餐飲市場結構悄然變化的過程中,消費者節約意識逐步增強,打包要求越來越多。以該集團旗下一家門店為例,該店約有660個餐位,在2018年和2019年,每年平均一次性打包盒的使用量是2.3萬個,平均下來每個月要用掉1917個打包盒。
“我們提供的包裝盒樣式滿足顧客各種打包要求。”餐飲服務人員李靜説,以前顧客大都打包炸物、包點、比較完整的大肉菜品,現在許多家庭在消費時能打包的都會打包,方形打包盒裝炒菜,圓形湯盒打包口味蝦、魚頭等,上下分層的打包盒將乾濕程度不同的菜分開裝。
“打不打包,主要還是面子問題,大家都有了打包意識,也就坦然了。”消費者趙婷説,在國人的概念中,剩菜是殘羹,打包回家是摳門之舉,塑料盒裝着也顯“寒酸”,現在大家都會覺得品相還不錯的剩菜丟了可惜,只要衞生乾淨,很自然地打包帶走。
在消費觀念改變的同時,餐飲單位也順應消費心理,免費提供禮品盒(袋),將打包好的飯菜放在設計精美、印有LOGO禮品袋裏,提升顏值,化解打包的尷尬。
現象:一席宴剩半桌,打包丟面子
對策:餐館巧妙引導化解尷尬
“請問您對這一桌菜還滿意嗎?哪些需要打包呢?”記者在筷樂瀟湘河西店看到,服務員禮貌地詢問着顧客的就餐感受。
這桌飯8人用餐,點了10道菜,是商務用餐。用餐結束後,菜品的動筷率在五成左右,辣椒炒肉和炒筍絲還剩了八九成,顧客表示不打包。
“商務宴請,主客雙方礙於面子,人走桌清的概率要比家庭聚會小得多,浪費相對較多。”該店負責人黃瓊説。
有統計顯示,城市餐飲業人均浪費量為96克/餐,浪費率為11.3%,商務型宴會的浪費率達到38%。商務宴會浪費大,關鍵在於觀念。點餐時會從菜譜上的高價菜點起,數量上寧多勿少,捎上酒水飲料顯得客氣,吃的不是飯,吃的是主人的體面,若將剩下的菜打包,似乎更有失體面,食物浪費就比較多了。
長沙市飲食安全協會相關負責人説,改善這種情況,需要相關機制來約束和監管這類行為,在全社會形成厲行節約的意識。餐飲服務人員也可以提高服務技巧,對消費者的過度消費巧妙提示、制止,讓請客者節制有度,不失面子。
現象:主家愛客氣 ,食材剩得多
對策:請專業公司掌本握勺更經濟
滿桌飯菜、流水用餐,鄉村宴席曾是食物浪費的高發地。以承接鄉村宴席為主要業務的羅展説,長沙這兩年大力推行移風易俗,加上長沙農村推崇“辦席‘炸窟’,主家有面”的觀念,浪費的情況大有好轉。出現浪費的情況大都因為“主人太客氣,希望分量足一些,檔次高一些,讓客人吃飽喝足些”,辦宴席的鄉村廚師就按這個思路大肆操辦,浪費不少。
羅展最近在大澤湖街道承辦了一場宴席,原材料由主家自行採購。主家按50桌計劃採購原材料,天氣不好只來了40桌客人,剩下10桌菜的原材料基本切制配好,廚房師傅只好將一些菜在原有基礎上加量,來消化一部分,最後配菜浪費不少。
羅展認為,減少鄉村宴席的浪費,最好是委託專業的鄉宴公司承辦,採用團餐計價,統一菜品的各種原材料的分量,採購環節能精準控制用量,即算是遇到意外情況,多餘的食材還能由專業公司用在其他渠道,達到精打細算辦宴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