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運行保障再上新台階
——“十三五”運行監測護航工業穩增長
穩舵致遠,奮楫爭流。“十三五”以來,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在新形勢下,以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徑做好運行監測協調工作,成為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的當務之急。正確認識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運行監測協調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才能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加滿油,把穩舵”,創新手段,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積極推進改善營商環境,不斷提高減輕企業負擔治理能力,促進應急產業發展,不僅使工業通信業運行在合理區間,還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能。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五年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始終把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工業平穩增長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強化經濟形勢分析和政策協調協的同時,根據工業經濟形勢變化及時研究提出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和相關建議。 在推動工業穩增長過程中,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發揮了行業部門優勢,加強與其他部門協調、銜接,形成合力,注重把握工業發展規律和工業運行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推動工業平穩增長與調整優化結構、振興實體經濟、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相結合。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還將政策協調銜接作為工業穩增長工作的着力點。注重緊緊圍繞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和補短板任務的跟蹤監測;密切跟蹤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情況,及時反映工業穩增長調結構的新情況新變化。注重跳出工業看工業,跳出行業看行業,針對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工業穩增長的措施建議。 “十三五”期間,工業穩增長政策研究與協調收效良好。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通過手機用户跨省漫遊分析重點地區用工返崗情況,有力促進工業平穩運行。堅持按月通報各地區工業生產、效益情況,地區和行業運行情況調度增強,督促各地區採取有力措施抓好工業穩增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會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健康平穩發展、出台穩增長政策措施,都離不開一套完善的預防體系和監測預警機制,特別是在國內外形勢非常複雜嚴峻的情況下,需要準確把握判斷形勢。因此需要基於國際視野和歷史的角度,全面地分析。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工業發展、指導行業運行以及出台相關政策的重要支撐,經濟監測預測工作是跟蹤部黨組各項決策落實情況的關鍵環節,也為反映工業通信業各項工作進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這五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不斷完善和創新監測預測體系,使監測預測體系建設能力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工業通信業經濟運行大平台的建設,充分發揮了行業分析、地方座談、重點聯繫城市直報、重點聯繫企業問卷調查、企業調研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多重渠道的合力,努力對我國工業通信業每個季度的增長、信息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的發展以及對全年的影響作出科學判斷,不斷提高預測預警及時性、準確性。 監測預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彰顯。堅持問題導向原則,助力聚焦企業利潤下滑、營收賬款上升等工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發揮工業經濟分析專家諮詢委員會的參謀支撐作用,針對經濟形勢和重大問題的專家意見建議,為創新工業企業發展等工作發揮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工業互聯網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研究和信息消費規模測算,工業軟件、5G等新領域的發展趨勢得到了積極跟蹤監測,通信業、軟件業統計公報為電子信息產業指明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進一步完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探索性開展全國和31個省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工作;修訂和完善了信息產業統計制度,在通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制度中調整補充了反映新的業態、產品的統計指標。 以長遠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與挑戰,助力準確分析不利環境和有利條件,從而系統謀劃、趨利避害,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十三五”時期,我國工業和信息業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審時度勢,開展熱點和重大問題前瞻性研究,努力對我國工業通信業每個季度的增長、信息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的發展以及對全年的影響作出科學判斷,不斷提高預測預警及時性、準確性。 圍繞工業穩增長和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五年來,開展了通貨緊縮風險、工業增速合理區間、向製造業聚力、美聯儲加息、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對工業通信業影響等專題研究,提出多條可操作性強的工業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建議。 輿論引導對穩定社會預期成效卓著。這五年,工信系統每季度召開工業通信業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預期目標和政策基調,加強與社會和產業界溝通,主動回應社會關心的重大敏感問題,有效穩定了社會預期,增強了對工業發展的信心。 真抓實幹服務好企業、發展好行業,是工業穩增長的根本落腳點;做好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是穩定社會預期、保住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 工業和信息化部始終站在服務行業企業的新角度加強和改善工業穩增長工作,注重深入基層一線調研,深入企業查實情,瞭解和反映企業的困難與訴求;堅持問題導向,發揮好減輕企業負擔四個機制的作用,多措並舉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探索服務行業企業、助力經濟增長的新途徑;全面改變過去依靠行政手段指揮經濟運行工作的做法,更多從轉變管理指導方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特別是在為企業減負方面,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推進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十三五”期間建立了涉企保證金清單制度,推動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組織減輕企業負擔專項督查,完善違規涉企收費舉報投訴渠道和處理機制,曝光企業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違規行為;舉辦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週,發佈全國企業成本負擔評價報告,按季度調查企業負擔情況;對標國際先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清理不符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的相關政策文件;開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和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推動降電價政策落實到位;紮實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和月度會商會,按月通報地方進展情況,建立掛牌督辦制度,委託開展第三方評估,推動建立清欠工作長效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多年拖欠賬款問題,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目標任務。 形勢複雜嚴峻往往更加考驗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決策的遠見卓識和戰略定力。“十三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不斷推進應急產業發展,企業復工復產和災後產業轉型升級能力全面提升。 2015年起,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寫了《中國應急產品實用指南》、印發《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的通知,建設了兩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建立了應急產業重點企業聯繫制度。 2019年6月,宜賓“6·17”地震後救災重建工作有序、及時展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跟蹤監測一刻不敢鬆懈,及時反映救災重建工作進展和有關工業品需求,指導協調等相關工作。全力以赴抓好保通保供,特別是要採取有效措施做好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恢復保供工作。加強監管,注重排查,組織有關專家和專業隊伍,對災區礦山、危化品企業等重點隱患區域逐一摸排,及時加固修復。密切關注天氣趨勢和地質情況變化,有效防止次生災害。一次次的抗震救災實踐,不斷夯實了應急產業的發展,為做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提供指導和借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和復工復產物流運輸保障任務;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疫情之下,工信部下功夫做好工業要素保障協調,保就業、惠民生,推動經濟健康運行。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強化綜合保障協調,為工業穩增長營造良好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制定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指南,遴選五批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範企業和園區,發佈四批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參考產品(技術)目錄;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建立信息溝通渠道和響應機制,及時瞭解掌握中美經貿磋商情況,加強穩外貿、穩外資等重大問題研究,提出精準、可操作的政策建議;認真做好WTO事務性工作,強化政策合規性評估,促進產業政策轉型。持續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以及中日韓等自貿區談判,完成RCEP等談判。 (齊旭)【來源:黔南工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