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早在2000多年前的《詩經》中,“小康”作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代名詞,就一直是華夏兒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
正是對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寧人民在海寧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鋭意進取,開拓創新,發展方式實現了以農業經濟為主到以工業經濟為支柱、三次產業協調帶動的良好局面,闖出了一條工業強市向高質量前進的道路。
百年工業風雨兼程,躋身“千億”俱樂部
“‘211’目標圓滿完成,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026.4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026.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完成100.5億元,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2位、全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9位……”這是2019年海寧交出的一張靚麗“成績單”。
回望百年風雲變幻,這樣的成績來得卻並不容易。
早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各沿海城市陸續興起“實業救國”運動,海寧以糧食加工、棉紡織、繅絲等為主的工業作坊和家庭工業萌芽,至1909年,滬杭鐵路已通車,內河已有汽輪通行,1913年開始硤石便有火力發電,建立了電話通信。
但是,那時的海寧水利興建少、失修多,旱澇災害、疫病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以及“三座大山”的壓迫,百姓生活仍然十分困苦,特別是抗戰爆發後,連年的戰亂使得海寧僅有的工業基礎造到嚴重破壞,百業俱廢。
東方風來別樣春,山河萬里起宏圖。
新中國成立之後,當時的海寧縣委、縣政府便團結帶領勤勞勇敢的潮鄉兒女在這片熱土上披荊斬棘,一卷海寧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徐徐展開。
“到1977年時,我市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了農業總產值,在全縣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此確立工業為我市經濟發展支柱歷程已有40餘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春風吹遍潮鄉大地,特別是1983年農村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1984年起,海寧“四個輪子一起轉”的經驗得到大力推廣,各類村辦企業、個體經營户、鄉辦企業和村民聯户工廠蓬勃發展,鄉鎮企業、國有企業的加快改革為全市(縣)經濟快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起初我在工廠裏做機械方面的工作,工作環境很不錯,收入也挺可觀。”天通控股董事長潘建清回憶道,改革開放之初的海寧,已有不少人辦起了紡織廠、服裝廠、皮件廠,並早已賺到了“第一桶金”,而潘廣通帶着兒子潘建清另闢蹊徑,創辦了屬於高科技的電子元件廠。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許多和天通有着類似經歷的海寧鄉鎮企業,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拼”出了一張工業強市的成績單。
塊狀經濟大放異彩,開放創新後勁十足
在新生事物激揚的紛繁時代,每一次改革,就是一次觀念的突破、制度的創新;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機遇的把握、一個嶄新空間的開拓。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的大環境下,海寧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通暢便捷的交通條件,利用市場機制的集聚和配置功能,逐漸形成了一批區域特色產業,海寧步入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大家都在建市場,我們是不是可以建一個皮革市場?”時任海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的金富榮是海寧皮革行業發展的親歷者,“當時,海寧正在學習貫徹‘南方談話’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是主旋律。”
1993年,海寧市政府劃撥33畝土地啓動招商,建成了3萬平方米的皮革綜合交易市場,並與1994年建成開業,無中生有的“海寧中國皮革城”打造了一張工業經濟的“新名片”。
此後,許村家紡、馬橋經編等產業集羣陸續成型。統計數據顯示,1992至1996年,海寧經濟高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達20.1%。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儘管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特大洪水災害等多因素共同影響,國內經濟增長進入了短暫調整期,但這一時期內企業結構和產權制度改革有效促進了多元經濟格局的形成,民營經濟的發展潛力被進一步激發,鄉鎮企業區域特色經濟被盤活,“中國皮革之都”“中國紡織產業基地”“中國經編名城”等讓海寧“塊狀經濟”的美名享譽海內外。
“進入21世紀後,海寧工業經濟結構的立體化程度更高,電力生產、機械和設備製造等產業增長勢頭強勁。”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等一批優秀的產業園區和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建立起來。”
隨着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海寧企業外向型的特質被充分釋放,有力帶動了太陽能光伏、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為工業經濟增添了一分“多元”“國際”色彩。
在持續“量變”的積累中,如何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和效益?這既是廣大企業家追求的目標,也是市委市政府謀劃的方向,讓海寧經濟在新時代迎來了“質變”的契機。
轉型升級永不止步,敢為人先勇立潮頭
“我們最大的秘訣在於‘變’,且跟着時代‘變’。”美大集團創始人夏志生説,他在1979年帶着第一批創業者進入熱電鍍行業,後來,美大陸續轉向投產收錄機、音響等電子產品,再到成立美大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再到成就集成灶行業上市“第一股”,始終離不開四個字——轉型升級。
當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過去,生態環境壓力日漸增大、資源要素日益緊缺……全市傳統產業的帶動能力略顯疲態,發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的探索,得到了全市層面的呼應。
2017年以來,海寧吹響“工業強市再出發”號角,借力”融杭接滬”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產業優化調整步伐不斷加快,數字經濟、航空產業、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初露崢嶸。
在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這片高產值、高附加值的“藍海”裏,經過幾年的培育,一批立足半導體國產化的企業和機構正逐浪前行。
在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工業機器人揮臂作業,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海寧智能廚電產業向全產業鏈延伸。
在紅獅寶盛科技有限公司的引擎零部件製造車間裏,海寧“智造”裝進了世界級航空引擎,航空航天產業橫空出世。
在杭州灣智慧醫療產業園,一批以科技研發為主導的醫療產業化項目紛紛落地,以智慧醫療為支點撬動着“大健康”產業的新風口。
在海寧中國皮革城的直播基地,網紅主播活躍在淘寶直播、快手、抖音等平台,颳起一股“時尚經濟”新潮流。
“新時代,有一種幸福叫奮鬥在海寧。”市委書記朱建軍在全市三級幹部大會上的號召言猶在耳。海寧人民憑着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拼勁,一步一個腳印,從“小打小鬧”的家庭工業、鄉鎮企業,到如今的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隱形冠軍,從立足本土本鄉,到捕獲全球商機、引領行業發展,一張張宏偉藍圖變成你我觸手可及的實景圖。
工業穩,則經濟穩。經濟穩,則小康成。
百年芳華迎蝶變,全面小康路上,潮鄉大地上每天都上演着工業強市的美麗故事。
【大事記】
新中國成立初期,海寧在幾乎從零開始的情況下,工業經濟奇蹟般復甦發展,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742萬元發展到1952年的2441萬元,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家,其中國有企業18家,並出現了3家集體企業。
1978年,海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9億元,比1957年增長2.5倍,年均增長6.2%。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海寧鄉鎮企業、個私經濟、民營企業蓬勃發展,至199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7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18.6倍。
1985年,海寧成為首批被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的縣(市)之一。
1996年,海寧獲首批“浙江省小康縣(市)”稱號。
2011年,全市94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私營企業701家,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52.4%。非國有及集體經濟比重由1992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96.7%。
2019年,海寧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計算,達到2.13萬美元,早在2010年就躍上了1萬美元台階。
2019年,海寧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2位、全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9位。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