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得益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十三五”規劃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不僅為人民創造出美好生活,也為世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成功找到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十三五”即將收官,中國經濟交出亮眼成績單: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約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中國經濟顯示出蓬勃向上的活力。
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建設成績斐然,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鐵路、公路里程大幅增加,5G網絡、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中國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開放惠及全球經濟。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語言學院院長拉傑布經常往返於開羅、北京等城市。“中國經濟增速始終居於世界前列,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成為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展現了極強的韌性和實力。”拉傑布説,“十三五”規劃成就喜人,中國經濟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令全球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其中創新技術和數字經濟是‘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土耳其土中商業促進友好協會主席阿德南·阿克佛拉特説,無人駕駛、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成為中國科技行業的熱門詞彙,在城市交通、商業、通信等多領域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成為助推中國服務業增長的新動能。
阿根廷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可為曾在中國生活過多年,他説,“十三五”期間,中國政府實行了一系列符合發展需求的政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卓越的領導力,離不開中國人民非凡的執行力。
前後4次訪問中國,埃及共產黨總書記阿德利真實感受到中國發展的脈搏。“經濟保持韌性和增長、社會民生持續改善、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共建‘一帶一路’走實走深……中國成功找到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成功的關鍵。”阿德利説,相信“十三五”規劃的既定政策目標和任務將圓滿實現。
“以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凝聚起巨大發展力量”
就業穩定、收入增加、消費紅火、醫療有保障、人居環境越來越好、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國際社會矚目,中國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中國人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共產黨想人民之所想,把道路修到最偏遠的鄉村。”尼日利亞國際問題專家奧維·拉薩姆法説,中國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獲得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各項權利。
阿克佛拉特多次訪問中國,看到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即使遠在中國新疆的烏魯木齊,也可以吃上新鮮的海產品。”阿克佛拉特説,中國共產黨始終將滿足人民羣眾的需求放在首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將在今年實現全面脱貧,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成就。”拉傑布説,在多次中國之行中看到,中國人民安居樂業,對生活十分滿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充滿朝氣活力,對未來滿懷信心。”
“中國將如期完成脱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是對全球脱貧事業的巨大貢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地緣政治研究院主任弗裏德里克·杜澤表示,中國“十三五”成就的取得源於“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制度優勢。“無論是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還是推動穩步復工復產,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致向前進。中國堅持以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凝聚起巨大發展力量。”
德威特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建立了成熟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從城市到農村,養老、醫療、失業等參保人數持續增加,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中國還為世界消除貧困作出重大貢獻,面對疫情,中國脱貧攻堅的意願和行動從未動搖,各項工作繼續推進。“中國以五年規劃為藍圖,聚焦發展的重點領域,明確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承擔起相應的任務,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完成目標,這就是中國發展的優勢所在。”
“為開放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和便利條件”
“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做大互利共贏的“蛋糕”,讓發展紅利惠及世界。到今年8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2.9萬列;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2019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138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成就不僅惠及中國人民,還讓全世界從中受益。”馬可為表示,阿根廷作為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與中國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阿根廷最大的貿易伙伴。馬可為認為,隨着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阿中兩國在基建、物流、金融、航天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中國不僅取得了脱貧攻堅偉大成就,還為非洲國家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奧維表示,近年來,中國向非洲兄弟提供了很多援助,如無息貸款、優惠性質貸款等,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與具體的發展項目掛鈎,還幫助非洲國家修建鐵路等基礎設施,這有利於非洲國家的長久發展。
杜澤説,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進博會等大型國際貿易平台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堅持開放合作,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發展成果,為相關國家提供了大量就業和貿易機遇。“中國實施了一系列開放新舉措,例如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為開放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和便利條件,毫無疑問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中國在保持本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帶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日本中央大學教授梶田幸雄認為,中國致力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營造更加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在現有發展基礎上,中國將在“十四五”時期取得更大成就,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開羅、安卡拉、布宜諾斯艾利斯、阿布賈、巴黎、東京10月3日電 記者龔鳴、方瑩馨、黃培昭、王傳寶、姚明峯、姜宣、劉玲玲、劉軍國)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4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