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孫韶華 汪子旭)我國未來五年價格機制改革路線圖正式出爐。《經濟參考報》記者25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關於“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聚焦助力“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實現、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等四個着力點,對“十四五”時期價格機制改革重點任務作出部署。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市場體系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此次價改服務於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側重“碳達峯、碳中和”、水資源保護、市場競爭中性等中長期目標,對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釋放出對市場和民生領域的重磅利好。
“十四五”價改迎頂層設計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到2035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科學定價機制全面確立,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務價格政策基本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價格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同時,《行動方案》聚焦當前價格工作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找準助力“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實現、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等四個着力點,對“十四五”時期價格機制改革重點任務作出部署。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羅志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價格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信號,市場配置資源有效的前提是價格能反映供需變化和競爭格局。當前的改革是聯動和一體化的改革,是深層次、基礎性的重大改革。此次價改服從和服務於“十四五”規劃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從聚焦的任務看側重“碳達峯、碳中和”、水資源保護、市場競爭中性等中長期目標,體現了系統改革和頂層設計的理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價格機制改革是市場體系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此次對價格機制改革的全面部署,對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場配置資源功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張立羣表示,《行動方案》強調政府和市場各自作用範圍的正確劃分,具有重要意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着力協調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不要過多幹預,但一些基本公共服務該由政府來負責,在一些競爭性領域、自然壟斷領域的產品定價等方面,政府是責無旁貸的,要通過改革把這些責任範圍進一步理順。”
價格機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回顧過去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價格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截至目前,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形成;科學定價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推進政府定價項目清單化;降成本超1萬億元。
能源價格改革深入推進
“十三五”以來,我國持續深化能源價格改革,輸配電、天然氣管道運輸等領域價格成本監管不斷加強,競爭性環節價格逐步放開,但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任務依然十分艱鉅。
根據《行動方案》,“十四五”時期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將緊緊圍繞“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在充分考慮相關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發揮價格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此,《行動方案》從能源供給、消費兩方面提出了重點舉措。
具體來看,一是促進能源供給結構低碳轉型。持續深化水電、核電、天然氣發電等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風電、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落實新出台的抽水蓄能價格機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推動新能源及相關儲能產業發展。繼續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理順輸配電價結構,提升電價機制靈活性,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以及電力資源在更大範圍的優化配置。二是推動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完善針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加大實施力度,促進節能減碳等。
羅志恆表示,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要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能源供給低碳轉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通過放開市場準入、階梯定價等實現供給和需求端的低碳發展。
《行動方案》還提出“十四五”時期水資源價格改革的總體安排,統籌推進水利工程水價、農業水價、城鎮供水價格、污水處理費一攬子改革,助力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
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將強化
保障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事關人民羣眾基本生活,意義重大。根據《行動方案》,“十四五”時期,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將着力補短板、強弱項,促進產供儲銷各環節有效銜接。
為更好保障重要民生商品的有效供給和價格總體平穩,《行動方案》提出一系列重點舉措,包括健全價格監測預測預警系統;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完善突發應急調控機制,健全以儲備調控、進出口調節為主的調控手段,豐富和優化政策工具箱;堅持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不動搖,着力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彈性,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築牢保供穩價基礎。
“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糧食安全、經濟安全問題,要實現政府收儲與投放以及進出口調節相結合,保護農户及相關生產者的利益,熨平市場波動。”羅志恆説。
為進一步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行動方案》還着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效率,加快公共服務價格改革,提出完善學前教育收費政策、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價格機制、健全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等一系列措施。
展望下一階段的改革,張立羣指出,下一步還涉及要素市場,包括資金、勞動力、技術和土地等定價機制改革,這些方面的改革未來要在更深層面探索,推動整體價格機制更加完善,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走向成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