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積極作為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財經

作為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的常年交易服務平台,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已成為進口商品的集散地之一。如何滿足消費者的“買全球”需求?怎樣幫助海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記者採訪了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

“綠地貿易港模式”落地12個城市

記者: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是上海為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打造的“6天 365天”常年交易服務平台。經過3年發展,正在發揮什麼作用?

張玉良:上海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設立在上海、以進口為主營業務的商貿流通企業。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舉辦之際,在進博會主會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一街之隔”,打造了集展覽展示、促進貿易、引導消費、引資孵化等功能於一體的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台——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

在商務部、海關總署、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依託企業在海外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源配置,以及在國內百座城市的商貿流通網絡佈局,綠地貿易港快速實現了海外企業、品牌和商品的聚集,成為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的重要載體,正形成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

目前,綠地貿易港吸引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家企業和組織入駐,設立39個國家館,引進進口商品8萬餘件,其中進博會同款商品近1萬件。超90%的入駐客商參與過第一、二屆或即將參展第三屆進博會。開業至今,綠地貿易港平台累計交易規模已超500億元,接待客流超560萬人次、國內外專業採購商6500餘組,舉辦各類商貿活動300餘場,成功促成50餘個大類近5000款進博會同款商品進入國內22個省份。

我們還將“綠地貿易港模式”推廣到全國,已在天津、西安等12個區域重點城市落地,貿易港全國網絡化佈局基本成型。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依託海外資源及供應鏈佈局,從20多個國家進口400餘萬件防疫物資支援一線抗疫。同時,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海外訂貨量,將民生商品迅速分銷國內。上半年,公司就從阿根廷、巴西等10多個國家進口近萬噸冷凍肉類,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綠地貿易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不少進口商品實現“同款同價”

記者: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海外知名品牌在中國採取溢價銷售策略,導致一些中國消費者出國搶購。而在綠地貿易港,不少進口商品已經實現“同款同價”,這是如何實現的?

張玉良:近年來,綠地貿易港充分利用國家擴大開放實施的一系列貿易便利措施,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保税、免税等各類國際貿易新形態,希望把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轉化為議價權。

去年10月,綠地貿易港依託青浦綜合保税區政策功能優勢,打造長三角首個保税展示展銷場所,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主要展銷歐美知名品牌的服飾箱包、鞋帽皮具等。依託“保税 直採”雙重優勢,場所內商品銷售價格低於國內市場零售價,大部分商品能做到與海外市場“同款同價”,年內銷售規模有望達到1.5億元。來自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1500款新品藉助貿易港在國內市場首發亮相。

今年9月,綠地貿易港以保税展示展銷場所作為特殊監管區域延伸場所,通過引入人臉識別等科技化手段,開展跨境電商新零售閃購業務,實現保税展示展銷常態化。消費者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信息審核、訂單支付和商品獲取,優化跨境購物體驗。

提升消費產業的國際佈局與運營水平

記者: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綠地貿易港集團不僅是上海交易團採購商、常年平台服務商,還首次成為進博組展商,組織海外合作品牌參展。綠地貿易港將為海外企業提供哪些新服務?

張玉良:綠地貿易港努力打造展品變商品的“超短鏈路”,希望把參展商變成貿易商和投資商,做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對接。

第三屆進博會上,公司將攜來自英國、葡萄牙等國家和地區的16個品牌、超過200款新品在品質生活展區亮相。這些品牌均是首度進入中國市場。同時,綠地貿易港各國家館已提前將準備參加第三屆進博會的1200餘款新品擺上貨架。不少品牌還推出了“MadeforChina”(為中國造)產品。

中國商業迸發出的創新活力,讓眾多海外企業把貿易港作為試驗新業態的孵化地。多位外國駐滬總領事在貿易港進行直播首秀。貿易港還將新開啤酒工坊、冰激凌研究所等創新體驗業態。

方興未艾的城市化進程、不斷髮展的中等收入羣體、強大的商業創新潛力等機遇,為全球企業在中國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綠地貿易港將提升消費產業的國際佈局與運營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應有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