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不樂觀 四季度波動加大?險資:市場主線沒變 這裏可能有長期機會

  今年的最後幾個月,國內經濟持續修復,四季度流動性面臨迴歸。這些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保險機構怎麼看?

  券商中國記者從幾家保險機構瞭解到,保險機構整體認為四季度資金面不會樂觀,在從“流動性和基本面共同驅動”轉向“基本面驅動”的過程中,對估值應該更加謹慎。不過,市場主線沒有變,在產業升級和龍頭集中的過程中,市場機會仍然存在,關注景氣度回升的行業。

  也有保險機構認為,港股在當下有了長期配置的機會。

  年末不確定性大

  一位保險機構權益投資總監對記者表示,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四季度的不確定性最大。這也在幾家大型保險機構的內部投資報告中提及,但視角有所不同。今年前三季度一些板塊已經累積了較大的漲幅,有內在調整的需求。此外,中國經濟復甦後,相關刺激政策尋求逐步退出,也會影響到A股市場表現。接下來的幾個月,該機構將密切關注相關因素對權益市場的影響。

  9月以來市場出現的調整,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擔憂。

  有機構提到,近期備受關注的市場政策,包括對槓桿資金、趨勢資金的干預,以及對上市公司實施分類監管的細則落地,表面上看,口吻上是負向變化,但結合創業板註冊制的背景,這是為了長期制度建設的順利推進,旨在維護市場長期健康運轉,對公司實施差異化的分類監管更類似一種為直接退市的鋪墊。政府着眼長期改革的態度,以及提升A股市場重要性的戰略定位均未發生改變,資本市場政策方面短期略有壓力但長期偏正面。

  資金面不樂觀

  泰康資產認為,流動性方面,實體經濟流動性維持寬裕,社融表現繼續向好,M1增速從6.9%升至8%,企業活性向好;往後看,實體融資需求旺盛,但政策支持力度可能階段性見頂,社融增速不排除出現高位震盪的可能。

  資金供需方面,場內資金需求仍處於歷史高位,資金供給主要靠公募基金髮行支撐,但公募募資規模出現下降,陸港通、兩融等資金供給不足,居民入市指標回落但仍在高位。場際方面,居民資金入市指標相對回落,但仍屬歷史偏高位置,居民入市積極性仍在。

  展望後期,融資需求高的情況仍將延續,一些規模大的IPO項目也會陸續發出。資金供給方面主要跟蹤公募發行能否維持住,另外北上資金的動向將是影響資金供給的最大變量。該機構認為,資金供需情況仍不樂觀,需密切關注資金供給情況。

  關注景氣度提升的行業

  展望後期,景氣度有望擴散至前期表現較弱的製造業投資、消費、聚集性服務業。“特別是製造業投資週期有望開啓,經濟復甦具有延續性。”泰康資產表示。

  泰康資產認為,雖然近期出現調整,但支撐今年3月以來市場反彈的兩大動力——基本面改善和流動性寬鬆並沒有出現根本轉向。

  基本面上,除個別公司受到事件衝擊外,整體依然健康,地產、汽車、材料、工程機械等順週期行業改善也符合甚至略好於預期,這是市場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流動性邊際收緊雖然是經濟復甦途中必須經歷的過程,但確實對股票估值進一步抬升產生了抑制。相對於估值提升,基本面的改善速度是持續但温和的,對市場的推動沒有那麼激烈,這使得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仍然具備較好表現的基礎,只是短期上漲速度放緩。

  泰康資產認為,鑑於經濟整體恢復良好,在市場“從流動性和基本面共同驅動到基本面驅動”的切換過程中,建議對估值有更謹慎的要求,從基本面自身和性價比角度“再平衡”不同標的的性價比。

  港股迎來長期配置性價比?

  某家大型保險機構在內部研究報告中看好當前階段的港股,認為港股的長期配置性價比已經凸顯。其邏輯是,一方面,恆生AH溢價指數已至歷史高點,有望繼續吸引南下資金的流入;另一方面,港股估值已處於相對低位,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已創新低,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預期下,有利於吸引海外資金投資於港股。

  不過,該機構也提示,雖然長期具有配置價值,短期對港股市場維持謹慎樂觀。

  整體看,多家保險機構認為,股票在當前大類資產配置中具有相對優勢。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3 字。

轉載請註明: 資金面不樂觀 四季度波動加大?險資:市場主線沒變 這裏可能有長期機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