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加力支持關鍵領域
今年全國兩會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以改革帶動基礎制度夯實、關鍵制度創新和融資功能發揮,着力強化對民營經濟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等話題,成為來自資本市場領域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進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在這重要歷史節點,如何讓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優質民營企業、科創企業上市渠道更加暢通,顯得更為重要。
為民營經濟注入活水
中國民營企業已經構成重要的上市公司陣營,A股5000餘家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有3200餘家,總市值約37萬億元;民企上市募資共計2.2萬億元,占上市募資總額的近一半。註冊制下上市的約1000家公司中,民營企業佔80%多。以深市為例,截至2023年2月28日,深市民營上市公司中有416家市值超過100億元,市值超1000億元的有20家。“東方財富自2010年上市以來,受益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不斷提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表示。
制度安排體現平等。無論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還是具體機制安排,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保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以發行上市為例,在執行好市場準入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政策的前提下,不因所有制差異而在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上有所區別。
融資供需力求適配。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涵蓋股權債權、現貨期貨、公募私募、場內場外等市場,股權市場中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錯位發展,各板塊又設置多套上市條件,為民營企業多元融資需求提供了多條對接路徑。“近年來,資本市場持續完善再融資制度,豐富融資工具,讓優秀企業吸納資金保證企業的持續經營活動,同時激活資本市場活力。”江豐電子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姚力軍表示,江豐電子上市以來通過發行可轉債、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保證競爭公平有序。近年來,加強對擬上市公司股東穿透式核查,打擊違法違規“造富”行為,落實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等法規政策,為民營企業融資發展創造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打造了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為目標,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62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7家。全國共有21家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精特新專板。2022年中小企業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債券1022只,融資金額約7600億元。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
資本市場是連接科技、資本和產業的主要紐帶。中國的資本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強化激勵約束、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公開高效配置資源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主動融入科技強國建設,更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國家戰略,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條件更完備、基礎更牢固。
形成了面向創新的板塊特色。註冊制改革起步於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是改革的初衷之一。經過四年建設,科創板堅守服務“硬科技”的初心,在重點支持的六大科創行業領域實現全覆蓋,“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形成企業矩陣,支持產業鏈自主可控的作用持續展現。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以來,服務“三創四新”的板塊特色不斷彰顯,目前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近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佔比近六成。北交所對於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集聚效應也逐步顯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的上市公司佔比超八成。
初步形成了科技導向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通過關鍵制度改革增強包容性。比如,為紅籌架構、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上市開通路徑,更好地適應高科技企業多樣化的股權設計需求。部分板塊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支持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契合科技企業前期投入大、收入和盈利需要爬坡躍升的現實特點。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約束形成倒逼機制。比如,實行市場化的發行定價機制,進一步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估值能力,使定價充分體現科技含金量。強化對科技創新能力的信息披露要求,藉助市場力量促進企業加大科研投入。
形成服務科技的監管理念。近年來,證監會為擬在科創板等板塊上市的企業設定了科技水平評價指標,監管中貫徹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加強綜合研判、杜絕“唯指標論”。以簡明易懂為導向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細化分行業信息披露要求,強化針對性和有效性。
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一級巡視員羅衞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圍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斷強化執法工作,依法查處相關重大違法案件,壓實發行人信息披露責任,督促中介機構發揮“看門人”作用。從處罰工作角度看,要重點做好持續強化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重點領域執法,持續完善立體追責體系、推動形成監管合力,加強制度供給、完善相關領域規則三方面工作,更好保障註冊制改革平穩推進。
深交所總經理沙雁建議,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釋,強化對資金佔用刑事追責,從制度源頭解決資金佔用“入罪難”。長期以來,由於違法違規成本偏低等原因,大股東通過資金佔用等“掏空”上市公司的情形屢禁不止,不但嚴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更嚴重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已成為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沉痾頑疾。2006年中國刑法中已設立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簡稱“背信罪”)。但背信罪的適用存在“落地難、爭議大、適用少”的“冷罪名”困境。沙雁建議,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釋,釐清背信罪的適用爭議,建議明確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聯方的各種直接或者間接資金佔用行為納入背信罪規制;明確“重大損失”認定標準,同時將“長期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也認定為屬於“重大損失”,從制度源頭解決資金佔用“入罪難”問題。
聚力科創關鍵領域
近年來,資本市場將資源更多引導到科技創新關鍵領域,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監管生態、市場生態正在逐步形成。
高質量上市公司羣體湧現。A股上市公司結構優化、質量提升,一批打破國外壟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成功上市,帶動形成了展現中國科技實力和潛力的上市公司羣體。目前5000餘家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一半,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佔全國企業的一半以上。試點註冊制以來,新上市的科技創新企業佔比超過七成,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均有十餘家處於“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企業上市。
創新資本加速形成。2022年面對複雜的外部因素,A股IPO家數和融資額均居全球首位。通過保持新股發行節奏、明確市場預期,科技型私募創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更加通暢,激發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信心和活力。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私募股權基金在投高新技術企業項目5萬多個,在投本金2.5萬億元。通過引入中長期資金,讓更多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科技企業獲得更穩定的股權融資,以創業板為例,長線資金持股比例較註冊制改革前提升了30%。隨着不同類型科技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博弈形成合理價格,為全社會科技資產提供更科學的定價參照。
不過,創新資本發展的掣肘仍存。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表示,因為科創基金整體風險高、總體投資回報率低,導致各類資金對科創基金出資意願較為薄弱,配置比重較低。此外,還存在長期穩定資金來源較少、退出渠道有待拓寬、税收優惠政策落實乏力、專業人才支撐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痛點、難點問題,賈文勤建議,通過大力發展科創基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比如,要明確科創基金認定標準、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引領作用、推動商業銀行為科技創新提供長期資金支持、推動“長線”資金增加對科創基金的配置比重、拓寬科創基金退出渠道、優化科創基金税收優惠政策、擴大中國科創基金有限合夥人(LP)隊伍、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業人才集聚高地等,以大力發展科創基金等。
資本市場助力提高產業鏈的整體韌性和穩定性,強鏈補鏈效果明顯。近年來,新能源、光伏、生物醫藥等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取得了亮眼的業績增長。以科創板為例,在集成電路行業已形成了近90家上市公司組成的產業集羣,涵蓋芯片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生產環節,並不斷向上遊延伸;生物醫藥領域已匯聚了超百家企業,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和集聚地,2022年以來新上市10多家上中游企業和創新藥企業,進一步加固補齊了產業鏈。
優質科技成果實現轉化。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台。A股上市公司發明專利總數合計百餘萬件,相比2012年底增長3倍多。科創板上市公司中,超過四分之一與各類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發機制,推動一批誕生於實驗室、具備“硬科技”成色的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於產業。一批體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企業上市,有利於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對前沿、基礎領域科研也有“反哺”作用。據統計,2021年以來90%的科創板公司、70%的主板和創業板公司在上市前實施了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證監會市場二部一級巡視員劉雲峯建議,應進一步促進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税收政策落地,優化《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中的備案條件,出台統一的操作指引等。(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