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去年高位成立的爆款新基金不同,在今年A股開年大跌中,低位成立的主動權益類新基金展現了明顯的超額收益,次新基金業績表現遠超老基金,也大幅跑贏了同期大盤指數。
多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相比老基金的歷史持股拖累,主動權益類新基金建倉期倉位靈活,佈局從容,更容易獲得超額收益,“牛市買老,熊市買新”也是普通投資者可資借鑑的方法。他們建議,投資者更要積極關注具體的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並在弱市中做好定投,才更容易做好權益類基金投資。
超額收益明顯
次新基金跑贏老基金近14個百分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25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份額合併計算)成立以來平均回報為-1.29%,超過了同期老基金業績近14個百分點,也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16.17個百分點。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認為,新基金沒有存量持股拖累,在投資上更容易“輕裝上陣”,在股市相對低點建倉,相比老基金有更多的投資優勢。
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吳越表示,就次新基金而言,其倉位更加靈活一些,在應對市場下跌時以及在選擇加倉時點時,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另一方面,次新基金的投資組合構建,是對未來半年或者一年市場判斷的呈現,在全新建倉期圍繞窗口進行佈局,可以給投資者節約很多時間成本,也會反映基金經理在最新市場機會中的觀點。而老基金可能有一個歷史的慣性,基金經理會着眼於中期的行業機會做資產配置,是在更久的時間以前做的佈局。
以次新基金嘉實內需精選為例,吳越表示,在今年市場動盪背景下,該新基金的運作思路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在沒有機會或市場整體下行風險較大的時候採用低倉位運行,這對於老產品或者老股票型基金是無法進行的。
“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加快或減慢建倉的速度,這對於次新基金相比於全市場有很好的超額表現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吳越稱。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新成立基金一般會有不超過6個月的建倉期,在這期間,基金經理會結合市場行情,根據自己的投資習慣逐步建倉。
具體來説,匯成基金研究中心分析,今年次新基金較同類老基金有明顯的超額收益,其核心原因是這些基金處於建倉期,基金中股票資產佔比相對較低。第二,次新基金中的偏債混合型基金在產品設計層面上已經限制了權益中樞,所以整體表現較好。第三,除了倉位影響外,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也會影響基金業績。以價值型投資為例,價值股今年以來表現較好,具有明顯價值風格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建倉期中的基金,基金經理可以把握建倉節奏,由基金經理進行擇時,權益倉位沒有限制,而老基金的股票倉位需要保持在合同限制的範圍內,因此股票資產佔比通常較高。這就使得兩者權益倉位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在下跌行情中,新基金有更好的表現。”匯成基金研究中心相關人士稱。
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排除股票型基金後,具有可比數據的80只混合型基金平均持股倉位為44.14%;而同期混合型基金老基金平均持股倉位為67.09%,相比次新基金倉位更高,在整體下跌市場中更容易造成更大回撤。
次新基金持股倉位大分化
事實上,除了股票型次新基金外,混合型新基金在合同約束下,持股倉位也出現了較大分化,比如偏股混合產品中,華安優勢精選、中歐多元價值三年持有、創金合信專精特新、銀華心興三年持有等基金,一季度持股比例都超過94%,處於合同約定倉位中樞的高位;融通穩信增益6個月持有、中歐招益穩健一年持有等偏債混合則保持在3%左右的倉位,處於倉位中樞的較低位置。
談及次新權益類基金的倉位分化現象,嘉實基金吳越表示,“倉位的差異性,一方面跟基金經理的長期方法論有關,同時也跟基金經理對於中短期的市場判斷和應對有關。”
吳越表示,混合型基金因為倉位的靈活性使它受到了很多基金公司,包括基金經理的歡迎。但混合型基金現在整體的倉位差異非常明顯,有近乎滿倉運作的基金,也有隻有三到五個點為代表的基金。
他認為,不同的倉位選擇可能需要從短、中、長期三個方向來看:從中短期階段來看,如果一個基金經理對於市場的判斷相對謹慎,他可能會用一個大幅降倉的方式來應對,所以短期低倉位通常是對中短期整個市場出現弱市環境的大概判斷,反之亦然;另外,不同的基金經理方法論也會對倉位高低有很大影響。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之所以會有明顯的倉位差距,最核心的原因是基金經理對後市的看法不同,有些基金經理偏謹慎,有些基金經理偏樂觀,從而形成了分化。此外,基金類型、基金經理投資決策視角、投資風格、市場特點等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基金的倉位情況。
“牛市買老,熊市買新”可參考
弱市中定投效果更佳
針對主動權益類新老基金的上述特點,有的業內人士總結“牛市買老,熊市買新”的投資方法,這一方法獲得了多數業內人士的認可,但他們也建議投資者更要關注具體的基金經理和產品風格,輔之在弱市中的定投方式,更容易做好權益類基金的投資。
嘉實基金吳越表示,“牛市買老,熊市買新”從邏輯上來看是比較恰當的。首先老基金毫無疑問倉位會更高一些,而新基金存在一個建倉期,在初期的時候倉位可能會偏低,所以如果是一個單邊牛市的話,倉位高對於老基金會帶來非常明顯的貢獻;熊市買新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他也提及,這個投資方法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很難操作,原因是很難去評判一個市場現在處於單邊牛市或單邊熊市,甚至有可能是一個震盪市,如果錯誤地判斷了市場,而去單純的選擇老基金或新基金的話,有可能會帶來跟預期不同的結果。
另一方面,相比於去判斷熊市和牛市,更加重要的是選擇優秀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以及優秀的資產和賽道,進而去進行中長期佈局,這才是適合投資者參與到基金產品和權益市場的方法。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牛市買老,熊市買新”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在牛市中,老基金會持續保持高倉位運行,而新基金需要一定的建倉期,因此新基金在上漲行情中通常難以跑贏老基金。在熊市中則正好相反,新基金會因為有建倉期,權益倉位較低,從而能更好抵禦風險。
但匯成基金也稱,投資者不能過度依賴於這一策略,最根本的還是要落實到所投基金經理及期所管產品上。認同投資經理的投資理念及在管產品的設計,才能做到正確認識風險和預期收益,避免出現超預期的損失。
針對在弱市中的投資方式,多位業內人士建議以定好方式做好佈局,會有更好的投資體驗。
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麥靜認為,投資者佈局權益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資產更多的增值,而權益資產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最具增值潛力的資產,也是個人投資繞不過去的一類資產。目前整體權益估值合理,顯然不是泡沫化階段,雖然未來市場仍然還會有波動,但“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未來的波動更多能夠提供給投資者逐步佈局權益基金的機會,建議大家通過定投的方式進行佈局。
“今年主動權益基金建議採用定投模式進行佈局,這樣不但從未來三年維度來看能夠獲得較好的回報,同時也有利於避免短期波動帶來過大的心理壓力。”麥靜稱。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在弱市中買基金,投資者可以通過定投的方式平滑自己的曲線,或者買一些注重風險控制的基金。此外在權益市場較弱時,投資者也可以購買權益倉位中樞較低的產品,如偏債基金和二級債基金等。
“在弱市當中,定投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吳越也稱,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一個定投的均衡策略,原因在於在弱市環境中,可能不會出現單邊上漲的行情,通過定投的方式,大部分投資者的倉位可以被平均攤薄下來,而且基於中長期反轉的角度來看,這樣也能夠減少中短期回撤和投資者心理壓力,同時,盡力去捕捉中長期整個市場反轉之後向上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