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點!原油價格巨震會否開啓新一輪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4月20日,原油期貨價格跌入負值,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再度發酵,全球經濟出現“負增長、負油價、負利率”的“三負”局面。如何看待這一形勢?對國際金融市場將帶來哪些影響?多位業內人士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未來,美國金融風險可能重新抬頭,新興市場金融脆弱性將繼續顯現,國際金融市場或開啓新一輪動盪。

歷史罕見的“負油價”

近日,原油期貨遭遇最瘋狂拋售,跌入歷史罕見的“‘負油價”,國際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再度攀升。

一是原油期貨出現歷史性崩盤。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油(WTI)是國際原油貿易中最重要的基準油價之一。4月20日,WTI的5月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暴跌305.97%,報收-37.63美元/桶,盤中一度觸及-40.32美元/桶,為原油期貨歷史上首次跌入負值。儘管WTI的6月合約依然維持20美元/桶以上報價,但5月合約陷入負值,將成為6月合約高估的依據,從而增大做空壓力。同時,原油期貨崩盤進一步帶動原油市場走低,4月20日,NYMEX原油和ICE布油分別報收21.22美元/桶和29.72美元/桶,當日下挫15.22%和5.89%,價格較年初已經腰斬,原油市場前景堪憂。

二是負油價拖累股市特別是能源板塊。能源價格巨幅下跌,進一步加劇股票市場震盪。4月20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報收23650.44、2823.16和8560.73,下跌了2.44%、1.79%和1.03%。其中,標普500能源板塊當日跌幅超過3%,較年初下跌超過29%;西方石油、埃克森美孚股價當日跌幅為7.68%和4.72%,分別較年初大幅萎縮68.52%和40.14%。同時,悲觀情緒蔓延至全球股市,MSCI全球指數下跌1.16%,亞太地區股市普遍飄綠,大宗商品出口國股市沙特全指、俄羅斯MOEX和澳洲標普200指數分別下跌1.16%、0.36%和2.45%,全球股票市場持續震盪。

三是市場恐慌情緒再度飆升。4月20日,VIX指數上漲14.89%至43.83,市場恐慌情緒經歷上輪修復後再度大幅攀升。隨着原油價格暴跌,避險需求進一步提振,黃金、美債和美元呈現漲勢。4月20日,黃金結束過去一週走低態勢,COMEX黃金價格上漲0.8%,維持1700美元以上水平;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3.08%,步入0.63%低位;美元指數當日報收99.9676,並於21日進一步擴大漲勢,重返100以上水平。

三方面原因導致原油期貨歷史性崩盤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趙雪情表示,本輪原油期貨歷史性崩盤主要源於三方面原因:

第一,原油需求出現歷史性倒退。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原油市場隨之經歷全球範圍內突然的、極端的歷史性衝擊。交通運輸所需的汽油、噴氣燃料約佔全球能源生產的98%。疫情衝擊致使生產與貿易停擺,運輸與通勤需求急速萎縮,OPEC預計交通運輸的原油需求損失將達414萬桶/日。在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經濟短期內難以重啓,仍處於相對封鎖狀態,原油消費大幅萎縮。作為全球前三大原油消費國,受出行需求下降影響,美國原油消費量顯著下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計二季度美國石化產品需求將減少16.1%,航煤、汽油和柴油降幅分別達33.2%、24.4%和4.8%;中國疫情雖然得到基本控制,復工復產穩步推進,但受外部環境影響,原油消費量尚未恢復,石油製品淨進口量進一步下滑26.1萬桶/日至1029萬桶/日;印度進入“全國封鎖期”,石油製品淨進口量減少33.3萬桶/日至444.9萬桶/日,印度煉油企業預計,受封鎖措施影響,印度原油需求可能暴跌70%。

第二,全球原油供給持續過剩。近年來,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原油市場長期面臨供過於求的局面。一方面,原油減產不力,OPEC致力於恢復市場平衡但又需要保住市場份額,非OPEC成員國如俄羅斯減產執行率參差不齊,各產油國虛假報數、搶佔份額等博弈行為屢見不鮮;另一方面,頁岩油飛速擴張,美國一度於2019年6月超過沙特成為全球最大油品出口國,日均出口同比增長45%至298萬桶。2020年,受疫情衝擊,原油需求出現歷史性倒退,供給端卻無法同步減產,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態勢。經歷3月石油大戰,OPEC 達成減產協議,宣佈將在5月和6月減產970萬桶/日,接近全球原油供應總量的10%。然而,考慮到長期供應過剩、減產執行度打折、需求萎縮遠超10%等因素,當前減產協議“太少並且太遲”,無法抵消需求端斷崖式下跌並支撐原油價格築底。

第三,原油期貨交易爆發金融踩踏。4月21日為5月原油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擺在交易員面前的只有兩個選項,實物交割和快速平倉。大量投資者並不需要實物原油,合約期貨真實買家只有煉油廠、航空公司等,然而這些機構的儲油設施短期內庫存已滿,強行交割的儲油成本可能遠高於平倉損失。WTI原油期貨交割地點位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截至4月17日該地區原油庫存增加至6100萬桶,面臨滿倉風險。在無實需以及庫存已滿的背景下,投資者普遍選擇提前平倉,期貨合約移倉結轉至6月,金融踩踏致使5月原油期貨價格跳空跌入負值。

全球金融市場或開啓新一輪動盪?

“油價歷史性出現負值,全球經濟出現罕見的‘負增長、負油價、負利率’的‘三負’局面,對全球市場情緒產生巨大沖擊,未來市場演變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謝峯認為,這種不確定性會反過來抑制全球貿易、投資和實體經濟增長,為金融市場動盪埋下伏筆,形成負向反饋循環。如果把3月以來美國股災看作第一輪金融市場動盪,第二輪動盪可能正在路上。未來全球實體經濟衰退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將不斷顯現,或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脈衝式”的多次負面衝擊。

美國金融風險重新抬頭。一是美股或將掉頭下跌。疫情和原油價格的雙重打擊使得美國能源行業成為這場“完美風暴”的風暴眼。3月原油下挫加劇美股暴跌,本次“負油價”可能再度觸發美股震盪。4月以來美股已經反彈14.3%,在經濟衰退背景下美國企業特別是能源企業盈利數據大幅下滑,美股重新掉頭向下的可能性較大。二是美國企業債務風險繼續發酵。由於美國經濟大概率已陷入衰退,企業違約風險上升,垃圾級企業債券再融資風險大幅提高。儘管美聯儲已經為企業債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但美聯儲並非為信用債市場全面兜底,目前的資產購買仍具有嚴苛條件,部分企業評級下調或者在未來下調將加劇企業再融資的難度。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能源板塊信用債整體規模為8570億美元,佔整體信用債存量規模的8.9%,其中能源高收益債為1421億美元,佔垃圾債整體的11.4%,是信貸市場最為薄弱的環節之一,值得高度關注。

新興市場脆弱性繼續顯現。一是資本外流衝擊可能重新加劇。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已經有超過90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大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兩倍。二是自身脆弱性進一步暴露。當前,新興市場正處於疫情快速上升階段,而首個因疫情“倒下”的國家已經出現。阿根廷政府4月6日宣佈,由於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衝擊,決定將推遲償還總額約100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至2021年。阿根廷目前已無力償還債務,處在“事實違約”狀態,其提出全面債務重組遭到債權人拒絕,已經出現債務危機。阿根廷債務違約將對整個新興市場主權債務融資造成連帶影響,部分脆弱性較高的新興市場國家外債展期可能面臨困難,在美元走強背景下,南非、土耳其等美元外債佔比過高的經濟體脆弱性或將進一步顯現。三是政策應對空間收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各國出台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截至目前還未實現政策正常化,應對新一輪衝擊的政策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亞洲的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公共債務水平較高,是地區當前脆弱性的主要來源。印度、巴西、南非等財政和經常賬户“雙赤字”經濟體應對外部衝擊面臨多重政策兩難,未來可能經歷新一輪金融動盪。(經濟日報記者 錢箐旎)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