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中國證券報》8日刊發文章《10.4% 前7月外貿實現較快增長》。文章稱,海關總署8月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其中,7月進出口同比增長16.6%,保持了5月以來外貿增速持續回升的態勢,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專家認為,外貿保持強勁增勢得益於物流持續恢復、產業鏈供應鏈具有優勢、穩外貿政策效應顯現等多種有利因素的推動。展望三季度,我國出口有望保持較高增速,進口需求也有望繼續恢復。
(資料圖,新華社發)
(小標題)7月出口增速超預期
海關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7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3.9%,單月同比增速創下2021年3月以來的新高;按美元計價,7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8%。
無論是以人民幣計還是以美元計,7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均超出此前市場預測值。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殷越表示,在生產物流更加通暢、海外需求較為旺盛、能源成本具備優勢、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競爭力,以及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的推動下,7月出口繼續呈現較快增長勢頭。
專家分析,當前,多數海外經濟體通脹高企,使得海外製造業面臨高成本的壓力。我國得益於保供穩價系列舉措的實施,電力等能源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工業品價格總體增速較低,有助於我國製造業搶佔出口份額。此外,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等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疊加能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海外經濟體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對相關產品需求增加,帶動我國相關產品出口較快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受能源供應緊張的影響,當前歐盟產業鏈受到較大擾動,進口需求上升。數據顯示,7月我國對歐盟出口大幅增加,是推動當月出口超預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出口結構來看,前7個月,我對東盟、歐盟、美國和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均實現同比兩位數的高增長,其中對東盟、歐盟出口分別增長19.1%、19.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出口同比增長19.8%。同期,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20.9%,高於同期總體14.7%的同比增速;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出口同比增長54.4%。
“我國出口結構持續優化,體現在東盟繼續成為第一貿易伙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ECP其他成員國間的貿易發展迅猛;國內外貿企業積極挖掘、培育外貿新優勢與競爭力;汽車出口強勁,拉動出口增長等多個方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
(小標題)進口恢復折射內需回暖
7月,進口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按人民幣計價,7月我國進口同比增長7.4%;按美元計價,7月我國進口同比增長2.3%,增速均較上個月有所加快。
多位專家認為,7月進口增速回升,主要是由於前期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落地實施,汽車消費、旅遊出行等數據出現不同程度的修復,國內需求回暖帶動了進口增速回升;同時,能源和商品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從價格上也對進口增速形成一定的拉動。
從大宗商品進口數據來看,前7個月,原油、煤炭、天然氣和大豆等商品進口呈現“量減價揚”的特點。比如,前7個月我國進口煤同比減少18.2%,進口均價同比上漲93.2%;進口天然氣同比減少9.6%,進口均價同比上漲63.1%。
(小標題)外貿有望保持韌性
“7月外貿進出口增速繼續加快,充分展現了我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同時,我國外貿表現強勁,也有助於緩解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周茂華説。
展望三季度,多位專家認為,我國出口有望保持較強韌性,進口需求也有望繼續恢復。
“出口仍有望保持韌性。”周茂華認為,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外貿企業創新發展與穩外貿政策持續顯效,均有助於降低海外需求減弱等潛在不利因素的影響。另外,在海外通脹“高燒不退”的環境下,我國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生產效率較高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有望繼續為外貿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殷越稱,目前海外需求依舊旺盛,汽車、服裝等出行相關商品的出口將對整體出口增長形成支撐,後續物流進一步改善對生產和出口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説,供給修復和海外需求釋放共同促使近期出口加快增長,預計這些積極因素將在三季度繼續對出口形成支撐。短期看,海外央行加息等因素對海外需求的不利影響尚不明顯。
進口方面,周茂華認為,國內需求穩步恢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進口需求。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預計,隨着穩增長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未來進口有望繼續呈現環比改善態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