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黃鑫宇)北京時間10月8日,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陸金所”)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上市文件。招股書顯示,陸金所擬於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LU”。2020年前6個月,陸金所營收為256.84億元(36.35億美元)同比增9.5%;淨利潤為72.72億元(10.29億美元)。
本次陸金所IPO交易的承銷商包括高盛、美銀證券、瑞銀、匯豐、平安證券(香港)等。此外,記者看到,招股書文件正文共有310頁,緊隨其後另有152頁附件。這份欲登陸美股的招股書,透露出陸金所哪些細節?
年化利率、逾期率等方面表現如何?
9月4日之後申請的所有新貸款實際年化利率均低於24%
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提供的一般無抵押貸款的平均年化利率(APR)為28.6%,而有抵押貸款的平均APR為17.4%。
陸金所表示,在今年9月初,其降低了某些借款人的費用率,並更改了某些借款人的信用標準。結果,2020年9月4日之後申請的所有新貸款的實際年化利率均低於24%。
同時,招股書也對陸金所的借貸成本情況,進行了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一般無抵押貸款的年度名義借貸成本為16.8%,抵押貸款的為11.5%。
逾期率方面,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的無抵押貸款30天以上逾期率為3.3%,有抵押貸款30天以上逾期率為1.4%。
對於相比2019年逾期率有所上升的原因,陸金所的解釋是,主要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不過今年二季度單季度逾期率已經下降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並未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三季度信貸表現已從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基本恢復。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般無抵押貸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2.5%,有抵押貸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0.9%。
截至2019年末,零售信貸累計借款人約1240萬,財富管理註冊用户數約4400萬
招股書顯示,陸金所主營業務分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兩大塊。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年末,零售信貸方面,累計借款人數量分別約750萬、1030萬以及1240萬級別;財富管理方面,註冊用户數則分別約為3380萬、4040萬以及4400萬級別。
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促成的零售信貸總餘額達到5194億元(735億美元);通過其在線財富管理平台產生的客户總資產達到3747億元(53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陸金所零售信貸便利化(Retail Credit Facilitation)業務主要通過商業銀行信貸支持,向國內的小企業主和工薪階層等提供借貸服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直銷網絡在中國27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56,000名全職員工。
“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們還有4,000多名員工從事有針對性的在線和電話營銷活動。自2017年以來,我們從戰略上調整了渠道組合,以增強我們滿足目標客户的能力。”對於零售信貸便利化業務目前的情況,陸金所解釋道。
陸金所的財富管理(Wealth Manangement)業務則以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士為目標。“我們通過在線渠道和會員推薦來獲取平台投資者。儘管我們不再鼓勵提供B2C和點對點產品(peer-to-peer products,即P2P),但我們成功地保留了這些產品的投資者並説服他們在我們平台上投資其他產品”。陸金所表示。
截至6月末,P2P存量規模佔財富管理業務比重僅為12.8%
眾所周知,陸金所曾經以P2P網貸業務著稱,但轉折點出現在2019年。
2019年7月18日,據路透社報道,三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最大在線財富管理平台之一的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並且這些知情人士稱,該公司已經開始申請消費金融的牌照。彼時,新京報記者從陸金所官方獲悉,陸金所旗下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
而這張消金牌照最終由平安集團在2020年申請獲批。
2019年11月銀保監會同意平安集團籌建消金公司。五個多月後,即今年4月9日,上海銀保監局披露,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正式獲批開業,成為第25家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平安集團也正式添加一張消費金融公司牌照。
招股書披露,在此次IPO前,平安集團持有陸金所42.3%的股份,Tun Kung Company Limited則持有42.7%的股權。而關於與平安集團的關係,據招股書披露,平安集團提供了涵蓋保險,銀行,證券,信託,投資,租賃,醫療保健和技術行業的全套金融服務。而平安生態系統為大約2.1億金融服務客户提供服務。
“作為平安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我們享有平安保險生態系統的其餘部分以及涵蓋保險,投資和銀行業務的產品功能,並已與平安集團建立了緊密的業務合作關係,包括與我們信用增級的互惠關係合夥人平安財產險,截至2020年6月30日,它已為我們未償還貸款餘額的91.2%提供了信用擔保。”陸金所在招股書中表示。
招股書也披露了陸金所P2P網貸業務情況,其對財富管理業務影響已大大降低。數據顯示,2018年末時,陸金所P2P網貸存量資產規模最高,曾達到約1869億元,佔財富管理業務比重為50.6%。此後逐年下降,並在2020年上半年,該業務存量規模僅剩478億元,佔比12.8%。佔比降幅近四成。
融資主要用途有哪些?
“全球擴張”“技術投資或收購”等成融資主要用途
招股書沒有披露陸金所的實際擬募資金額。據悉,陸金所控股此次IPO暫未定價,融資額度也暫未確認,招股書披露的1億美元僅是例行披露的佔位符,不代表本次IPO的實際融資額。
但IPO前,陸金所已於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了總計14.1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春華資本、卡塔爾投資局、摩根大通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據悉,彼時陸金所融資估值達394億美元。
關於美股上市的融資用途,陸金所明確表示,本次美股IPO將主要用於科技投入。具體包括“全球擴張以及其他”,“技術投資或收購”,“產品開發、銷售與營銷活動”,“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以及“資本支出”。
轉型、海外佈局已啓動
今年7月22日,首次傳出陸金所將赴美上市的消息。
據媒體報道稱,陸金所正在尋求最早於今年赴美上市,且已經聘請了美國銀行、高盛、匯豐、摩根大通等投行負責上市工作。但對於上市傳言,陸金所控股方面當時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時間退至一個月前,陸金所轉型方向開始浮出水面。6月19日,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在陸家嘴論壇曾透露了陸金所轉型的相關內容。他表示,陸金所已明確“金融科技公司”戰略定位。陸金所希望實現兩大目標,一是藉助信息平台的2F2C模式,幫大眾理財,實現財富增值,支持民生。二是通過2F2B模式,賦能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實體經濟。
進入今年8月後,陸金所加快境外市場佈局。繼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覆取得第“1、4、9”三類牌照後,陸金所旗下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於8月8日正式發佈“陸香港”App。自此,面對境內外客户,陸金所旗下將擁有陸金所(LU.com)、陸國際(新加坡)和陸香港三大面向C端投資者的線上財富管理平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