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迫在眉睫!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消除能源安全威脅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報道稱,中國全力打造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旨在實現低碳經濟的同時減少對外國能源的依賴。

從過去兩年世界各國採取的行動來看,全球經濟(包括汽車行業和能源行業等)在向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勢頭強勁。過去,採取此類措施時要麼不太情願,要麼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但現在,世界各國正在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採取措施。環境保護和生態固然是一個全局性的普遍原因,但在美媒看來,這個原因還是次要的。真正的動機實際上是希望在未來能夠避免重大能源風險——他們希望通過能源轉型,來避免能源安全的缺失。

報道分析稱,基於同樣的推理,中國近年來大力倡導打造一個“氫能社會”。追求新能源汽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規避能源風險、防止國家政策被能源問題綁架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説,這將為中國氫能的發展奠定基礎。氫能明顯不同於傳統能源,將為中國能源安全提供結構性支撐。其他國家現在似乎也開始高度重視新能源作為追求能源安全的手段——看看德國為特斯拉提供的用於電池生產的12億美元補貼就知道了。

報道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面臨着世界上最嚴峻的能源安全威脅。中國向全世界承諾,到2030年,中國將達到排放峯值,到2060年將實現碳中和,這不僅是為了展示中國對減緩氣候變化的貢獻以及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也是在為中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報道稱,中國目前的能源消耗在規模和構成上都面臨着挑戰。201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為6%,同期能源消耗總量為48.6億噸標準煤,較2018年增長3.3%。也是在2019年,煤炭佔中國能源消耗總量的57.7%(比上一年減少了1.5個百分點),石油佔約19.3%,天然氣佔8.3%,一次電源以及其他非化石燃料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和其他清潔能源)佔14.9%。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不過,去年的能源消費依然強勁。據初步測算,2020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較2019年增長2.2%。而經濟增長率較2019年下降3.6個百分點,能源消耗增長率僅下降了1.1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慣性且高耗能。

報道評論稱,為了支持經濟和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滿足居民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中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這已經使中國在能源安全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逐步強化了其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這也要求中國打造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投資組合。中國最重要的能源進口是石油、天然氣和煤。2019年,中國進口了5.06億噸石油,較2018年同期激增9.5%,連續17年創下歷史新高。2020年,中國進口原油5.42億噸,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程度達到73%。其次是天然氣,2019年,中國進口天然氣9656萬噸(相當於1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9%。其中,管道天然氣進口量佔3631萬噸(約為500.8億立方米),佔總量的37.6%。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為6025萬噸,佔62.4%。近年來,中國的煤炭進口也一直在增加。2019年,中國進口了近3億噸煤,同比增長6.3%,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隨着世界各國和各行業為降低能源安全風險,紛紛調整能源消費構成,中國在能源安全方面面臨的壓力和風險變得更加突出。因此,改變能源消費構成、建設氫能源社會等戰略層面的政策,顯示出了其總體重要性。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壓力不是長期的,而是一種迫在眉睫的風險。

報道認為,世界各國之所以轉向新能源,不僅是出於工業和市場的考慮,也是因為能源安全局勢的複雜性。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將首當其衝承受能源安全壓力,因此應該立即實施戰略政策調整。(編譯/許燕紅)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3 字。

轉載請註明: 風險迫在眉睫!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消除能源安全威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