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十三五”:青年樂享中國新經濟紅利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2016年是“十三五”啓動之年,“互聯網+”是這一重大戰略規劃中的一大亮點。年輕人熱衷於曬出自己的年度網購清單和全網排名。那時,大家還説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才是“互聯網+”。

    到了2020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展現了“互聯網+”的真正價值。青年在B站上看直播,給自己喜歡的主播點贊、打賞;他們用軟件下單,新鮮蔬菜能在1小時內送貨上門;他們身體不適可以“在線問診”,省去排隊掛號、往返醫院的時間成本。

    這就是“互聯網+”,這就是新經濟。它讓年輕人可以深度參與,並及時享受其帶來的紅利。

    UP主、博主的新思路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蒙上一層增長迷霧。最先走出陰霾的中國萬眾矚目。

    而中國經濟復甦,上海是關鍵。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下降2.6%;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7%的基礎上,二季度實現正增長。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數據喜人——商品類網絡購物交易額同比增長14.3%。今年國慶黃金週,上海全市線下實物消費額達659.9億元,同比增長12.2%;網絡零售額達358.6億元,同比增長15.7%。

    疫情下,“快遞小哥”忙壞了,這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的一個獨特現象。上海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生鮮網購交易額達174.8億元,同比增長138.8%。

    上海叮咚買菜淞虹路站點的“快遞小哥”王亞旭告訴記者,他從事的生鮮配送行業工作,每個月收入能達到1.2萬元,較之前做普通快遞員多出了五六千元。該站點的“哥王”一天能送100多單,月收入約1.5萬元。

    “快遞小哥”享受到新經濟的紅利,各類自由職業者也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周贇昀是浙江德清莫干山民宿歸歟山居的主人。“十一”假期,她接到多個“包棟”訂單。該民宿的日常工作日包棟價為6300元、週末包棟7900元,春節、“五一”“十一”節假日包棟8300元。

    她的客流來自自己在種草平台上的預售直播分享。“我自己做文案、拍視頻、上傳、銷售。”周贇昀説,疫情前,在某民宿自媒體平台上發頭條宣傳要3萬元;疫情後,通過做博主,她找到一條不花錢展示自己的新辦法,“只要你的分享有意思,照片視頻文案做得好,不愁沒有粉絲關注。”

    記者注意到,疫情期間,網紅博主、UP主、“快遞小哥”等的集中湧現,其實都是上海多年佈局在線經濟成果的“集中爆發”。比如,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成為疫情之下的“需求爆發點”,阿里健康今年在線義診訪問用户超過280萬人;嗶哩嗶哩二季度營收比2019年同期增長70%;叮咚買菜僅春節7天就完成400萬單業務量;華為遠程辦公疫情期間每天新開通企業數增長50%。

    政府與新經濟企業“互相欣賞”

    10月13日,上海專門為在線新經濟企業舉辦了一場論壇峯會。上海市長寧區區長王嵐現場發佈的區域“在線新經濟白皮書”稱,到2025年末,該區將集聚10家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100傢俱有相當能級的創新型企業,營造1000個有引領示範效應的應用場景,推動1萬家企業“上雲用數賦智”,集聚一批市值或估值萬億級的龍頭電商平台。

    “十三五”以來,長寧區服務業税收佔該區税收比重約98%,其中現代服務業佔比超3/4。在線新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今年1-8月相關企業實現全區税收80.9億元,佔該區税收比重35%,較2016年的21%提高14個百分點。“高成長性、高貢獻度”是該區對在線新經濟的評價。

    活躍在長寧區的企業既有互聯網頭部企業這類“參天大樹”,也有眾多創新企業組成的“茂密森林”,具有豐富的在線新經濟產業生態圈。

    基層政府在支持和配合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記者注意到,基層政府與新經濟企業正在步入“互相欣賞”的“蜜月期”。

    今年4月,上海市率先在全國印發“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聚焦在線醫療、金融服務等12大領域,重點打造4個“100+”,開闢數字經濟新跑道;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在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金融科技、跨境業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大對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研發。

    而企業給出的反饋也相當給力。10月,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及滬蘇浙皖農業主管部門聯合拼多多及眾多螃蟹供應商,嚴打“洗腳蟹”;攜程租車聯合2000多家線上租車公司推出“無憂租”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免費取消、信用雙免、油量保障等承諾,訂單增長超過20%。

    “實惠”背後是一系列制度創新

    每天上午,在上海市黃浦濱江歌斐中心工作的小楊都會到地鐵世博會博物館站早餐點取貨。這是“盒小馬自助取餐點”的全球首店,只需用手機點餐下單,就能自助取餐。上班族所享受的實惠、便利生活背後,是一系列制度創新和突破。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給盒馬發證的城市,我們的首店、首單都在上海。”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沈麗説,“十三五”期間,盒馬在上海取得了全國第一張新零售《食品經營許可證》。“這在過去,根本不可能。”沈麗説,盒馬鮮生的門店既銷售包裝食品,又可以直接購物、現場做菜,這涉及到兩張證,“一張證允許吃飯、就餐,另一張證允許像超市一樣賣東西。”

    正是上海開出的全國第一張“兩證並一證”,使盒馬從上海走向全國。如今,上海又為“網訂櫃取”早餐銷售新模式頒發了首張餐飲證書,下一步,將嘗試“一證多址”。

    此外,上海還出現“一址兩證”的食品許可創新業務。東航食品公司第一個拿到這張新證。同一生產加工場所,東航食品既有海關頒發的《國境口岸衞生許可證》,又有市場監管部門核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此前,東航食品每日供餐量由原來的4.5萬份鋭減到2000份,產量下降95%。公司決定轉型“空餐地享”,開拓市場。但東航食品位於機場紅線內,屬於海關管轄範圍,而在上海海關核准的同一生產區域內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尚無先例。

    在得知企業困境後,長寧區市場監管部門多次赴現場調研,圍繞機場紅線內能否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以及如何開展證後監管等問題與海關溝通磋商。最終,兩部門達成一致,在上海海關核准的同一生產區域內錯時生產加工,共享生產場所內疊加區市場監管局發放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這一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和海關聯手利用“互聯網+視頻”動態監管,保證形成24小時食品生產全程閉環管理。

    創新的業態需要政策包容。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説,未來將加強“容缺、容錯、容新”機制,以打造在線新經濟發展的標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