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利好因素增多 中國消費持續回暖可期

中新社記者 陳溯
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下降3.9%。全年消費數據雖仍為負數,但中國消費已連續多月正增長,走上持續回暖軌道。分析認為,在利好因素不斷增多的背景下,中國消費持續回暖的前景可期。

經濟觀察:利好因素增多 中國消費持續回暖可期
1月18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眾購買水果蔬菜。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消費增速逐月回升
2020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消費遭遇-20.5%的嚴重下滑,隨後在政府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多重舉措下,消費開始復甦。2020年8月開始,消費數據由負轉正,實現V型反彈。
2020年四季度,中國消費繼續保持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三季度加快3.7個百分點。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1.24%。
“中國2020年消費數據雖然仍為負數,但消費市場整體呈現逐月回升的態勢。”在當天舉行的中新社國是論壇“中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萍表示。
就業收入夯實基礎
在中國消費持續復甦的背後,是中國社會經濟保持基本穩定,居民就業和收入平穩增長。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在2020年中國經濟遭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就業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甚至比2019年的就業形勢還好,為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保持穩定奠定了重要基礎。“面對疫情衝擊,中國財政採取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三保’措施,就是為了穩就業、支撐消費,政策力度很大,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有效作用。”
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明顯高於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年同期持平。
居民收入在一系列措施支持下也實現了平穩增長。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網絡消費持續發力
2020年,網絡消費異軍突起,成為拉動中國消費復甦的重要力量。
統計顯示,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176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7590億元,增長14.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9%,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
寧吉喆表示,中國產業的數字化、數字的產業化趨勢明顯,反過來也促進更多線上消費的實現,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除了網絡消費,中國消費出現了一些新的增長潛力。比如,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6.0%、21.2%、17.3%,分別比三季度加快16.0、7.1、5.0個百分點;鄉村消費領銜增長,12月,中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9%,比城鎮高1.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由負轉正,12月餐飲收入增長0.4%。
持續回暖前景可期
統計數字顯示,12月的消費增速環比有所下降,比11月增速(5%)下降0.4個百分點。這一數據是否説明中國消費增長乏力?
對於這一數據變化,寧吉喆當天回應稱,12月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略有一點波動,是受到近期幾個地方散發疫情的影響。但總的看,近期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消費在生產供給不斷增強的同時,還是能夠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因素。”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表示,中國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產階層,新經濟、數字經濟發展良好,此外,中國已開始需求側管理,需求將成為推動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21年中國消費有望迎來一個較快速度的增長,甚至可以達到10%左右的增長。
趙萍建議,鑑於中國全年消費增速還未轉正,下一步要繼續擴大國內市場規模,促進消費持續回升。不斷改善民生,抓好擴大消費的根本——穩定就業、提升居民收入,不斷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推動供給側創新,刺激新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9 字。

轉載請註明: 經濟觀察:利好因素增多 中國消費持續回暖可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