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羣聚集的地方抓魚!這個領域正是魚羣聚集地 十年私募大佬:長期重倉白馬股 而非黑馬股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是個滿肚子故事的人,從長生生物、康美藥業到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等公司無不留下他的調研足跡。

  他自己也是一個極具故事性的人物,有過大起大落,踩過腰斬的坑,也拿住過長牛股,一路領悟投資之道,愈來愈駕輕就熟。

  林存進入股市30年,最近10年專注於醫藥股投資。在醫藥和消費白馬股重挫的上半年,森瑞旗下的產品卻逆勢上漲,如果拉長到過去三年來看,林存所管理產品的業績排名每年行業前10%。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的記者近期對話林存。他總結了自己在30年投資中的多條經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是醫藥板塊牛股輩出,要在魚羣聚集的地方抓魚;二是普通投資者要將九成的精力放在白馬股上,這才是正道,賺大錢的秘訣並不是挖掘黑馬股;三是長期滿倉,重點配置長期股,讓它漲出多少倍都不撒手。

  醫藥是最容易出長牛股和瘋牛股的賽道

  林存本來並非學醫出身,並無專業背景,但他為什麼會專門從事醫藥投資?林存説,這是人們常常會問到的問題,醫藥那麼複雜,怎麼就做成了“醫藥私募”呢?

  這要從2008年金融海嘯説起。2002年,林存從君安證券出來,正值一輪熊市,由於投資能力得到投資者認可,他在2007年雄心勃勃地註冊了森瑞投資。但2008遭到了當頭棒喝,重倉股中國遠洋從一度小賺10個點到後來倒虧40多個點,數千萬資產打了水漂,投資路上遭遇到了第一次腰斬。

  “我意識到自己,不是買錯中國遠洋了,而是一輩子不應該碰週期股和紅海的製造業!”林存此後開始苦苦尋找“系統性的長久的行業”,這就是醫藥行業。

  從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醫藥板塊無疑是出大牛股的地方。林存説,二戰後的50年來,七大醫藥巨頭平均上漲了千倍,雅培自1935年上市後漲了上萬倍,在40多隻千億美金以上的市值公司中,16只屬於醫藥股,醫藥是非常好的方向。

  從A股自身來看,醫藥板塊走勢不俗。統計數據顯示,全指醫藥指數過去十年上漲了近三倍,遠高於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而過去十年中,漲幅超過10倍的醫藥股就有32家。

  林存説,醫藥賽道不僅是出長牛股的板塊,也是容易出新勢力的板塊。康希諾2019年3月28日在港股上市,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中,漲幅就超過10倍;金斯瑞生物製藥受CAR-T研發推進的影響,2018年大漲4倍,今年以來再度大漲2.5倍;受醫美的推動,復鋭醫療今年以來漲幅也超過4倍。

  林存認為,人口老齡化帶來了對醫藥的剛需,各種創新醫藥產品湧現,人民羣眾對醫藥消費的需求升級,未來十年醫藥板塊的長牛邏輯不變。

  “如果留心,你會看到,在醫院的胃腸鏡室裏,醫生忙到三班倒,理療中心也總是人滿為患,這是一個需求持續恆定,不斷產生巨大機會的行業。”林存説,投資就是在魚多的地方捕魚。醫藥就是魚羣聚集的牛股集中營。

  賺大錢的秘訣在於長線重倉白馬股,而非黑馬股

  儘管醫藥板塊黑馬頻出,但真正讓林存賺到大錢的並非黑馬股,而是看清楚,敢重倉的白馬股。

  林存説,“這麼多年摸索中,大家都夢寐以求找到黑馬,但黑馬股真正跑出來的幾率百分之五都不到,而且中間還充滿着問題。”

  林存認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投資就是買白馬而不是找黑馬,要將九成精力放在白馬股上,核心資產抱團,這是正路。在註冊制背景下,隨着上市的股票越來越多,小公司由於主流機構的投研覆蓋不了,容易被邊緣化,抄底黑馬困難重重。

  林存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我本來有一個股票可以賺十倍收益,但重倉半年後就不得不賣出了。因為這家公司的老闆在市場最不好的時候遭遇質押爆倉,挪用了公司定向增發的錢,儘管後來幸好填回來了,但當時我的明智做法就是斬倉走人。”

  林存説,投資黑馬股最大的障礙在於不敢重倉,而賺大錢的方式是集中火力攻擊一點,如果倉位不重,難以賺到長期的大錢,但如果在黑馬股上劍走偏鋒,判斷失誤,會墜入無底深淵。

  三年前,在看清CXO板塊的投資邏輯後,林存重倉買入龍頭股,並且“一有錢就買入”。正有賴於這一認知,成立於2017年11月底的森瑞醫療創新,抗住了2018年和今年以來的大盤下跌的壓力,過去三年的年化收益達到30%以上。

  林存認為,真正賺大錢的方法,是找到好的方向,重點配置長期股,讓它漲出多少倍都不撒手。

  “我們管它叫‘屁股神功’,這才是掙大錢的方法,而不是挖掘黑馬,對於黑馬股,投資者敢不敢放七成倉進去?”林存説,儘管這十幾年來,經歷過金融海嘯,2015年的股災,看對的、看錯的事情數不勝數,但一直長期保持滿倉狀態,在經歷了無數小波動大波動後,收益率依然可觀。

  林存表示,投資需要信仰,相信國運,相信醫藥醫療是第一賽道,在這個賽道上,願意跟一個股票談戀愛,1-2年是必須的,3-5年已經有好幾個了,不然怎麼能有長期良好的業績呢?

  而醫藥股也是一個白馬股持續跑贏,“強者恆強”的板塊。林存認為,醫藥行業裏越是優勢的企業,發展反而越快,大企業所有的專業壁壘,小企業往往是沒法突破的。

  繼續看好CXO板塊,“重醫輕藥”

  醫藥醫療板塊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一方面受集採的影響,今年以來醫藥白馬股重挫,恆瑞醫藥年初以來回撤近50%,但另一方面,醫療服務板塊卻走勢強勁。

  林存説:“醫藥醫療的投資對象並非只有醫藥,在醫藥投資中,我是躲着醫保局走的,恰恰是要避開醫藥股,重倉不受國家集採政策影響的醫療服務等板塊。”

  林存認為,醫藥醫療的概念正在延伸,如最近港股上市的隱形牙套公司時代天使,正在籌謀上市的雍和植髮;還有受到資金追捧的醫美公司,另外,專科醫院也越來越多,從眼科醫院到體檢中心、月子中心、康復醫院、生殖醫院、牙科醫院、美容整形醫院……醫藥醫療可謂保羅萬象,鋪天蓋地進行延伸,孕育着大量的投資機會。

  林存對CXO板塊情有獨鍾。他説,CXO是創新藥發展的根基,醫藥公司將藥物發現,分子砌塊,設計優化,生產試製,安全性評價,臨牀試驗,數據統計…等重資產投入環節外包給CXO公司,相關公司相當於創新藥的“賣水人”,中國創新藥的洶湧發展大潮,離不開CXO的工業基礎。

  中國的CXO行業正在承接來自全球的訂單。今年1季度,CXO板塊企業繼續保持高速利潤增長,部分頭部公司增速高達300%以上,行業內大多數公司增速在70%以上,而在2020年,CXO板塊頭部企業的平均增速也在50%以上。

  林存判斷CXO行業的高景氣度仍將持續:一是我國有大量的醫科和生物學的人才,他們的月薪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而美國同樣的人才月薪需要1萬美元。二是臨牀效率非常高,由於中國是人口眾多國家,比如新藥所對應的某種癌症,在其它小國可能幾年都找不到志願者,而我國志願者的響應速度很快。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11 字。

轉載請註明: 在魚羣聚集的地方抓魚!這個領域正是魚羣聚集地 十年私募大佬:長期重倉白馬股 而非黑馬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