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徐川)訊,1月18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盤中一度雙雙升破6.34,均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但隨後又一齊回跌至6.35。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今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指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目標,匯率可能在短期偏離均衡水平,但從中長期看,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會對匯率偏離進行糾正。
2022年開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以穩為主,“先升後貶”的走勢之下,整體仍較為温和。業內人士預計,人民幣匯率全年看或將現小幅貶值預期。但人民幣匯率走勢由國內外匯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等因素共同決定,趨勢上,美元與人民幣外匯市場供求會逐步向均衡水平迴歸。
人民幣匯率或有小幅貶值
“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受市場供求、國際市場走勢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供求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發揮決定性作用,”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今日亦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主要由市場決定,既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貶值,彈性增強,雙向波動,這是人民幣匯率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的體現。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美聯儲加快回收過剩美元流動性,美元氾濫的格局會逐步改變,再加之全球疫情影響演變,我國外貿收支逐漸迴歸常態等因素,美元與人民幣外匯市場供求會逐步向均衡水平迴歸。
東北證券研究所總經理助理沈新鳳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未來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中美經濟和貨幣政策錯位的變化,在全球央行加息浪潮下,美聯儲也即將於三月加息,而我國央行正在進行降息操作,因此中外貨幣政策的錯位將對利差以及流動性產生影響。
“今年人民幣匯率或呈現一定程度的貶值,但貶值幅度不會太大。”沈新鳳認為,從美元指數的表現來看,近期在明顯下跌後有所反彈,而在美聯儲預期將加息、縮表的背景下,因此較難出現單邊下跌,隨着加息正式落地以後,從歷史經驗可鑑,美元指數將會見底。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近日撰文指出,美元指數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化的顯性指標。2022年,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因素延續多空交織。從利空看,歐洲、英國、日本等其他發達經濟體2022年經濟有可能恢復到疫前水平,且歐央行、英格蘭銀行、加拿大央行、澳洲央行等有可能開啓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從利多看,如果全球疫情持續發展演變,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將刺激市場避險情緒;如果通脹暫時論被證偽,美聯儲因落後於市場曲線而被迫加快貨幣緊縮。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預計人民幣匯率將向貶值方向修正,但國內外一系列因素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構成有力支撐,因此不會出現大幅貶值。
匯率預測不準是必然 企業應堅守“風險中性”
劉國強強調,中國是大國,持續的單邊升值或持續的單邊貶值,在大國很難出現,在中國更不可能出現。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干擾因素,但總體上還是合理均衡、基本穩定。
外匯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502億美元,全年新增外匯儲備336億美元,年底外匯儲備餘額創2016年初以來新高。此外,財聯社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處獲悉,2021年上海涉外收支規模同比增長近40%,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我國企業的外匯需求持續提升,但在影響匯率因素較多,匯率預測不準是必然的情況下,劉國強認為,匯率的雙向波動是常態,因此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金融機構要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
2022年上海市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亦指出,將加強外匯市場新常態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形勢變化雙向監測,進一步夯實外匯監管數據基礎,加強金融機構主體管理,做深做細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任何時候,影響匯率升貶值的因素都同時存在。2022年,不確定仍將是最大的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預案比預測更重要。”管濤亦表示,應對不確定性,預案比預測更重要。企業應聚焦主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建立財務紀律,控制好貨幣錯配和匯率敞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