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良好利潤高,股東卻頻頻減持,光伏企業究竟肥了誰?
光伏在國內並不是個新型產業,幾年前這一產業也曾輝煌過。大家還記得尚德電力施正榮嗎?短短5年便創造了186億元身家,問鼎中國首富。
2005年,無錫尚德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按照當天收盤價計算,施正榮身價躍升至14.416億美元。在尚德神話的刺激下,光伏企業遍地開花,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戰愈演愈烈。
後來國內的光伏產業普遍技術創新不足,走向衰落,甚至遭遇滅頂之災。一場光伏美夢破滅後,首富們都銷聲匿跡、逃亡海外,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實質上,當時中國光伏行業本就沒有那麼風光,從市場、裝備到原料都需要依賴國外,缺少核心科技,本質上是組裝。一旦國外有風吹草動,中國光伏行業就會面臨劇烈波動。
近兩年,光伏產業又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主要得益於2013年後國家隊的支持,為了扭轉光伏產業困境,出台了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還提供資金支持,沒幾年中國光伏又重新成長起來了。
我們國家擅長集中精力幹大事,所以一般國家要做的沒有做不成的,照這個想法長期持有半導體、芯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從宏觀角度來説,目前生態環境愈發惡劣,人類不能再無休止的用煤炭、石油等可燃物做原料,一方面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方面還會助推了氣候變暖,地球生態就遭到破壞了。
基於此,美、中、英、德等經濟發展還不錯的國家都開始扶植清潔的能源上位,最常見的就是太陽能發電,風力、水能之類的也算。
機構所謂的光伏產業值得長期持有,從本質上來就是為了生態環境健康,要用清潔能源,這是未來的大趨勢。
2020年以來,光伏行業極高景氣度的背景下,不少光伏企業的股價在2020年和2021年初持續大漲。然而,在股價暴漲的背後,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光伏產業鏈中相對上游的企業生產硅料、硅片、光伏玻璃,中下游廠商生產光伏電池、組件等。整個在光伏生產鏈條中,處於不同產業鏈位置的企業,生存狀況非常不同。
最近,超過30家光伏概念股公司發佈了2020年業績預告,27家實現淨利潤增長,協鑫集成、億晶光電、中利集團三家公司虧損,虧損的基本都屬於下游廠商。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最賺錢,2020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2億元到 86億元,同比增加55.3%到62.88%。
2020年,由於最上游的硅料出現缺口,硅料隨之上漲導致整個產業後端成本上漲,隆基股份的硅片價格也在過去一年持續震盪上漲。
亞瑪頓是2020年淨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增幅在233.95%-244.25%之間,業績扭虧為盈。
去年,由於光伏市場需求強勁,超薄雙玻組件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亞瑪頓超薄光伏玻璃市場需求量大幅增加。
在這些企業中中利集團虧損最多,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06萬元– -29.07億元,由盈轉虧。據説,該公司,因購買的私募理財產品踩雷而導致業績暴跌50%-60%,股價更是單日暴跌20%
此外,協鑫集成、東方日升、中來股份也出現了利潤下滑,億晶光電虧損則進一步擴大。
帝爾激光是不作不會死的典型,在股價一年翻倍後,因大股東的聯手減持,導致股價在2月3日開盤後不久暴跌超17%!
帝爾激光搞得PERC(鈍化反射極背光電池)是目前光伏電池所採用的主流技術路線,公司在光伏激光行業處於龍頭地位,公司產品被大量採用,從公司營收、利潤數據來看,並沒有太得問題。
股東大量減持可能源於A股上市公司得通病,股價漲高了之後,股東減持股份套現,隆基股份是絕對得行業龍頭,最近一堆人也在忙着減持,僅20天就套現了18個億。
股價上漲就大量減持,就算行業再景氣,誰敢隨便買不小心就是高位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