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結構提效率更好服務“雙區”建設

來源: 深圳新聞網

2月5日,在農曆春節來臨之前,資本市場改革再次醖釀大動作:深交所啓動主板與中小板的合併準備工作,併發布《關於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相關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業務通知》)。深交所現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市場體系將迎來重大變化,主板與中小板合併正式啓動。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計上市公司1468家,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35%,總市值23.39萬億元,佔全市場的29%。受訪業內人士指出,板塊合併有利於釐清市場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更好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為“雙區”建設提供助力。

合併對市場運作沒有實質影響

本次合併安排遵從“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即統一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對市場運行和投資者交易的影響較小。

深交所表示,本次合併僅須對主板、中小板少數差異化規定作適應性調整,如高送轉業務指引關於高送轉定義的統一等,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較小。後續,深交所將進一步做好規則整合和監管銜接。

中小板自設立以來所遵循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與主板總體一致,本次合併不涉及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的實質性修訂。在2020年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後,股票上市規則有關主板、中小板的差異規定已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業務通知》發佈後至合併實施完成前的過渡期內,企業發行上市維持現行安排,在審企業無需重新申報材料,不會對企業發行上市產生實質影響;對於投資者而言,合併不涉及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門檻的改變,不會對投資者交易行為產生實質影響。

記者瞭解到,本次合併主要涉及深交所內部技術系統以及證券公司、行情信息商等市場主體相關係統的技術改造。目前,深交所內部技術改造已基本完成,市場主體僅須就行情展示、數據接口等方面進行適應性改造,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完成。

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

2000年初,深市主板暫停新股發行;2004年5月,深交所在深市主板內設立中小板。作為分步推進創業板的重要步驟,中小板為創業板順利推出創造條件、積累經驗,開闢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新渠道。

經過16年的發展,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不斷髮展壯大,在市值規模、業績表現、交易特徵等方面與主板趨同。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自然選擇,也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

深交所表示,合併完成後,深市主板定位於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做優做強,發行上市門檻保持不變;創業板主要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深市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將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國內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主板、創業板到新三板的多層次市場格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是精簡資本市場架構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釐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夯實市場基礎,提升市場質效,從總體上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 深圳弘揚投資董事長餘少波對記者表示。

發揮深市市場功能服務“雙區”建設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主板與中小板的合併對於更好發揮深交所融資功能具有重大意義。

深交所表示,在合併後,深交所的市場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有利於釐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有利於充分發揮深市市場功能,促進完善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國家戰略發展全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深交所主板業務已經暫停多年,期間中小板雖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市場的包容性受到了影響。兩個板塊合併後,深交所上市公司資源將迎來整合,有利於提高市場效率。新的深交所主板將覆蓋大型企業和中小型成長企業,融資功能得到加強,有利於更高效地服務實體經濟,從而更好地為“雙區”建設提供服務。

“主板與中小板合併與推進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並沒有必然聯繫。在板塊合併後,深交所主板+創業板,上交所主板+科創板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也將為註冊制後期的推進工作創造更加有利的市場條件。”董登新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簡結構提效率更好服務“雙區”建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