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利潤暴跌90%,為何海底撈股價卻大漲?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作者|範智林  來源|金融智庫(ID:jinrongo2o)

近日,海底撈因為一則業績預告,再度引起了股民的廣泛討論。

1

利空來襲,海底撈股價卻大漲

3月1日,海底撈發佈了公司2020年的盈利預告,公告披露公司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約90%,約2.35億左右。

海底撈業績公佈後,券商紛紛下調海底撈目標價。

中國銀行將海底撈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54港元,相當於較目前價格砍價21.57%;花旗將海底撈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下調20%至55港元。

雖然公佈了重大利空,券商也紛紛下調其目標價,但當天海底撈股價卻大幅高開,最終收漲8.17%。

那麼,是什麼讓海底撈股價在業績利空情況下大漲?

這就得從去年12月恆指公司對指數提出了五大優化建議説起,五大建議中的一條就是將增加成份股數量至65-80只。

而在2月26日晚間(上週五),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2020年第四季度的恆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恆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均出現了一些變化,相關變動從3月15日開始生效。

首先,海底撈、阿里健康、龍湖集團這3只個股被納入恆指,成為新藍籌標的,調整後恆指成分股由52只增加至55只。

其次,恆生國企指數納入碧桂園服務和農夫山泉,剔除海螺創業、中國石油、恆安國際和華潤燃氣4家國企。

最後,恆生科技指數納入海爾智家和萬國數據-SW,剔除邱太科技、貓眼娛樂、心動公司和易鑫集團。

而這些指數成分股的調入或調出,也將相關個股資金的變動。對個股來説,被指數納入意味着資金的流入,被指數剔除意味着資金的流出。

根據Bloomberg統計彙總,目前追蹤恆生指數的ETF資金規模約為217億美元,追蹤國企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的ETF資金規模分別約為49億美元和3億美元。

據中金公司測算,此次調整預計將帶動3.9億美元的被動型資金流入阿里健康、海底撈和龍湖集團3家公司。其中1.94億美元流入阿里健康,1.26億美元流入海底撈,0.7億美元流入龍湖集團。

大量被動型資金的流入,自然帶動三隻股票的大漲。3月1日,除了海底撈大漲外,阿里健康大漲9.42%,龍湖集團上漲3.7%。

當然,被動跟蹤指數資金的流入,並不會持續很久,最多也就一兩天,因此這也不是網友在看到海底撈業績預告後議論的重點。

2

2020年利潤下跌90%,股價反而大漲133%

網友議論的重點是海底撈2020年淨利大跌90%,為何其股價在半年多時間內反而大漲133%!

2020年海底撈股價啓動時間節點,大概是在海底撈公佈半年報業績預告之際。

7月7日,海底撈公佈上半年虧損9-10億元之後,其股價小幅下探之後就開始緩慢走高;8月11日海底撈股價大漲12.95%,一舉突破之前高位;

8月25日海底撈公佈半年報後,隨後兩日股價大漲14.75%,隨後一路走高,今年前30個交易日,股價更是飆升近40%。

從去年7月7日到今年2月17日半年多的時間內,海底撈股價上了133.7%。

在2020年業績大幅確定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海底撈股價之所有翻番,是因為市場資金在抱團投向行業龍頭。

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茅台。

在近2000千隻基金抱團下,茅台股價從3月低點960.1塊一路飆升至今年2月的2627.88元,漲幅超過150%。

被譽為“水中茅台”的農夫山泉,去年9月上市後短短4個月股價翻倍;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股價也在1年時間內翻倍。

那麼作為“餐飲屆茅台”、火鍋行業絕對龍頭的海底撈,自然少不了抱團機構。

機構之所以抱團購買海底撈,因為看好其前景,為何這麼説呢?

今年海底撈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1季度海底撈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停業長達46天,據中信建投預測海底撈因此損失約50.4億元,導致其上半年虧損9.65億元。

雖然上半年業績糟糕,但是下半年海底撈業績大幅改善。

20年三季度,海底撈總體的翻桌率在達到了新冠疫情前水平的80-90%,翻桌率的上升讓海底撈扭轉上半年大幅虧損的局面,下半年在匯兑損失2.35億的情況下淨利潤達到12億左右,比2019年下半年的14.34億元只下滑16.3%,從而使得全年盈利約2.35億元。

3

機構長期看好火鍋行業前景

這只是投資者看好海底撈的一個原因,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海底撈藉助新冠疫情大舉擴張。

新冠疫情之下,眾多中小餐館因為資金短缺問題紛紛退出市場,這恰恰給了餐飲巨頭們絕佳的擴張的機會。

海底撈自然也沒有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門店173家,全球門店總數從年初的768家增至6月末的935家,下半年海底撈的開店速度翻倍。

在1月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海底撈表示公司下半年新開業的餐廳已超330家,全年新開500多家餐廳,高於公司原先400多家新餐廳的指引,這意味着20年底海底撈門店總數已超過1250家。

而這還不是海底撈擴張的極限,2021年海底撈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的開店速度,預計新開門店數量有望超過600家。

因此,不少機構不僅看好海底撈,還看好整個火鍋賽道。

而2月1日,方正證券發佈《海底撈:中式火鍋龍頭,正處黃金髮展期》報告表示海底撈已跑通1-3線及以下城市單店模型,目前正處於加速拓店的黃金時期。

這並非空談,而是有數據為證。2013-17年,我國火鍋餐廳市場規模CAGR達到12%,增速高於其他中式餐飲賽道;而2019年火鍋門店平均淨利率達13.7%,高於其他餐飲業態。

因此在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賀燕青看來,在政策助力內需加快釋放的背景下,全方位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火鍋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最優賽道。

因此資金層面的波動導致海底撈、頤海國際、九毛九等個股的大幅回調,不改變市場對火鍋行業長期看好觀點。

對於未來抱團股的趨勢,多家券商機構認為未來抱團股調整趨勢大概率延續,而且抱團現象還可能更加嚴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金融智庫(ID:jinrongo2o),作者:範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