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艱難應對變局
“疫情+政局”是這一年日本的真實寫照。接棒“出征”的菅義偉政府幾乎繼承了所有內外政策。
8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原因提前辭職,安倍內閣大管家、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接棒“出征”,幾乎繼承了安倍政府的所有內外政策,在經濟上繼續依靠金融寬鬆和財政投資控制疫情、穩定經濟,同時為解決少子老齡化帶來的社保難題尋求方案;在政治上,日本政府繼續着“沒有安倍的安倍政策”。繼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後,中日韓3個亞洲主要經濟體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為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帶來了新希望。
目前,日本國內經濟形勢困難不少。在一季度GDP摺合年增長率環比下降2.2%的情況下,二季度、三季度分別下降28.1%和22.9%。四季度剛剛開始回升的日本經濟又遇到新一波疫情,局面再次吃緊。據12月18日日本政府最新報告,預計2020年全年經濟增長率為-5.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今年日本經濟增長為-5.37%。疫情對經濟造成的下行壓力覆蓋了日本消費、出口和設備投資的所有方面。三季度以來,雖然汽車、製造業等出口增加,但總體貿易額全面下降。日本國內消費低於疫情前水平。自秋季以來,大企業製造業、非製造業景氣指數雖然有所好轉,但仍處於負數水平。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旅遊促銷帶動國內餐飲住宿運輸消費市場,維持經濟運行,不過由於新一波疫情來勢兇猛,政府不得不宣佈暫停12月下旬以後的旅遊促銷活動。
日本政府的財政措施和央行金融政策,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經濟下滑。日本政府通過維持對中小企業的經營補助金、房租補助、週轉金貸款,提高對員工的歇業補助標準等方式,避免了大規模的企業倒閉和員工失業,一定意義上為疫情後經濟回升打下了基礎。不過,日本經濟依舊“傷痕累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臨時工、派遣工、短期工等非正規職業崗位減少130萬,目前仍有200萬人靠補助金維持生活。此外,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三次補充預算造成財政鉅額赤字負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測算,截至今年底,日本政府債務餘額高達GDP的2.66倍,日本財政平衡目標愈發遙遙無期。
日本央行在維持短期金融負利率政策和調低長期國債收益率目標曲線的同時,擴大向市場注資力度。一年來,日本央行收購企業債11萬億日元,通過特別市場操作對商業銀行的注資餘額達50萬億日元,僅此兩項就超過GDP的10%,但實體經濟毫無回升跡象。同時,日本央行自2010年開始購入股市信託基金,並在今年初將收購額增加一倍。據推算,截至11月底,其持有市值總額達45萬億日元,實際持有東京證券交易所總股價的7%,超過了日本養老基金規模,已成為日本的“股市巨獸”。雖然日本央行稱,此舉主要目的是穩定金融市場,但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西方國家普遍禁止央行干預股市,日本央行此舉不僅抬高了股市行情,也破壞了股市的正常規律。一方面,日本股市創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以來新高;另一方面,日本金融形勢非但未達到7年前日本央行提出的2%的通脹目標,近4個月來物價更是同比下降,存在再次陷入通縮和資產泡沫的風險。
着眼於後疫情時代經濟結構轉型,菅義偉政府將數字經濟和節能減排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此外,日本政府決定,將本年度第3次補充預算與明年預算共同編制,通過15個月的大型預算促使經濟加快恢復。日本央行也決定,將原計劃3月底到期的對企業及地方金融機構的支持計劃延長到明年9月。特別是日本政府和東京奧組委下決心排除所有困難,推動延期一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召開,有望促使日本經濟在明年實現V形回升。日本國民則普遍期待,政府能夠做好三件事:儘快控制疫情、成功舉辦奧運會、明年經濟能夠真正回升。(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