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美頭部科技公司研發強度數據對比
假設未來五年,中國高科技公司能夠和美國公司一樣注重研發,在擴大市場增加營收的同時,把研發強度提高到領先美國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説美國繼續40%左右的話,中國能夠達到52%,那麼才有可能追平美國的研發開支。
沈凌
隨着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禁令在2020年9月15日開始實施,不少人都開始全面審視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技術上的對抗。這樣的對抗局面,其實還不能叫做兩個國家的技術戰,因為到目前為止,雙方都沒有把對抗上升到國家層面。無論是對華為的禁運,還是對Tik Tok以及微信的制裁,美國政府揮舞的大棒,都只落在了中國公司身上,這和二戰以後的美蘇全面冷戰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以,最現實的比較,是對比美中兩個經濟體中的高技術企業,看看它們的優劣如何,才能對目前的美中技術較量,有個大致的把握。
美國最大最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已經沒有什麼疑義了,資本市場給出了答案,那就是Amazon、Apple、Google、Microsoft和Facebook。這五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五萬億美元,佔了標普500市場的五分之一以上。而中國的領先高科技公司呢?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加上沒有上市的華為,市值遠遠落後於美國。這是毫無疑問的,畢竟中國公司都是後起之秀。有意思的對比不是去承認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共識,而是從現有的數據中去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比什麼?
一個衡量高科技公司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就是它的研發投入。如果現在它投入比較多,未來的發展潛力就比較大。所以,高科技公司的研發投入類似於資本密集型企業的實物資本投資,也類似於個人的儲蓄,都是在現實和未來之間的權衡,為了未來發展的一種積累。下面我基於上述十家公司的最新年報,就這個話題做一個簡單解讀。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對比的指標。研發開支是年報的公開信息,當然也是比較的重要指標。除了這個絕對值,一般來講,輿論喜歡對比研發投入和營收總和,把這個比例叫做研發強度。不過,我對這個指標是不滿意的。因為不同企業的產品毛利潤率很不一樣。做硬件的廠商,毛利率往往要比互聯網等軟件公司低很多,後起之秀也往往要比領先者利潤微薄很多。所以大家一樣的營收總和,也許領先者只需要拿出一小部分的利潤用於研發,其研發強度就會遠遠大於後起之秀,但這並不代表後起之秀沒有盡力研發。所以,用研發費用佔營收總和的比例作為研發強度來比較不同的企業是不太公平的。
實際上,一個公司賣掉產品以後,扣除一般的生產成本和營銷成本等,首先獲得毛利潤,然後在毛利潤中拿出一個比例用於研發,剩下來的才是當期分配的淨利潤。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本文使用的毛利潤概念,等於淨利潤 研發費用,和傳統的財務指標毛利潤也不完全一樣),研發費用佔毛利潤的比例,才能真正説明“研發強度”。本文以下比較的研發強度等於研發開支佔毛利潤之比,而毛利潤等於年報中的淨利潤加研發開支。
其次,我們對比美中高科技頭部企業,是一個橫向對比,有助於我們發現自己的短板,從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但同時,不能忘記中國處於一個高速發展階段,我們的橫向對比同樣需要動態地看,需要比較雙方的發展,而不僅僅看某一個時間點的靜態。
最後,財務指標的對比都是以貨幣為單位的,所以是“名義”的。如果國別比較,需要剔除一些物價因素的影響,從而得到一個“實際”的比較結果。國際比較GDP的時候,就有名義匯率和購買力平價這兩個辦法,各有優劣。在進行高科技公司的研發費用比較時,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比如以下所有的比較都是基於名義匯率的,但是有人會問:同樣的10萬美元,在美國可以購買到的科研人員的研發時間和在中國一樣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美之間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異,也許10萬美元只能買到一個硅谷技術員的六個月的工作時間,而在深圳能夠買到一整年。假設兩個地方的技術員寫代碼的能力是一樣的,那麼華為的10萬美元研發開支能夠獲得的成果或許就是Amazon的兩倍。基於此,或許中國公司“實際的”研發開支已經和美國公司旗鼓相當,雖然名義上還是低很多。如果要進行這樣的學術研究,就需要構建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購買力平價指標。
其實,中美技術對比,主要比的是高科技頭部企業。這些頭部企業引領着一個國家的技術最新前沿。而這些頭部企業往往位於中國一線城市。中美物價的普遍差異,在中美的一線城市對比中,實際上是縮小了,而不是擴大了。這也有助於直接的名義匯率對比,而不必絞盡腦汁去構建一個人為的購買力平價指標。基於以上理由,本文以名義匯率簡單比較兩國財務數據。
最賺錢的原來最吝嗇
五家美國公司營收合計9000億美元,相當於差不多6.3萬億人民幣,是中國公司的2.59倍。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合計研發費用達到7609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公司的3.2倍,超過了營收總和的領先倍數。也就是説,用一般的研發強度(研發費用佔營收總和的比例)來講,美國公司甚至超過了中國公司。其中的主要原因實際是因為中國公司的毛利率太低,23%對比30%,這是後起之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果用我的研發強度指標去衡量的話,中國公司還是略微領先於美國公司,43%對比41%。説明中國公司整體上願意較多地考慮未來發展。
但是這個差異不夠大,讓人更加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公司繼續保持研發費用三倍於中國公司的話,中國公司怎麼可能在未來超越美國公司呢?
為此,我們展開五家中國公司的研究強度,看看究竟是誰拖了後腿?
在上述五家中國公司中,研發費用最低的是京東,研發強度最低的兩家公司是阿里巴巴和騰訊。
京東的營收超過5000億元,是中國公司排名第二的,但是它的研發投入只有區區146億元,連百度都不如。當然,京東的問題是毛利潤太少,5%的毛利率是這十家中美公司中墊底的,而且和其它九家公司相差很大。具體原因我不清楚,只能留待專家分析。
如果説京東拿不出錢搞研發,是能力問題,因為它賺得太少了,那麼阿里和騰訊不拿出錢來搞研發,是態度問題,因為它們賺得最多,毛利率分別是36%和33%,在五家中國公司中名列前茅。阿里巴巴的利潤絕對數1833億元,也和華為基本相當,但是研發費用卻只有華為的三分之一。相較而言,華為拿出了68%用於研發,而百度甚至拿出了90%!美國五家公司整體達到41%。
研發強度指標很好地衡量了不同利潤率的公司在研發上的戰略態度。這個指標説明該公司是不是着眼於長遠,是不是捨得為技術創新花錢。中國最能賺錢的兩家高科技公司阿里和騰訊,實際上是最吝嗇於研發投入的。因為它們都只願意拿出毛利潤中的四分之一用於研發。
中國公司是跑快了,
還是跑慢了?
未來是不確定的。不過未來往往是歷史的延伸。所以在展望未來以前,我們還是先審視一下過去。這些高科技公司,尤其是中國的高科技公司,歷史都不算很長。我不想回溯太久,一則數據不好找,二則即使有數據,其背後的故事往往已經大相徑庭。就以五年為例,看看中美五家頭部高科技企業在2014年的情況如何。
首先,美國五家公司在2014年營收總和是4370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6.3計算,大約是2.75萬億人民幣。而它們的研發開支是2466億人民幣,研發強度是33%。這中間非常值得一提的是Amazon。當時它的營收才890億美元,僅為Apple的一半左右。不過它把賺到的毛利潤全部用於研發,所以它的研發投入絕對值雖然不高,才92億美元,但按照我的尺度去衡量的話,研發強度實際上是102%。比較有趣的是:Amazon在這五年中營收增長很快,現在已經是這五家美國公司中最大的了。
而2014年的中國公司研發開支,我找到的數據是:華為408億元,百度70億元,阿里51億元。騰訊沒有報告,我暫且以阿里的水平推算。京東2014年處於虧損狀態,也沒有報告研發費用,但是2015年它報告了29億元,所以我暫且以20億元估算。這樣算下來的話,五家中國公司的研發費用在2014年合計是599億元。
其次,這五家美國公司在過去五年的增長都不慢。無論是營收總和還是毛利潤,都增加了一倍多(營收是五年前的2.29倍,毛利潤是2.53倍)。而比較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研發卻增加了兩倍多,達到了五年前的3.09倍。這中間有美元對人民幣的增值因素(差不多10%),那麼用美元計算的美國公司研發開支實際增加了1.78倍。因此,研發強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33.32%增加到了40.64%,增幅22%。
那麼,與此對比的中國公司呢?華為、京東、阿里、騰訊和百度,在五年前營收合計5831億元人民幣,五年後增加到了24302億元,增加了差不多三倍有餘。所以美國對中國企業的營收優勢,從五年前的4.7倍(27500/5830),縮小到了現在的2.6倍(63000/24300)。從這個角度看,形勢非常喜人。如果未來五年我們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不變,那麼美國對中國的營收優勢將會縮小到130%以內,基本相當。
而五家中國公司的研發費用在2014年合計是差不多600億元。五年後,這五家公司的研發費用合計是2380億元,增加了也差不多三倍。所以美國對中國企業的研發優勢,也縮小了:從五年前的4.12倍縮小到了現在的3.2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年的差距縮小,是依賴於我們的市場規模的擴大,表現在財務數據上就是營收總和的增長速度快於美國公司。但是因為我們的研發費用和營收總和是成比例增長的,我們的研發強度並沒有增加,但是美國公司研發強度提高了22%。
假設未來五年,中國高科技公司能夠和美國公司一樣注重研發,在擴大市場增加營收的同時,把研發強度提高到領先美國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上(因為如上所述,未來五年即便中美營收增長速度保持現有狀態,美國的規模也會是中國的130%左右),也就是説美國繼續40%左右的話,中國能夠達到52%,那麼才有可能追平美國的研發開支。
政策建議
首先,我們還是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助推作用。美國的例子很好地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是能夠識別好公司的。資本市場本身並不一定是短視的,如果一個公司願意為未來投入,從而縮小眼下的分紅,資本市場還是願意為之買單。Amazon和特斯拉都是經典案例。現在我們的註冊制改革正需要像華為一樣的好企業上市去樹立標杆,所以我們既需要推動高科技小企業上市,也需要推動像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上市。華為現在無論在毛利率還是研發強度上,都和Amazon相差不大,營收總和則是Amazon的四成,所以估值也按照四成計算的話,那麼就是68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現在的A股一哥茅台的2.4倍。無疑,華為上市能夠給它帶來足夠的研發資金,有利於其進一步創新;同時,也只有這樣的高科技公司更加多地參與到中國資本市場中,才能改善目前的A股市場質量,提高科技含量,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其次,推動企業上市並不是一了百了。從上面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上市公司也有對待研發費用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的產業政策,需要鼓勵像華為和Amazon一樣的企業,提高研發強度,促進技術創新。因此,可以考慮對企業的税收優惠政策和企業的研發強度掛鈎,累退税金。現在我們出台了對芯片製造企業的十年免税優惠措施。這樣的優惠措施可以讓更加多的高科技企業分享,不必過於糾結其技術所屬的行業。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希望這些高科技企業拿到優惠以後都去分紅,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創新。所以掛鈎研發強度等指標,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最後,用公共資源去鼓勵某些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需要保證這些公共資源不被濫用。比如現在某些高科技公司在海外拓展,就被外國政府用國家安全的名義強行收購。如果未來中國政府花費納税人的錢鼓勵發展了高科技的企業,其國際化拓展過程中又被別國政府搶掠,那麼實際上就是我們國家的公共資源的流失。因此,現在的產業政策中就需要注意防範這樣的情況出現。比如,我們可以把企業退税和補助資金,通過科研基金的形式,和高科技企業合作開展它們認為必要的研究項目,共同持有未來的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從而在未來的知識產權轉移過程中,政府代表的公共權益可以有法律依據地獲得相應補償和保護。
( 作者系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