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打傷總經理,欠債75億的華信信託自救方案再添變數

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

董事長打傷總經理,欠債75億的華信信託自救方案再添變數

(來源:視覺中國)

繼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被高管投毒身亡後,資本市場又出現一起高層內訌事件。

據《中國經營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1月6日17時左右,華信信託董事長董永成在大連辦公樓的電梯裏,使用錘子打傷公司總經理王瑾,致其頭部和鼻子都出血。隨後,王瑾被送往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治。王瑾全身有14處傷,被診斷為輕傷一級,於1月7日進行顱骨修復手術。

1月8日上午,大連西崗公安分局通過官方微博通報該案件時稱,2021年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時代財經記者當日聯繫到華信信託一名保安人士,他表示“不太清楚此事,目前公司經營正常”,並向記者提供了一個總部電話,但該號碼未能接通。隨後記者就案件起因等問題多次致電大連西崗分局,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8日晚間,華信信託發佈公告稱,事件發生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公司班子成員帶領全體員工,確保公司正常運轉。“我司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案件審理和調查工作,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規範治理結構和決策體系,團結帶領全體員工,堅定工作目標,盡最大努力,推動落實公司後續資產清收、引進戰投等工作,維護好廣大信託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董事長打傷總經理,欠債75億的華信信託自救方案再添變數

(來源:華信信託官網)

董事長因何打傷下屬?

據時代財經瞭解,華信信託現任董事長董永成現年64歲,於2017年4月上任,持有華信信託 25.91%股份,其曾任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技改處副處長,中國工商銀行大連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記者通過過往資料得知,董永成在2006年以職工代表的身份出任董事長,次年則以第一大股東委派的方式出任董事長。

王瑾現年53歲,為華信信託常務副總裁,於2019年6月選任,曾任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理財中心/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副總裁。

對於華信高管發生衝突的原因,一名任職於某信託公司的人士李大白(化名)1月8日向時代財經記者透露,現在華信陷入兑付危機,董永成想把殼賣了換個好價錢,但自己又不願意掏腰包兑付給投資人,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可能在這個問題上跟王瑾產生了分歧。“王瑾這個人還是比較靠譜的,董永成不太地道。”李大白補充説道,“他(董永成)被刑拘後,可能會影響到華信後續的資產處置和引戰增資。”

記者瞭解到,華信信託成立於1981年,是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原名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1985年劃歸工商銀行,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1997 年,公司與工商銀行脱鈎,劃歸大連市政府,更名為大連華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9 月完成股權改制並重新登記,更名為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由國資控股變更為民營控股。

2019年底,華信信託被銀保監會列入六家高風險信託公司之列,被監管處罰事由之一是:通過發放信託貸款形式,將信託資金用於購買本公司前期發行的信託產品。去年4月,華信信託和四川信託同時被監管叫停“資金池”業務,華信由此陷入危機。

時代財經記者瞭解到,華信信託“華冠”“華悦”“祥和”以及華信·安泰理財、華信·駿盈理財、華信·駿豐理財、華信·悦信理財、華信·惠盈理財等系列產品投向不明,期限錯配等問題,甚至存在着使用資金池給逾期企業借新還舊、接盤不良資產等風險。此類產品多數為1~2年期的產品,募集規模約為1億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約為6%~8%。

去年9月24日,華信信託發佈首個延期公告。隨後又陸續在其官網披露了27個信託計劃延期公告,延期原因均為“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2020年11月3日~11日期間,華信信託分別兑付了華信·華冠336號、華信·華冠323號、華信·華冠324號和華信·華悦17號等4個項目。

截至目前,華信信託仍有23個項目尚未按期兑付,且均已超過前述公告所約定的延期時限,進入“二次延期”。華信信託方面對此的回應是:自信託產品到期日起,延期八個月兑付。同時其承諾延期期間,工作有明顯進展的,可提前兑付。記者瞭解到,目前華信信託需要兑付的資金規模在75億元左右。

李大白告訴記者,華信產生兑付危機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公司資金被挪用了。“董永成上任後採取激進擴張,但華信的業績一直跟不上。”

在75億的資金缺口下,華信要找到接盤方希望渺茫。在李大白看來,華信的股權結構非常混亂,首先要把股權梳理清楚,監管才能開展工作。“很多投資者去過華信總部維權,基本上沒有得到過回應,公司發公告也更多的是為了穩定(投資者)情緒。”

李大白同時表示,信託牌照很值錢,如果當地政府有扶持的意願,那麼華信信託找到接盤方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但無論能否重組,這個過程都會十分漫長,可以參考安信信託,快兩年了(重組)才有點眉目。”

據瞭解,安信信託在2018年開始業績變臉,全年虧損18.84億元,年報發出後風險開始顯露。2019年7月開始,上海銀保監局派人入駐安信信託實施“貼身監管”。2020年12月中旬,安信信託稱重組方案已完成盡調,隨後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最神秘的信託公司”

記者瞭解到,由於華信信託的股權結構和歷史變遷頗為複雜,長期以來實控人不明,業內將之稱為“最神秘的信託公司”。

過往資料顯示,華信信託從1997年至2007年間的股權變更歷程中,股東變更多達23次,先後出現的法人股東超40家,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股東數量為20家,持股10%以上的包括:華信匯通、北京萬聯同創、瀋陽品成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25.91%、19.9%、15.42%。其中,華信匯通持有萬聯同創100%股權,持有品成投資35%股權。股權結構頻繁變更的同時,華信信託經歷7次增資擴股,其註冊資本從1.01億元一路增加至66億元,令業內“詫異”。

據新財富雜誌此前報道,華信系160餘家公司中出現的法定代表人共計58位,除了11位自然人僅擔任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外,其餘47位自然人均在2-12家不等的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華信)表面上看沒有實控人,很有可能董永成就是實控人。幾年前董永成通過大通證券做了一個資管項目,實際上大通證券背後的實控人也是他,這期間有沒有相關輸送不好説。”李大白向記者表示。

此外,華信通過法人股東衍生出了不少新公司,李大白稱其“有可能是為行使股權騰挪使命而生的空殼公司”。

除前述“資金池”風險外,華信信託與關聯方之間存在大量股權質押。記者瞭解到,華信信託股東西藏海涵實業累計向其質押10餘筆股權。去年9月,華信信託及其全資子公司分別作為出質人向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質押了一筆股權,質押股權數額合計超過6億股權。

從業績來看,華信信託在68家信託公司中並不出彩,排名甚至處於倒數。2019年財報顯示,華信信託實現營收5.73億元,同比下降50%;淨虧損1.52億元,同比下降118.84%。截至2020年6月末,華信信託管理信託規模492億元,較2019年末的615.8億元縮水20%。近年來華信信託管理資產規模逐年下降,2017年末為1386.91億元,資管新規出台後兩年內降幅達55.6%。

陷入兑付危機後,華信信託嘗試自救。2020年11月17日晚間,華信信託曾發佈《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華信信託方面提出,戰略投資者必須同意在完成增資前以適當方式對華信信託進行流動性支持。

李大白向記者透露稱,華信暴雷以後,“罕見”地沒有請三方審計機構進行資產審計,而大連銀保監方面也沒有積極處理此事,造成投資人不滿。

此外,記者從一名信託人士處瞭解到,目前已經有一家國企派駐了20多人的團隊進駐華信,進行盡職調查。“目前進展順利,時間至少半年以上”,但對於這家國企的背景、接盤方案等,該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38 字。

轉載請註明: 董事長打傷總經理,欠債75億的華信信託自救方案再添變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