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Metal財經
撰文|查克
20家公司登陸港交所,716億港元募集額,4720億港元市值……這是物管行業去年以來交出的“錢多多”式總成績單。但在一連串創紀錄的數據背後,這一港股曾經的稀缺行業如今卻不得不面對的趨勢是:“分拆”常態下的上市公司數量驟增導致資本市場的青睞不再“雨露均霑”,以及物管行業分化行情的同步加劇。
截至3月15日,2020年以來赴港上市的20家上市物管公司中,12家長期處於破發狀態,領跌的燁星集團(1941.HK)和宋都服務(9608.HK)股價均較發行價下挫逾五成;弘陽服務(1971.HK)、佳源服務(1153.HK)、正榮服務(6958.HK)和建發物業(2156.HK)四家公司在股價回暖後仍處於破發的邊緣;
融創服務(1516.HK)、華潤萬象生活(1209.HK)、恆大物業(6666.HK)和金科服務(9666.HK)則分別憑藉上市以來60.18%、51.61%、72.89%和51.01%的漲幅遠離破發危機,市值分別增至702.94億港元、968.92億港元、1641.08億港元和440.67億港元。
這意味着,400億港元市值以下的新上市物管公司均未能擺脱破發困境。而“房企強物管強”的定律亦被世茂服務(0873.HK)打破。其中,行業“併購王”成為目前唯一一家股價仍處於破發狀態,並擁有TOP20房企背景的物管上市公司。
歸母淨利增速大幅放緩
不對比無傷害。目前已披露2020年度財報的頭部上市物管公司共計三家,分別是恆大物業、融創服務和世茂服務。
數據顯示,2020年,世茂服務實現營收50.26億元,同比增長101.9%,增速同比增加14.6個百分點;恆大物業實現營收105.09億元,同比增43.31%,增速同比增19.15個百分點;融創服務實現營收46.23億元,同比增長63.5%,增速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三家公司營收增速分別高於此前三年年複合增速33.9個百分點、14.2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
同期,世茂服務歸母淨利為6.93億元,同比增長80.2%,增速同比下降83.5個百分點;恆大物業歸母淨利26.47億元,同比增184.3%,增速同比增17.81個百分點;融創服務歸母淨利6.01億元,同比增122.6%,增速同比下降51.05個百分點;三家公司歸母淨利增速分別低於此前三年年複合增速8個百分點、11.2個百分點和28.1個百分點。
儘管併購驅動規模擴張的大勢所趨下,營收年複合增速向上、利潤年複合增速向下已成行業新常態,但對比“三巨頭”的業績數據不難發現,恆大物業和融創服務去年利潤增速均遠高於營收增速,且雙雙破百;
與融創服務業績相近的世茂服務則恰恰相反——增收不增利的趨勢相對較為嚴重。這也成為世茂服務與其他“兩巨頭”股價走勢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0月30日至今,即世茂服務上市以來,期間市值200億港元以上的10家上市物管公司中,除世茂服務外,還有雅生活服務(3319.HK)和保利物業(6049.HK)兩家公司股價下跌。無論是在管規模,還是合約規模均高於世茂服務的二者,也面臨着與後者相同的業績增速困境——增收不增利。
世茂服務成立於2005年,是世茂集團(0813.HK)“大飛機戰略”的重要雙翼之一。在為後者“效力”十年後,2015年,世茂服務開始接管第三方項目,並從2019年開始通過其擅長的併購戰略實現規模跨越式發展。
受益於近兩年斥資12億完成11宗併購交易錄得逾6000萬平米在管面積和近1億平米的合約面積,截至2020年末,世茂服務在管面積同比增長114.2%至1.46億平米;合約面積同比增長99.3%至2.01億平米。但兩項數據的行業排名均位列TOP10之外,與世茂集團銷售規模行業第八的排名稍顯不匹配。而這或許也是世茂服務長期處於破發態勢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併購標的融入世茂體系勢必要經歷品牌升級,但這個過程也是世茂服務部分盈利能力指標下滑的陣痛期。數據顯示,2020年,世茂服務毛利率為31.4%,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淨利潤率為14.4%,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世茂系”掌門人二代許世壇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未來三年,世茂服務將力爭實現再5倍增長,同時到2023年成為行業引領者,並預計2021年,通過收併購新增合約建築面積7100萬平方米。
這也意味着,在近百億港元募資額的助力和70%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的目標下,世茂服務規模高增長態勢或將延續。但問題是,該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能否同步解決,而破發困境何時才能徹底扭轉,值得持續關注。
3月16日,受益於符合市場預期的業績以及國際投行上調目標價的雙重利好,世茂服務股價高開高走,盤中最高觸及16.12港元,但仍未能突破16.6港元/股的發行價,最終報收於16港元,全天漲幅為9.14%,最新市值為378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