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為啥買殼上市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經濟觀察報觀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陳志武,36氪經授權發佈。
【金融其實很簡單】幾年前,民營體檢行業三巨頭中,慈銘體檢最早申請A股上市,但審批折騰兩年多,最後沒有成功,而美年健康最晚啓動資本運作,採用買殼上市,並且很快成功。結果呢?是美年健康收購了慈銘體檢,成為行業的老大。這下,你肯定要問,買殼上市是怎麼回事呢?為啥能更快成功呢?今天我們就回答這些問題。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或“逆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先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取得控股地位,然後把自己的有關業務及資產注入其中,進行重組,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換句話説,你先需要用現金或者資產買一個“殼”,也就是那個已經上市的公司的控股權,然後把其他的資產跟這個“殼”公司的股權進行置換,讓你的資產轉化成上市公司的股份,獲得流動性。之後,就能像美年健康那樣,用增發股票收購其他公司或做其他戰略擴張了。
有時候,你可能聽到“借殼上市”這個説法,其實,這跟買殼上市幾乎是同一個意思,因為都是針對上市公司“殼”資源而來的,是為了實現間接上市。唯一的細節差別在於,買殼上市的企業首先需要獲得對“殼”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可能已經擁有對“殼”公司的控制權。
那麼,為什麼有殼可買?既然買殼容易,為啥不都去買殼上市呢?
對於看重公司上市的創業者和投資者而言,買殼上市、借殼上市未必不是上策
強監管催生買殼上市簡單講,這是上市監管的結果。沒有強硬監管,就沒有買殼上市這回事。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上市審批和繁瑣的上市流程,如果沒有上市名額限制,誰還有興趣去買現有的“殼”公司,而不是以自己的真實身份直接上市?
你可能知道,公司上市準備、申請、審批的過程很繁瑣漫長,證監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資產質量、股東背景、治理結構和歷史沿革等進行細查,即使順利,也需要兩年到三年的時間。
就目前受關注比較多的創業板而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符合一些具體條件。第一,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比如,發行人最近兩年要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淨利潤不少於500萬,並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30%。第二,發行人應當具有一定規模和存續時間。比如,在資產規模上,“最近一期末淨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發行後股本不少於三千萬元”。
發行人是已經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發行人應當主營業務突出,同時,募集資金只能用於發展主營業務。第四,發行人的公司治理結構到位。比如,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強化獨立董事職責,並明確控股股東責任。
由於很多上市要求相當模糊,使上市審批步伐和發審委的投票表決難以預測。像慈銘體檢這樣上市申請失敗的案例佔比很高。更何況,即使上市申請通過了,加入發行排隊後的等待時間也是不確定的,因為證監會的放行速度和IPO數量又要視股市環境、政策偏好而定,過去多年經常因股市不好而長時間停止新股發行。
因此,權衡之下,雖然買殼上市的審批不確定性也很大,涉及到股市的事情都不容易,但是,這條上市道路的速度相對快一些。如果沒有涉及改變公司主營業務,或把大量資產注進或撥離目標上市公司,那麼,買殼方可避免大量和申請上市有關的工作,包括三年會計報表、評估報告、招股書和盈利預測報告等。一般而言,買殼上市比申請新股上市要快,甚至半年到一年就能完成。也正因為速度更快,中介機構費用也會減少。
當然,也正因為誰都看到了這些好處,殼資源價格不低,通常在兩億元左右。這既是對時間成本的補償,也是對監管制造的稀缺性的定價。
如何挑選“殼”公司
那麼,如何挑選好的殼呢?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作為好“殼”,需要具有以下三項共同點。首先,所處的行業不景氣,比如紡織業、冶金業、零售業、食品飲料、農業等行業。這些行業雖然沒有增長前景,由於以前的上市審批更看重資產、看重收益穩定性,所以更會被批准上市。但如今,它們必須另尋生路,迫使原來的大股東願意出手,主管部門容易批准。
其次,公司股本規模較小。小盤股的收購成本低、股本擴張能力強是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如果流通盤小、股權相對集中,二級市場炒作就更容易。由於買殼上市一般採取股權私下協議轉讓,而不是在二級市場上公開收購散户手裏的流通股,“殼”公司的股權集中更便於協議轉讓、便於保密。只跟一家大股東談,肯定比同時跟三四家談簡單。
再次,目標公司必須有配股資格,不能有太多負債。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只有在連續三年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0%,且任何一年不低於6%的條件下,才有配股資格。買殼的主要目的是買配股融資的資格。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沒有配股資格,其他意義就都沒有了。
就具體買殼上市的過程而言,第一步總是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資產條件、融資能力及發展計劃,做出是否買殼上市的決策。然後,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目標和規模的“殼”公司。接下來,就是取得相對控股地位,並進行資產置換重組。
從1993年A股第一例買殼上市以來,已經有近一百次成功案例。比如,1996年強生集團借其控股子公司——浦東強生的殼上市;2016年3月圓通快遞通過大楊創世的殼上市;2017年美年健康買殼江蘇三友上市,等等。
但是,由於國內對買殼上市、借殼上市的監管很嚴,特別是證監會對大股東減持股份的速度做了更苛刻的限制之後,許多公司把注意力轉移到香港和美國,利用香港聯交所、紐約證交所的“殼”公司實現上市。對於看重公司上市的創業者和投資者而言,買殼上市、借殼上市未必不是上策。
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要點。
第一,由於證券監管,上市機會總是稀缺,而且新公司上市申請既漫長,結果也十分不確定。這就使已經上市的公司的“殼”變得珍貴,演變出“買殼上市”、“借殼上市”。
第二,通過挑選盤子小、增長前景暗淡、債務輕的夕陽產業上市公司,你可以先獲得對它的控股權,控制這個“殼”,然後將沒有上市的其他資產注入其中,並改變公司的名字,以此實現曲線上市。
第三,由於過去不少公司是為上市而上市的,這些公司基本只有殼是值錢的,為買殼上市提供機會。但是,A股借殼上市的通道趨嚴,境外借殼上市也可以重點考慮。有意思的是,既然上市公司的殼這麼值錢,過去多年就演變出一個新的行業,就是專門投資培養“殼”公司,這些公司只有名義資產、沒有什麼經營,唯一的目的就是儘快上市,成為對其他人有價值的殼。這個“殼”行業的前景如何呢?
(本文系喜馬拉雅《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講座文本)
文章來源:36氪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