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堂內控失守頻頻爆雷,財務異常屢被質疑
同濟堂本是做醫藥流通、治病救人的行當,因頻頻曝出控股股東佔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信披違法違規,公司披星戴帽、股價暴跌,已然成為A股“毒藥”。
內控失守頻頻爆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期,*ST濟堂再曝出,未履行內部審批和決策程序,公司存在對外違規擔保的情形,且已涉訴。
2018年9月,控股股東同濟堂控股子公司同濟堂科技與鉅洲資產簽署協議,向鉅洲資產融入2 億元資金投資民營醫院,上市公司簽訂了差額補足承諾函。
目前實際擔保額度為1.92億元,該融資款到期後,同濟堂科技未能按期歸還,公司被列為被告。
2018年1月,同濟堂控股與申萬宏源等組建產業基金,申萬宏源出資10億元為優先級 LP,君創資產作為夾層出資 4.95 億,同濟堂控股出資1億元為普通合夥人。上述資金被用於合肥腫瘤億元項目,目前仍在建設中。
同濟堂控股作為基金 GP 之一,是兜底方。上市公司、同濟堂控股和申萬宏源簽署了差額補足協議和份額收購協議。
2020年4月,申萬宏源因未能按期獲取基金固定收益而對同濟堂控股、上市公司提起訴訟。
據瞭解,該腫瘤醫院為新餘君凱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共同投資建設,同濟堂控股通過新餘君凱間接持股 70%。計劃計劃投資 15 億元,開放牀位 1500張。
違規擔保事發前一個月多,公司剛剛在年度審計中發現,同濟堂控股及其關聯方,通過供應商及其他非關聯方,佔用公司資金高達10.47億元。
同濟堂控股承諾,將在2022年之前,分三期償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本息。
財務異常屢被質疑
財務異常不斷積累最終爆雷,早前媒體已頻頻預警。
6月末,同濟堂踩點披露的2019年年報中,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同濟堂及所屬同濟堂醫藥等子公司內部控制失效,資金活動、採購、銷售等存在重大缺陷。通過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與武漢日月新、團風縣鑫旺藥業等多家公司,發生大量資金往來。
媒體報道,2018年同濟堂食品、保健品的收入僅為1.28億元,而當年末,公司預付給供應商武漢日月新的預付款高達1.7億元。
武漢日月新是一傢什麼公司呢?啓信寶顯示,該公司由鄭玉柱、周智慧兩名自然人投資設立,註冊資本僅為50萬元,公開的社保繳納人數僅為2人。此前,同濟堂還向鄭玉柱投資的另一家公司——湖北日月新健康支付了3900萬元併購意向款。同樣支付併購意向款的,還有荊門博軒醫藥2200萬元和團風縣鑫旺藥業1.27億元。
資金問題之外,媒體對同濟堂財報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2012年,公司第一大供應商為A股上市公司振東製藥孫公司振東醫藥物流公司,採購金額為2.74億元。但振東製藥當年第一大客户交易額為5463萬元,前五大客户合計貢獻營收1.8億元。也就是説,同濟堂根本不在振東製藥大客户之列。
2015年,啤酒花以61億元對價收購同濟堂,同濟堂實現借殼上市。2016年-2018年的業績對賭期,公司均踩線完成業績承諾。2019年,公司業績突然暴跌77%,讓外界不免懷疑。
2019年,公司曾極力推動以2.7億元收購貝爾康醫藥60%股權,一旦收購完成,實控人之一李青的近親就將在兩年內躺賺6000萬元。在外界的普遍質疑之下,該收購議案未能通過股東大會。
今年4月,公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7月初,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對內控以及異常資金狀況詳細披露,公司幾經延期,問詢函仍未回覆。
實力撐不起野心
1998年,同濟堂投資改造沙市具有百年曆史的老店,在湖北省荊州市航空路組建了同濟堂第一家藥店,之後逐漸向武漢及省外拓展。
公司實控人張美華原在體制內工作,2001年辭職下海,全面接手同濟堂。
公司發展20多年,仍有明顯的家族化色彩。從上市公司層面看,張美華、李青夫婦二人分別擔任公司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以醫藥流通為載體,張美華夫婦的產業逐漸向醫藥產業園、醫院等上下游延伸。
同濟堂控股投資最大的兩個項目為襄陽健康產業城和位於合肥的腫瘤醫院。
襄陽健康產業城於2009年4月簽署投資協議,計劃佔地1500畝,投資100億元,試圖打造成打造華中地區健康產業集散基地。
兩年前,有媒體報道稱,因缺乏上下游產業鏈以及資金緊張,該項目建設遲緩,已變成商業綜合體。
合肥腫瘤醫院項目的投資主體為合肥中科醫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啓信寶顯示,該公司原由同濟堂控股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分別持股70%和30%,2018年2月,70%股份持有人變成新餘市君凱投資中心。此時,同濟堂控股資金狀況應已出現問題。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同濟堂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卓健投資持有的上市公司35.71%股份已全部質押,同濟堂控股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凍結或輪候凍結。
今年以來,同濟堂股價已從年初的4.23元/股,跌至1.89元/股,市值已蒸發超過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