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視聽教育赴港上市 靠武俠劇翻拍賺了4個億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楊菲)7月15日,被業內稱為“武俠劇翻拍户”的華夏視聽教育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華夏視聽教育盤前大漲36.45%,報4.23港元/股,港股開盤後,華夏視聽教育一路高開高走,截至當天收盤時,其股價報收4.92港元,較招股價的3.1港元上漲了58.7%。

相較於公司的名字,華夏視聽教育推出的劇集更加耳熟能詳。公開資料顯示,華夏視聽教育自成立以來,投資製作了包括《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在內的多部經典武俠影視劇,同時也推出了《封神演義》《鳳求凰》等熱門影視劇。正是靠着以上作品,給華夏視聽教育帶來較為豐厚的收入。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華夏視聽教育的總收入分別為5.569億元、3.683億元及7.472億元,年內利潤則分別為1.806億元、1.488億元、1.945億元,其中,影視製作業務的營收分別為3億元、9139.6萬元、4.36億元,分別佔該公司當年總營收的54%、24.8%和58.3%。

如今,製作翻拍劇早已成為行業常態,但能保證持續盈利的只是少數。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華夏視聽教育所採用的翻拍模式,是影視公司在困難時期保證生存的較好的模式,且在上一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很多老牌影視公司也是靠保守的翻拍方式來保持有限的產品,降低成本,進而較好地控制風險。

而觀察國內其他上市的影視公司可以發現,不少公司均出現過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以華策影視為例,該公司2018年的歸屬淨利潤便同比下滑超六成,而在2019年,華策影視則虧損了14.7億元。此外,慈文傳媒則曾在2018年虧損超10億元,儘管2019年扭虧為盈,歸屬淨利潤達到1.65億元,但也未能達到虧損之前那兩年的盈利規模。

“從商業運作角度來看,武俠劇翻拍是一個相對低成本和低風險的生意。低成本在於版權價格較低,尤其是一些熱門的武俠劇;同時當下武俠劇多采用新人演員的方式,也控制了劇組預算。此外,武俠題材經過改編後被證明是有市場的,收益上是相對可預期和相對穩定的。”魏鵬舉如是説。

據招股書數據,華夏視聽教育的影視作品產量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2000年-2019年6月,華夏視聽教育累計製作的電視劇共33部,若平均計算,年產量則不足兩部。

在影評人劉賀看來,知名製作團隊的合作一方面保證項目擁有製作經驗;另一方面,金牌團隊也往往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從而在前期獲得較高的市場熱度以保證收視率。而產量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也能控制一定成本,有時過多項目同時實施,假若團隊或工作未能跟上,也會帶來較大的損失。

華夏視聽教育實現上市後,能否穩定保持業績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環境出現較大的調整與變化,多家影視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因此受到影響,並繼續出現虧損或利潤下滑的情況,華夏視聽教育也將面臨更大的風險以及新的發展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9 字。

轉載請註明: 華夏視聽教育赴港上市 靠武俠劇翻拍賺了4個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