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罰單彰顯金融嚴監管決心

  此次監管部門對金融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重拳”出擊,首次對國有大行開出鉅額罰單,處罰金額之巨、問責力度之大,為近年少見,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強大震懾。毫無疑問,嚴監管將成為金融行業的常態。對於金融機構來説,要以案為鑑,對各類風險做到警鐘長鳴,要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披露了前期查處的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此次罰沒款金額總計達9235.6萬元,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這顯示出監管部門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決心,也是推動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隨着金融嚴監管步入常態化,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對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據不完全統計,銀保監會和地方銀保監局今年已開出2000多張罰單,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單筆罰單超過2000萬元,上海銀行、安信信託收到的罰單在1000萬元以上,另有多家金融機構罰款在400萬元以上。同時,證監會今年對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也在“加碼”。在公開披露的案件中,有20多張罰單中對個人或一致行動人的罰沒金額超過百萬元,其中6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千萬元,1張罰單罰沒金額過億元。

  此次監管部門對金融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重拳”出擊,首次對國有大行開出鉅額罰單,處罰金額之巨、問責力度之大,為近年少見,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強大震懾。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影響,防範系統性風險,尤其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任務較為艱鉅。近一段時期以來,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強調金融機構內控管理的重要性,督促商業銀行進一步合規穩健經營;公開披露多起大股東違法違規案件,並對加強公司治理多次發聲;推出系列政策舉措,如出台《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等,都是為了更好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多措並舉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築牢內控管理防線。

  具體來看,此次開出的農行和建行鉅額罰單,主要針對日常經營中發現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信貸業務、同業理財業務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貼現資金直接回流至銀行承兑匯票出票人;理財資金違規投資房地產、未做到理財業務與自營業務風險隔離等。

  “動真格”才能見實效。對於理財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領域,監管機構近年來頻頻“亮劍”。早在2018年,因理財資金違規投資房地產等領域,民生銀行被罰3410萬元。今年6月24日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提到,針對銀行系統繼續明確“房住不炒”的內容,將重點嚴查將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違規操作。

  目前來看,銀保監繫統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嚴查違規涉房貸款。僅今年上半年因涉房類貸款違規,銀保監繫統開出的罰單就超過150張,有近10家銀行因向項目資本金不足的項目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或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被處以上百萬元的罰單。一系列嚴監管舉措有效抑制了違規資金流向房地產等領域。

  除此之外,監管部門今年以來多次強調,嚴禁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和“兩高一剩”等限制性領域。可以預期,未來隨着監管技術發展進步,對資金流向的監管手段將更為成熟,各項違法違規行為將無所遁形。正如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期所表示的:“銀保監會將督促機構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使機構對內部的風險管理做到全覆蓋,覆蓋到所有人、所有網點、所有業務、所有環節,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毫無疑問,嚴監管將成為金融行業的常態。對於金融機構來説,要以案為鑑,對各類風險做到警鐘長鳴,要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合法合規經營,築牢風險底線,這樣才能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壯大。(作者:陸 敏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鉅額罰單彰顯金融嚴監管決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