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與東盟合作內生動力強勁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財經

東盟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是東盟與對話夥伴關係中最富內涵、最具活力的一組關係。在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背景下,中國與東盟貿易逆勢增長,並且中國對東盟投資增量資金大幅度上升。為何中國與東盟合作具有如此強大的內生動力?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盟進出口總值逆勢增長5.6%,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7%,東盟超過歐盟,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為515億美元,同比下降0.7%,但對東盟投資達62.3億美元,同比大增53.1%。取得這些亮麗的成績單的背後,可能與下面幾個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制度釋放的紅利。2002年11月,雙方簽訂《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標誌着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啓動。2004年11月,中國-東盟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實施降税的早期收穫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雙方將對其他約7000個税目的產品實施降税。2007年1月,雙方又簽署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2009年8月,中國和東盟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啓動,90%的商品實施零關税。2019年10月全面生效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在原產地規則、貿易通關協定、服務貿易、投資領域等方面都大大地降低了門檻,進一步釋放了自貿區實施的紅利,也有力促進了雙邊農產品貿易發展,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投資的雙增長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其次,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慣性。2002年,啓動自貿區建設伊始,雙邊貿易額僅為548億美元,到2019年,雙邊貿易額已高達6415億美元,17年間增長近11倍。雙向投資從2002年的累計301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累計2369.1億美元,增長近7倍。高速增長的雙邊貿易、投資進一步加快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使得中國與東盟合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不斷刷新雙邊貿易、投資的紀錄。這種合作方式已變成高速增長的慣性。

再次,地緣因素的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友好交往歷史超過2000年。和平穩定的邊境環境給雙方合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近年來與中國貿易、投資增速較快的東盟國家,大多數為與我國陸地接壤的國家,比如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其中邊境貿易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同時,與東盟國家陸海相望的沿邊省份,在同東盟國家貿易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比如廣東、福建、山東、廣西、雲南等。

最後是重塑產業鏈、供應鏈的動力。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本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過細、過長,造成了成本高、斷鏈風險高。隨着2020年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即將簽署,提前佈局,重塑產業鏈、供應鏈結構,穩定既有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進一步加大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最近中國和柬埔寨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雙方就“一帶一路”倡議合作、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技術性貿易壁壘、衞生與植物衞生、服務貿易、投資合作、經濟技術合作、電子商務等領域達成了協議,將進一步重塑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推動地區的經濟復甦。

我們也應該看到,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美“脱鈎論”甚囂塵上。美國極少數政客在南海問題“破例”選邊站,試圖挑撥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係。一些歐美企業試圖將在中國的製造工廠轉移到東盟等國家,甚至個別歐美國家給予本國企業高額補貼,鼓勵這些企業撤離中國。部分歐美企業則是迫於政府的壓力,被迫撤離中國,把正常的商業活動政治化了。實踐證明,過於政治化的商業動作違背經濟發展規律,最終很可能是事與願違。在疫情和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和東盟的融合進一步升級,重構產業鏈和供應鏈,使其更高效更優質,這不僅符合中國和東盟各國自身的利益,同時也使得美國所謂的“脱鈎中國論”失去了意義。

總的説來,中國與東盟貿易、投資逆勢雙增長的事實表明,中國不僅是一個開放的市場,而且是一個可以賺錢大有可為的市場;與中國“脱鈎”,不僅會喪失在中國的巨大發展機會,而且反而使得中國獲得更多的合作伙伴。這也再次證明,零和博弈有害無益,只有合作共贏才是正途。(作者許利平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