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核心資產有變:公募Q2掃貨科技醫藥 最新重倉股曝光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今日直播】

掘金牛市大消費|周豫(金麒麟分析師)(金麒麟分析師):急跌後醫藥何時會出現買點?

掘金牛市大消費|劉鵬:食品飲料下半年投資策略

川財2020中期策略會|科技:結構仍分化,聚焦確定性

掘金牛市大消費|杜向陽(金麒麟分析師)(金麒麟分析師):醫藥產業地位提升,創新藥械時代共舞

國信證券王學恆:港股全面牛市在路上

廣發基金夏浩洋:週期再起,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掘金牛市大消費|黃付生談食品飲料:普漲之後,加劇分化

大成黎新平、招商周靖明:A股重回成長賽道,如何佈局成長龍頭?

富國王樂樂、東興陸洲:軍工——當前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長板塊之一

川財2020中期策略會|醫藥:防疫常態化促醫藥行業穩守高景氣區

鵬華陳龍、招商曾廣榮:保險的配置價值與券商的彈性

華夏基金張帆:科技股能否繼續乘風破浪?

萬家基金李文賓:聚焦優質賽道,掘金科創板

牛市來了買什麼?林園、相紀宏、陳宇、孫建冬等大咖解析

招商基金萬億:精選層投資機會探討

原標題:核心資產有變!公募基金二季度掃貨科技醫藥,拋棄金融地產,最新重倉股曝光(附名單)

來源:理財不二牛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二季度,A股走出了一輪不錯的上漲行情,滬指在二季度上漲了8.52%,創業板指更是大漲了30.25%,不少基金在二季度都有不錯的漲幅,但是在不斷上漲的過程中,基金重倉股也在不停出現分化。

隨着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披露進入尾聲,最新的基金重倉股也已浮出水面。公募基金作為A股市場上的價值投資者,二季度的重倉股有哪些變化呢?

加倉科技醫藥減持金融地產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前20大重倉股基本上都是市場上的“大白馬”,主要集中在消費、金融、醫藥板塊。

其中,貴州茅台、五糧液、立訊精密位居前三位,基金持股總市值分別高達834億元、545億元和540億元,其他的個股也都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品種。

而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大部分個股獲得了基金的加倉,而兩隻金融股中國平安和招商銀行則被大幅減倉,其中,招商銀行被基金減持了1億股,中國平安也被減持了7500萬股。另外還有貴州茅台被小幅減持了11萬股。如果範圍擴大到前二十隻,則還有萬科A、中信證券、格力電器被基金分別減持了1.5億股、8500萬股和5500萬股。

另外,基金看好的個股集中在元器件、鋰電池、醫藥等。如立訊精密、億緯鋰能分別被基金大幅加倉了2.9億股和2.2億股;隆基股份、中國中免和藥明康德三隻個股也被加倉超億股。

總體上看,基金二季度青睞科技、醫藥等,金融地產則被拋棄,保險、銀行、券商、地產龍頭個股均被基金大幅減持。

二季度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

十大基金公司最新重倉股

根據Wind數據統計,非貨幣基金資產淨值合計最新排名第一的是易方達,廣發和匯添富緊隨其後,第4~第10位分別為華夏、博時、南方、富國、中銀、鵬華和工銀瑞信。

這些公司的重倉股可以説代表了公募基金目前在市場上的主要選股方向。隨着公募基金最新的重倉股浮出水面,記者梳理了這十大基金公司的前十大重倉股,看看他們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持倉都有哪些變化?

易方達:重倉白酒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易方達旗下基金主要重倉白酒類和生物醫藥類個股。減持了中國平安、華蘭生物和格力電器;加倉了愛爾眼科、天壇生物和美的集團。

廣發:增持太陽能光伏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廣發旗下的基金主要增持了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太陽能光伏個股。

匯添富:增持中國中免等熱門個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匯添富旗下的基金重倉白酒類個股,主要增持了中國中免、恆生電子,減持了南極電商。

華夏:減倉金融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華夏旗下的基金減持了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金融股。

博時:整體上增持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博時旗下的基金除減倉三七互娛、貴州茅台外,其餘個股均獲得了增持。

南方:科創板進入前10大重倉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南方旗下的基金重倉了科創板個股金山辦公,主要增持了立訊精密和南極電商,減持了郵儲銀行和中興通訊。

富國:重倉白酒醫藥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富國旗下的基金重倉白酒生物醫藥,主要增持了億緯鋰能、中國中免。

中銀:加倉鋰電啤酒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中銀旗下的基金重倉了鋰電、元器件個股,主要增持了億緯鋰能、青島啤酒、通威股份等。

鵬華:看好元器件個股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鵬華旗下的基金主要增持了立訊精密,重倉白酒和醫藥。

工銀瑞信:加倉互聯網券商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工銀瑞信旗下的基金重倉醫藥股,大量加倉了互聯網券商東方財富。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