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股市!這應是當下中國最值得警惕的泡沫
口述:朱寧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採訪:楊羽婷
來源:正和島
01、對於新基建,需看清3點真相
“新基建”概念出來後,整個市場都處在比較興奮的狀態。我很歡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但是,我個人對於新基建,持有比較保留的態度。這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
第一,按照政治局會議,新基建的總量從目前來看,並不足以幫助我們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即它不是能解決當前經濟放緩的做法;而且,新基建最開始的提出也並不是為了應對疫情,所以不管從目標還是手段來説,它跟這段時間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並不完全一致。
第二,任何一個新技術出來的時候,都會出現投資超前的傾向,這並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
比如19世紀中葉,英國就出現了鐵路建設的狂熱和泡沫,項目供應過多,每家每户都拿出自己的儲蓄來投資,結果根本沒有那麼多需求,政策還突然收緊了,資金又紛紛撤出,很多鐵路公司就倒閉了。
當時,英國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泡沫,有三個原因:
一是技術進步,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鐵路能拓展工業產品的市場;
二是人們沒有經歷過這種技術進步,由此產生了許多遐想或者希望;
三是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人們比較強烈的投機情緒。
第三,舊基建已經嚴重過剩,而有些項目可能會以舊基建之實,卻打新基建之名,參與到這場建設浪潮中。
我個人對於新基建比較保留,主要不是因為擔心由此產生的泡沫。我更擔心的是,由此產生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以及因此進一步拉低很多投資的效率,並進一步推動今後債務的形成的可能。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時候,很多説要佈局這個技術的上市公司,只要公開提起這個概念,股價都會上漲。我估計到了5G技術的時候,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人性改變得很慢。大部分人相對不太認真負責,沒有進行應該有的研究,以至於他們聽風就是雨。包括很多投資者,根本不知道公司是做什麼的,沒發現很多公司完全就是蹭熱點。
就像當年有公司改名叫P2P一樣,很多公司雖然本身不是,但可以借用5G這樣的題材,通過改名字、公告等方式,把自己裝扮成5G公司,來討投資者喜歡。
02、新基建代表“實體經濟”,就沒有問題嗎?
很多人看好從事實業的企業,還有些專家建議公司更多地從股市,而不是銀行體系獲得發展資金。我並不反對這種提議,但要關注現實存在的4大問題:
第一,很多公司仍以為錢是白來的
如果公司以很高的成本才能從股市融到資金的話,那可能就不願意通過這種方式來融資了。
而中國的問題恰恰在於,很多公司仍然認為融資的成本比較低,覺得不用強制分紅的話,這些錢是天上掉下來的,或者是“靠本事”圈來的。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融資行為。
在這方面,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間接融資)要負很大的責任。民營企業很難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融資,只有千軍萬馬擠過資本市場這個獨木橋,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希望能夠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第二,制度性問題引發資金錯配
跟原來的上市制度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審批就相當於政府授權或資源分配,一個領域、行業或企業無論是不是真的需要資金,也會有資金進入,而且一定會獲利。
又因為在國內融資如此之困難,獲得融資的企業從客觀來講,在發展上一定會明顯好於那些沒有獲得融資的企業,這就導致錯配資金在民營企業中更明顯一些。
當然,國內現在正在改革,今後會過渡到註冊制。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第三,房地產行業的怪圈有待消除
資本的逐利性一定會引發或者引導資金進行錯配。
在過去近30-40年裏,金融或者投資領域比從事實業的回報確實要高不少,以至於很多做實體經濟的人都想要轉入金融體系。這不只是在中國,在國外很多國家也是這樣的。
金融有沒有很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我覺得沒有。但是,金融機構要不要因此受批評,或者負責任?我覺得不必,它更多的是轉型經濟過程中的一個客觀現象。
我經常會開玩笑説:金融是不是很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這最關鍵一點是,我們究竟把房地產歸於金融,還是歸於實體經濟?
過去十幾二十年,金融機構從股市、銀行等渠道籌集到的錢,很多都投到房地產行業了,它們的最大客户可能來自房地產領域。如果房地產算作實體經濟的話,那麼現在,金融和實體存在很大矛盾,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國內房地產的怪圈或者亂象。
房地產形成了太高的投資收益和強烈的投資預期,以至於大家都覺得買一套房比做任何實業都要賺錢。如果這個預期不改變,我們再怎麼讓金融行業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也不可能實現。
假如你做實體經濟,都不願意把錢放回自己的企業裏面,都希望把錢拿出來炒房子——實體經濟都不想服務於實體經濟,更別説金融行業了。
利益擺在這兒,沒有任何資本可以拒絕這種吸引力。所以,講到市場規律的時候,我們應該少講初心,更講一些理性、利益和激勵。
第四,投資者往往自我製造泡沫
我們也要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他們是不是在合理的價位買到公司的股票。
我反覆和投資者尤其是散户溝通:你們去菜市場買菜,肯定都不想買貴的菜吧?為什麼去股市買股票,你們就老想買貴的股票,不想買便宜的股票呢?
“貴”的股票就是估值高的股票。高估值,往往是市場情緒比較火熱,出現泡沫的時候,而這正是二級市場投資者最應該謹慎、迴避的時候。
但是,投資者因為自身認知的缺陷、行為的偏差,往往自己造就了這些泡沫,同時成為了這些泡沫的“炮灰”或者犧牲品。
這就導致整個市場沒有形成良性循環。
03、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泡沫是哪個?
我不認為目前中國股市有泡沫。無論從全球的估值水平來講,還是從中國A股對比歷史平均來講,現在的中國股市確實像證監會李超主席所講的,顯現出了一定的歷史投資價值。
至於未來,5G、新基建等新概念會不會引發泡沫現象?
我認為有這種擔憂。我們在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時期經歷的波峯、波谷或者泡沫崩盤的情況,很可能在這一次的5G,或者在任何新的顛覆性技術出現的時候,還會重複上演。
從基本面上來講,市場一定是有泡沫的。為什麼泡沫一直不破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大家有“博傻”心理,或者説,“敍事”還沒有發生改變。
大家的信念還沒有改變。我們經常講,泡沫是個博傻的過程,只要有人來接盤,大家都很放心。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肯定還有更傻的人會來接盤。
有泡沫意味着資產能夠帶來的現金流或者收益不值這個錢。為什麼現在還能值這麼多錢?因為大家都認為它值,就像都認為皇帝的新衣很好看,直到有一天,一個小孩説皇帝什麼都沒穿。
這正如希勒教授在《敍事經濟學》中所講的:“敍事”沒有改變的時候,事情還都看起來可以,等到有一天敍事開始改變,很多問題就都冒出來了。
第二,市場都認為,政府會人為地支撐或者支持股市的上漲。
國內可供投資的標的並沒有這麼多。如果大家都覺得沒有別的地方可放錢,那麼會在同一個時間,資金流入同一個資產,導致這個資產的價格在短期內急劇上漲。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茅台。前兩年炒的概念,以及頭部企業的估值特別高,也是同樣的原因。
同時,今年M2又到13%了,大家基於這麼高速的貨幣供應量,基於這些錢不能投到其他地方去,就會覺得現在估值雖然貴,但是不會跌下來,反正新來的錢會逐漸地把原來的窟窿填平。
所以,是不是泡沫?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只有等到崩盤之後,我們才知道經歷的是不是一場泡沫;在這之前,我們只能把它叫做“非理性繁榮”。
但是,整體輿論鼓吹5G、新基建等新概念,肯定是有問題的。它在短期對市場有一定的幫助,至少把資產價格或者把項目炒得很火熱。
但是,這種幫助很可能在中長期,導致公司經營不善、現金流惡化,或者市場泡沫、崩盤,最後變成一地雞毛。
資本市場最終是一個信息的市場。如果人為地壓制一些信息,那麼資產價格一定變得扭曲。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信息,都應該得到對等的、公開的傳播。
04、現有政策,將投資者引入3大誤區
有時候,政府的政策也會讓大家產生一些不負責任的投資活動。我們必須高度關注,不能因為有新基建、5G等這些新概念出來了,大家就盲目投入到這些領域。
我一直對國內監管的理念和思路提出的不同的意見:
誤區1:監管層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本來,投資者應該對自己的風險和投資負責任。但是由於錯誤的政策導向,他們會覺得沒關係,一旦整個市場下跌,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刺激或者放鬆政策出來。
像這個理論是完全錯誤的:讓大家覺得上漲好像就是證監會的工作做好了,市場下跌就是證監會的工作做差了。而且,這種行為對於投資者的成長和成熟,也是很不利的。
誤區2:“重融資、輕投資”的傾向
A股市場最開始是為了幫助國有企業融資和改革的,有重融資、輕投資的傾向,鼓勵大家多去投資,但是,並不真正關注投資者是不是獲得了比較好的投資收益。
比如,在發行過程中,很多上市公司的價格就已經過高了,這樣二級市場投資者買到估值很高的公司以後很難賺錢。
我們在國內的A股市場中,還看到了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上市公司把錢從比它們窮得多的投資者那裏圈走之後,或者融資之後,其實沒有給投資者帶來正的投資收益。
這些問題會導致制度上的矛盾,導致“劣幣逐良幣”:來的都變成是壞的企業,好的企業都去海外上市了,或者是去納斯達克了。
對於存在大量的非法行為(很多完全是欺詐、財務造假、信息披露不完備),在監管過程中應該預防,或者表現得更成熟些,就大力打擊。
誤區3:把“增加投資者數量”當標準
證監會還把增加資本市場裏面的投資者,當成衡量市場是不是更加成熟和發展的這個標準,不是特別合適。我們在海外市場看到,資本市場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散户逐漸地退出資本市場。
05、給投資者的5點建議
有句話叫“賣者有責,買者自負”。其實,無論政府怎麼宣傳和號召(就像當年的“4萬點才是牛市新起點”這樣的話),投資者都應該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對自己負起責任。
我在《投資者的朋友》裏,也給投資者寫了幾點建議,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第一,有最起碼的金融學的知識和素養
投資者要看懂自己投的是什麼,有什麼樣的風險和收益。
巴菲特經常説“我只投我懂的東西”。你如果根本不瞭解這個產品,怎麼去投資?而且,這種瞭解不能是膚淺的瞭解,而是要對整個事物的本質和背後的投資邏輯,有比較深刻、清晰的瞭解。
2007年,我曾經帶學生去奧馬哈拜訪過巴菲特,聽他講投資,所以,我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解讀,跟別人不太一樣:所謂的價值投資,是隻投“很確定不會虧錢”的標的。
巴菲特在很多公開場合也講過,他投資的標準就兩條,第一條是不要虧錢,第二條是永遠記住第一條。但是,大部分投資者不是這樣的標準,往往想的是能賺多少錢,賺得越多越好,而幾乎從來不想風險。
芒格曾經説過:“我希望知道什麼東西能要我的命,我要知道之後,就永遠不去那個方向。”中國也有句老話叫“利令智昏”。投資者想賺錢想得太多了,反而落入了虧錢和損失的陷阱裏面。
第二,有切合實際的期望
股市是一個預期的市場,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公司有多好或者有多差,而是這個公司和投資者的預期相比,有多好或者是有多差。
好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資,好的投資不一定是好的公司。有經營狀況很好的公司,但是它的估值很高,就不一定是一個特別好的投資標的。
而投資者真正要問自己的並不是這兩個問題:它是不是一個好的行業?它是不是一個好的企業?
投資者真正要問自己的問題是:它現在的股價是不是已經完全體現,或者透支了投資者對今後發展的預期?
比如,現在整個5G板塊的分化比較大,有些個股超過了一般邏輯可以解釋的範圍,估值已經100倍甚至200倍。
這種估值水平不是可持續的,以後很可能出現非常大的調整,達不到市場之前給它進行的預期。
現實的問題是,人有很多很天真的、不客觀的判斷。投資者也會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總覺得自己買的那些股票會漲。
第三,瞭解自己
為什麼説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
人是過度自信的,總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覺得“我雖然知道股票已經貴了,但是別人比我還傻,別人會覺得股票漲得更多”。這種錯誤的認知關係,毫無疑問會導致錯誤的投資行為。
怎麼避免這類情況?投資者清楚自己有什麼弱點,會犯什麼樣的錯誤,有什麼樣的行為偏差,會受什麼信息誤導等。
第四,懂點博弈論
大量散户對自己在整個股市裏的相對位置,仍缺乏認知:散户是弱勢羣體,在股市裏的主要角色是給別人送錢,除非有特別高的水平。
“錢出在韭菜身上,出在羊毛身上”,投資者應該明白,在他們想賺錢的時候,他們聽信的機構也想賺錢。
投資者看到的很多信息,包括看好或者看空的報告,是投資機構或者莊家設計出來,故意讓他們看到的,具有誤導性。很多散户沒有這個意識,總認為自己挺能投資的。
第五,多元化投資
投資者在每個領域,有所涉獵和佈局,並用一些便宜的指數型基金,進行多元化的投資,這樣就能迴避很多陷阱。